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阮元在《经传释词·序》中说:“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颜氏家训》虽有《音辞篇》,于古训罕有发明,赖《尔雅》、《说文》二书,解说古圣贤经传之词气,最为迫古。然《说文》惟解特造字,而不及假借字;《尔雅》所释未全,读者多误。”阮氏认为清·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填补了解说古圣贤经传虚词难释”的空白,这是中肯的。虚词难释者,主要原因之一是难于准确地训释其通假(亦谓假借)义。王引之《经传释词》虽敲开  相似文献   

2.
试评《屈赋新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赋新编》是近年内出版的一部比较重要的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专著。作者谭介甫先生在自序中说:“所以作这个《屈赋新编》,本含有舍旧图新的计划”,以求“编成一部‘文史合一’的作品”,书成后,虽感“证据不足,而展阅了然”。为写这部著作,谭先生做了大量研究与考证工作,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屈原及其作品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拜读谭先生的大作后,却觉得疑云片片,很难信服。  相似文献   

3.
<正> 古代汉语虚词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古代汉语虚词虽然数目并不算多,但是使用却很经常。刘淇《助字辩略》(1711年)收入虚词470多个,王引之《经传释词》(1798年)收入虚词160个,杨树达《词诠》(1928年)收入虚词480多个。如果加上复音虚词和虚词固定结构,大约也就七八百个,其中经常用到的实际仅有四五百个。比起浩如烟海的实词,虚词数量是极其有限了。就这几百个虚词和固定结构,使用却很经常很  相似文献   

4.
《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传释词》的性质,学术界历来争论不已。大致说来有两派:一派认为《经传释词》是语法学专著,一派认为《经传释词》是训诂学著作,而我们认为《经传释词》按传统观念与分类属于训诂学,按现代语言学观点,它应属于语法学范畴。但不管依什么标准分类,《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是不可抹煞的。一《经传释词》关于虚词的认识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开拓意  相似文献   

5.
黄侃先生在《经传释词》天头之上所作的批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一是谈引申。实词虚化的途径之一是词义的引申。对此前贤少有论及。黄先生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词义演变规律,即由实词义引申出虚词义。这对探求虚词义的来源很有启迪作用。二是论通假。虚词通假现象前人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黄先生运用“声近义通”的原理,揭示了虚词“数义所由生”的奥秘。明乎此,可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三是作申补。黄先生对《释词》未尽未明之处均作了申补,如申补异体字、省文、本字、义通之理等。这对准确地理解虚词义颇有助益。四是正讹误。黄先生订正《释词》失误多处,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有助于推动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侃先生在《经传释词》天头之上所作的批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一是谈引申。实词虚化的途径之一是词义的引申。对此前贤少有论及。黄先生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词义演变规律,即由实词义引申出虚词义。这对探求虚词义的来源很有启迪作用。二是论通假。虚词通假现象前人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黄先生运用“声近义通”的原理,揭示了虚词“数义所由生”的奥秘。明乎此,可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三是作申补。黄先生对《释词》未尽未明之处均作了申补,如申补异体字、省文、本字、义通之理等。这对准确地理解虚词义颇有助益。四是正讹误。黄先生订正《释词》失误多处,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有助于推动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①。”又说虚词“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由此可见,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大到一篇文章,小至一个句子、语气表达、前后承接等都需要借助于虚词。虚同的词法纷繁复杂,又是不太容易把握的。清代阮元在《经传释词》的序文中写道:“经传中实同易训,虚词难释产”可见虚词有其难解的一面。特别是古汉语虚词一词多义的现象很突出,因而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真正含义,首先要了解这个虚词的基本用法,词义系…  相似文献   

8.
虚词是与实词相对而言的。早在宋代就出现了“实字”和“虚字”这两个名称。至于它们的含义是什么,从理论上赋予名确的定义,则是从清代开始。刘淇《助字辨略序》云:“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他用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作比,说明实词和虚词的性质及其在作文中的用途,还不知道如何从语言本身说明二者的区别。因此,后之学者谈虚词的含义时,很少提到这一说法。从马建忠开始,大半个世纪中,在虚词的含义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综合起来有两大派:一是意义派,一是功能派。我们把这两派中的代表性论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是古代汉语中应用广泛,语义繁复的词儿,它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在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语言环境中,它的词性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它除了作数词、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外,还可以作副词、语气助词等虚词。随着词性的不同,它的意义也就随之不同;即使是同一词性,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它的词汇意义也随之改变。对于“一”的讨论,自清以来,专家学者们的专著,已论述得不少了。不过,他们对“一”的虚词用法谈得较多,而对“一”的实词用法却讨论得很少。本文旨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一”的虚词用法和实词用法一并讨论,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虚词之“虚”,表现在同一个虚词往往可以表示好几个语法意义,可以采用限定上下文的办法使语法意义具体化。每个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虚词的意义都和它们以前的实词意义有渊源关系,利用它们由实变虚的逻辑联系,可以使虚词意义具体化或者形象化。对于没有具体实在的意义基础来类比和体会的虚词可以用“类比操练法”。虚词教学不能孤零零地讲解虚词,而必须把它放到句中与实词恰当地组合起来进行分析讲解。  相似文献   

11.
《左传》是先秦历史文学中的一部名作,它在我史学、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杰出地位。学术界对于《左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实词等方面的文章很多,我通过学习对《左传》中虚词的“於”和“于”的用法,作点简单的归纳,以就教于老师和同学。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虚词为数不多,迄今为止收录最多的《古汉语虚词通释》(社科院何乐士等编)共收录虚词字639个,其中常用的不到两百,与总数多达数万的实词字相较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在古代语言中,虚词字出现的频率却远比实词高。例如《鸿门宴》中这句话:“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十个字中就有五个是虚词。《孟子》一书中,总字数34685个,其中单是“之”字(绝大部分作虚词用)就出现1902次;全作虚词用的“也”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虚词很多,使用也很灵活。由于古代“经传中实字易训,虚词难释”,因而虚词研究一向是训诂学者和语法学者比较重视的问题。在有关虚词的专著出现以前,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虚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虽然这种研究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并且往往附属于训诂学、文字学、辞章学之中,但应该承认,这种研究已经具有语法学的性质。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实词和虚词之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词,它们兼有两种不同的词义和语法作用,这就是“兼词”。有的古汉语语法论著称之为“合音词”,或“台词”(如向增光等编《文言词语汇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初版本即用此称)。也有的语法书则认为这是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是先有实词,再有虚词。许多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产生的。如古书中的常用虚词“以”,即从实词“以”的用法逐渐虚化,从而有了作为虚词的介词“以”和连词“以”等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角度的研究特点和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关于疑问句“何以……为”、“何……为”句尾的“为”的词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以杨树达为代表。认为“为”是语气词。他在《司诠》中说:“语末助词,表疑问。”如“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清人刘淇《助字辨略》说它是“语辞”。清人王引之《经传释词》说它是“语助”。杨伯峻《古汉语虚词》说:“‘为’作语气词,有时表命令,有时表感叹,有时表禁止。”  相似文献   

18.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经传释词》的语料断限,王引之自己说是至西汉。人们一般都沿用此说。我们考察后发现,《经传释词》运用了大量东汉的语料,尤其是《汉书》中的语料,对《汉书》中的语料,不仅运用的量大,而且运用的方式多样。由此可见,《经传释词》的语料断限应该是至东汉。这与清代其他一些学者的做法是一致的。王引之所说的“西汉”,可能是“两汉”之误。  相似文献   

20.
《史记》中的“夫”有用作名词语素、实词和虚词三种用法。其中实词“夫”用作名词和指示代词;虚词“夫”用作决断词和感叹语气词。“且夫”、“今夫”、“若夫”等用作复合虚词,表示主观认定,其语法作用相当于决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