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 7年几乎与“先锋小说”同步在当代文坛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小说创作潮流即“新写实小说” ,还有人将其称为“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小说派”等。面对这股小说潮流有评论者说它是现实主义 ,有人说它是现代主义 ,还有人说它是自然主义 ,说法众多 ,不一而足。新写实小说虽有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诸多方面的“新”的特性 ,但从大的范畴上看它仍是属于现实主义的 ,它的“新”只是现实主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接榫──池莉创作解析江波池莉于八十年代中后期崭露文坛后.即与方方、刘震云、刘恒等作家一起被列入新写实主义流派.人们称其小说创作是“新现实主义”,“零度创作”.称她的小说是“生态小说”.肯定池莉创作与传统现买王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同...  相似文献   

3.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以世俗化的新“写实主义”,疏离政治,视点下移,使现实主义文学从崇高跌落到世俗,以凡俗众生为叙述主体,选择下层百姓的世俗生活作为表现对象,展示人们的琐碎生活和生存烦恼,还原了生活原生态。“新写实”小说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社会转型期的嬗变,表现出从典型化转向世俗化价值取向,以作家主观情感的隐匿,颠覆了被长期奉为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4.
至今为止,新写实主义这个概念的使用尚停留在约定俗成的水准上。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除了池莉、方方、刘震云等少数公认的几位以外,各个理论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大有乱点鸳鸯谱之势。对新写实主义的理论概括更趋混乱和驳杂,似乎自1985年新写实主义冒头以来,所有传统的现实主义所无法概括、同时又不具备彻底完整的先锋实验小说形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是每个作者认为自己才是唯一可以据有的一种品质。每一个新的文学流派都想以现实主义的名义来消灭在它之前的流派。西方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学院式批评在使用“现实主义”一辞时,仿佛在作者出场的时候现实早已完全创立好了,因此作者的职责只限于“探索”和“表现”他的时代的现实。按照这种见解,现实主义除了应当尊重真实之外,就别无所求了。恰恰是小说创造了世界现实。小说写作,不是试图提供情报,它是在构成现实,它是发明。赤手空拳地开始,建立某种能够靠自己而站稳脚跟的东西,无需依靠作品外部的任何东西。这是当代所有小说的雄心。“可能性”以及“典型的”东西不再能作为标准了。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又可能又不可能的事情、假设以及谎话等等,已成为现代小说所特许有的主题之一。新小说所要求于公众的,是公众对文学的力量仍然应当有信心,而公众所要求于小说家的是不要再为创造文学而害羞。一旦新小说开始为“某种东西所利用”,这对新小说的发明者来说将是一种信号,说明一种新新小说必须诞生。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触及现实问题的力作。围绕这一文学现象 ,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观点 ,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一极力称颂这种文学现象为“现实主义的复归”或“新现实主义” ;其二是对这种文学现象持反对态度 ,并认为这是文学的堕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针对这些观点 ,本文认为这种文学现象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 ,也不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而是现实主义按照历史的逻辑 ,在关注人类命运 ,祈盼人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7.
一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评述了作为文学研究会会员许杰的小说创作,认为他“是个生产丰富的作家”,“他的农村生活的作品几乎全是客观的写实主义的,而他的都市中流浪青年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新写实主义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模式把现实生活的“真相”还原出来 ,令读者耳目一新。从人称、视角、聚焦和叙述话语四个方面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述模式进行总体概括 ,可以揭示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种属特征及其获得广泛认可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许多小说创作表现出一种新的创作潮流,它们在题材的选择上、人物复杂关系的多层面上、所体现的审美意义上都与80年代末的"新写实主义"有不同之处,是一种"新现实主义"。它试图突破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找到一条理想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小说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处于低潮,一股所谓的“新浪漫主义”思潮风靡一时。英国小说自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头十年没产生什么重要作品。从一八一一年起,奥斯丁相继发表了六部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新浪漫主义”的矫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从而为英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在英国文学史上,奥斯丁承先启后,被人们誉为“无与伦比的简·奥斯丁”。正是这位“无与伦比”的伟大女性在她那独特的“二寸牙雕”般精细的作品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莉因发表了写实主义小说《烦恼人生》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她的名字由此便常常与“世俗”联系在一起,人们也渐渐习惯于她作品中的种种困窘而丰满、琐屑而真实的市井众生相。但是,“新写实”只是其小说的一个侧面,作为女性小说家,她的小说自始至终都在致力于以鲜明的女性意识来观照女性的生存本相,对妇女命运的关切,是其小说永远难以抹去的印痕。  相似文献   

12.
论《金瓶梅》的近代现实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谁升起的?在跨向近代现实主义方面,究竟是哪一部分小说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成为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某个作家作品的历史评价,而且涉及到对中国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的正确认识。(一) 我认为,在中国小说史上,近代现实主义的曙光,是由明代中叶后的笑笑生升起的,他的《金瓶梅》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这主要是由于笑笑生的《金瓶梅》和它以前的小说有许多显然不同的新的特色,反映了从古典现实主义跨向近代现实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持续存在于1920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的新写实主义文艺思潮,不仅包括左翼无产阶级的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包括一直被忽略的右翼的三民主义写实主义。左右两种新写实主义理论,尽管服务于各自所属政治集团的意识形态竞争需要,却都是源于20年代的苏联和日本,源于相同的革命政治思维和文学工具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文坛上,刘震云无疑是一位风格独特且引人注目的新写实主义青年作家。本文以其《一地鸡毛》为例,从“把生活的原生态还给艺术”、“对小人物的生存状况进行关注”、“使叙述保持客观化的态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新写实主义小说开端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直到 90年代中期仍有影响 ,它崛起于小说界相对疲软的转型时期 ,承担着过渡性角色。它的创作是在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 ,又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显示了现实主义的强盛生命力的同时 ,也显示了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坛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末,一批新面目的小说被称之为“新写实主义”(或称“新现实主义”)作品。“新写实主义”很快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最早倡导和推动“新写实主义”的是《钟山》。它在1989年第3期上,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栏,并在《卷首语》中,为“新写实主义”定下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基调: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  相似文献   

17.
从1987年起,继“新潮小说”式微之后,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开始悄然出现。它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又迥异于“新潮小说”,这就是“新写实小说”。在《钟山》1989年第3期隆重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之后,“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大有领文坛风骚之态势。至今,“新写实小说”已经发展了近五个年头,评论界对此争论纷纭,就连对其提法和命名还莫衷一是,诸如,“新写实主义”、“后现实主义”、“生态小说”、“新现  相似文献   

18.
“新写实”派还是“细节写真”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谈论“新写实”小说的越来越多,而且把这一批小说称之为“新写实”似乎也已成定论。不过,细究起来,这个定论实在是很成问题的。对这一批小说家和他们的小说,如刘恒、池莉、叶兆言、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等,注意到他们的写实倾向并从理论上首先归纳为“回归”现实主义,我以为是从池莉的《烦恼人生》出来后开始的。后来这一类小说多起来,雷达的“回归”说不再被多数人所认同,遂有新写实的说法了。不过,有人对新写实小说的渊源推到了王安忆的《小鲍庄》,可见,新写实小说的说法其实和回归现实主义无大区别。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讲法,认为是现实主义或革命现实主义的。例如,一九五九年何家槐同志就提出:“鲁迅在这些作品中所采取的写作方法基本上还是现实主义的”。一九七九年,唐弢同志进而提出,《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是“革命现实主义”。一九八一年,王士菁同志也认为,“这八篇小说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其实,这些概括未必符合《故事新编》的创作实际。我认为,从总体上看,《故事新编》里的多数作品是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的,或者说,它的创作方法的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1“新时期”小说的结束和“后新时期”小说的开始的标志之一是王朔的小说潮。八十年代后期的小说创作,渐渐失去了“新时期”初期的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汹涌势头,一些旧的形象、旧的激情,渐渐被多元格局下的新的形象、新的情调所替代。进入这个时期的小说创作,被认为是在看取世相上,少了“新时期”的那种浪漫主义的遗风,而转成既直面现象,又认同现实,把“理解”生活放在第一位,置身于有局限、有缺憾的生活之中反映生活,更具清醒而严谨的现实主义神韵。在文体意向上,“新时期”小说高度重视主体的凸现和高扬,而“后新时期”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