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谋求发展,国内企业在同一时间也面临着如何打开国际市场、拓展营销份额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发展现状,找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所在,为其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品牌的竞争力打下伏笔,同时加速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进一步地创新发展,以获得与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竞争的胜利,吸引更多外国公司来国内投资。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我国是否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如何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这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各领域越来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如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类职业院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后,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投诉,1996年至今,中国连续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如何应对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庄严 《老年世界》2007,(9):15-15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监管养老基金围际投资时,也需要权衡国际分散化和国内资本短缺之间的利弊:如果不限制国际投资,既可以分散国内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又可以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达到养老金制度的第一目标。而限制国际投资则可以达到养老金制度的第二目标——提高国民储蓄水平,为国内投资提供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国际和国内经济与贸易形式的变革,中国的经济与贸易前景将会发生变化,需要我们正确面对。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前景以及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国之一,而机电产品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已经发展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从总结我国机电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机电产品国际市场拓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国内出现百年罕见的天灾,国际市场金融海啸袭来,从而使得国内外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无论是股市全面下跌,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调整,汇率震荡及国际油价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都表明国内外经济前所未有的震荡与不确定。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2009年金融风暴什么时候终结?它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哪些影响与冲击?我们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有哪些应对的方法,以及这些应对方法效果会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来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宝新  刘焱骞 《职业时空》2008,4(9):237-23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竞争特点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以供不应求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接轨,导致中国品牌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品牌竞争,而且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其竞争。三是跨国公司纷纷以直接投资和倾销产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凭借其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对国内企业展开了强大的竞争攻势,从而使简单的商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因此,中国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9.
吴汉嵩 《职业时空》2005,(24):30-31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多市场机会,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表明国家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要将越来越多,而且主要是那些从事实务工作的人才。同时,高校的培养目标也要改变,只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不能适应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多种形式的人才结构。具体地说,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雨濛  纪卉慧 《安家》2006,(10):232-236
前言 从中国加入WTO的那一刻起,中国的各行各业就相继进入了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之中.随着2004年底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国际上大多数零售业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则开始奋力扩张.外资零售企业对物业的形象、功能与环境要求很苛刻,这对国内尚不成熟的商业地产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同时,也为国内的商业地产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容量,并推动中国的商业地产快速升级,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1.
范晔 《现代交际》2014,(4):104-104
国内许多证券营业部的经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设计市场拓展策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金融产品线、佣金定价、营销渠道和促销进行设计,以供在转型期间的证券营业部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2,(14):43-43
中国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加,而他们对生活质量的态度和传统家庭观念也正不断演变。另一方面,更多老人的教育程度已获大大提升,也累积了一定财富。这些因素皆创造出有利的市场条件,造就了市场对中高端的老人住房的需求。然而,除一般养老院,目前中国市场正严重缺乏高质量的老人住宅。专业私人高级养老地产项目在中国更是罕见。这情况意味着市场对高级养老地产的需求巨大。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观察(上海)》2008,(3):I0001-I0001
最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及股市投资几乎进入白热化,短期内投资者已获得了相当高的利润。进入2008年,年初国内股市的大幅震荡,已让部分短期投资者深陷困境;而房地产业虽然至今节节攀高,但价格的异常上升,造成一定的市场紊乱,面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房地产市场必须控制房地产的过度流动,实行金融紧缩,  相似文献   

14.
崔潇月 《现代交际》2014,(2):118-118
印花设计是一种最传统最经典的服装面料制作工艺,近几年被越来越多设计师运用在时装舞台中,设计师们都努力将印花图案设计的服装发挥到创意的极致,成为时装周上的亮点。本文先介绍印花服装和设计师运用印花的亮点和优势,列举各个品牌的印花风格;然后分析印花服装与现有时尚市场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举例中国印花设计师刘清扬鼓励年轻设计师,笔者希望设计师们能够专注印花设计,坚持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作为国内个人投资主要渠道的中国证券市场曾在较长时期处于较低迷的状态。如何满足居民个人的切实投资需求、扩大投资市场,已成为国内金融经纪业所面对的严峻问题。期证合作无疑为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都增加了收入渠道,也为投资者增加了更为多样灵活的投资途径。目前我国期货公司总体实力比较单薄,仅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背景下发展本土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一直没有适当的理论。现有的微观经济学的完全竞争理论,一直作为反垄断和政府干预的理想的理论依据,但是在市场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标准就不适用了。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民在经济基础方面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中国分散的农民和国际市场一碰,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农户+公司”的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某种缓冲,至少使得中国农民不必直接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产业资本迅速扩张和社会剧烈变革,“公司+农户”的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和农民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困惑的表象,还表现在农民之于土地、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深层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中国小卫生间无法同时解决如厕和洗漱,虽然这对于一个国际设计师来说小了点,但是却是大多数中国家庭面对的现实.这个问题让Lino怔了一下,似乎"风格"和"主义"问题他更加驾轻就熟.但是国际大师的确经验丰富,他很快就为我们提出了几种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春 《现代妇女》2014,(8):63-65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性在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旅游渐为女性钟爱,女性的出游人数每年增加。这部分旅游者人数的加大增强了国内旅游市场的拉动力,但目前国内对女性旅游行为的研究还不强。对国内女性旅游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开发女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禾子 《安家》2011,(10)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于9月14日-17日在上海举行。作为中国家具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舞台,今年的展会面积达六十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了一倍,展商数增加至2600家。整个家具展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世博展览馆、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三个分场馆同期举办。本届展会首次将“家居设计”作为单独命题提出,同时借助“国际家具展”以及“上海旅游节”的平台,以“上海设计周”的形式呈现,将中国设计隆重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