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作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本质上是前后承接的和开放的。文化的封闭政策,只能导致贫困和愚昧。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然而,社会主义又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从文化继承的意义而言,它和这个“母体”之间必然有着许多共同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往往对资本主义的一切绝对否定,单纯地谈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区别,而对这两种社会制度的内在联系却很少思考,甚至成为禁区。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两种社会制度在广义的文化方面,有着继承关系,因而有着许多共同点。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移民的人力资本越强,如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竞争力越强、经济收入越高,则越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而国外移民的适应则不同,移民越是来自发达国家,其收入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越是有优越心态,越不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外移民在社会适应方面共同性的规律则是,移民融入城市的动机越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社会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越多),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3.
<正>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注]和资本主义,正确理解和处理两者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关系到“一国两制”成败的关键.近年越来越多人在接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同时,抛弃了不少僵化的传统观念,例如全盘否定或者害怕资本主义,认为两制是“绝对排斥,水火不容”等等;实事求是地承认现代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它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两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一些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借鉴的共同点,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商品经济共性.深入探讨两制的商品经济共性及其区别,从中找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用以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挖掘,确立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可分离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包含的现代化内容,强调了实现现代化的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目标.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辉煌,即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内在的创造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前后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源于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两种不同认识。邓小平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前人成果,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找到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道路,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加快了社会生产自动化和无人化进程,使人类传统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以"大机器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已无法全面、科学反映客观世界,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诸多困扰。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以革命勇气和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基础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等名著中,曾反复讲到:在消灭了私有制和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社会的商品生产关系及其价值规律和货币就随着退出历史舞台,“物统制着人”的状态也随之消灭。例如,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又说,这时作为社会按劳分配和以等量劳动交换等量劳动的尺度和凭证的,是一张代表多少社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如何同时存在,并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优越性,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客观上受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现则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同样受市场调节,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多方面和全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最新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全面发展、发展阶段、劳动价值论、执政党建设和未来命运的认识上 ,实现了理论创新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 ,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贯串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把日常生活批判放到社会变革的中心位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触及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和弊端 ,并对此展开了中肯的批判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兼评西方关于科技发展社会后果的两种对立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国内外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必要予以澄清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对于这个问题,我在《论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哲学研究》1986年第12期)一文中,已经作过初步讨论.本文拟在上文基础上对“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革命力量”这一论断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论证.同时,对西方关于科技发展社会后果的两种对立观点予以评论;结合我国情况,从原则上讨论一下如何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文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1-6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阐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的所有领域和与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相一致的普遍属性,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外延式"的解释和界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和逻辑演进,要求我们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的重点领域和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区别的特殊性质,以达到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式"的认识和解答.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雇佣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被以自主的联合劳动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主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也逐渐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一主要存在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完善的紧迫任务.只有增强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自主性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创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 ,社会主义思潮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为我们留下了充满人道主义美好理想的未来乌托邦 ,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转变 ,列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 ,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邓小平同志的理论贡献则突出体现在从一般的社会主义认识转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一历史转变的理论突破点 ,则是从实现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变革开始的。1 .向后看 ,还是向前看 ?认识社会主义 ,离不开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16.
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在经历了20多年曲折复杂的艰难探索,接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于80年代末党的十三大上终于作出了科学的、合乎中国实际的概括。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又一次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不是...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哲学既是主体性哲学 ,也是认识论。由于其忽视了生活认识对于理论认识的基础作用 ,因而不仅未能解决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而且还陷入了自身不可克服的困境。在我们看来 ,人类认识有生活认识和理论认识之分 ,生活认识不仅为理论认识提供了基本的经验 ,而且还为理论对自身困难的克服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参照。当我们这样看待人类认识时 ,就可以克服近代认识论的困境 ,实现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立在人类先进的、文明的成果之上。当代,人类社会已进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社会进步起主导作用的历史时期。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影响是必然的。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且是一个极其深广的课题。它决非少数人的探讨所能解决,更不是三两篇文章能讲清楚,但问题总得提出来,本文不讳敷浅,谈谈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制度演进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生产力,其持续上升的运动,使其成为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其水平和结构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状态和人类的文明程度.但是,社会制度的演进奔不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而是由二者的关系决定的,即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程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而上层建筑对立程度而言,依赖于发达生产力的上层建筑能够自我固化,反而使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出现社会制度的跃升性更替、跨越式发展和跨越式制度演进构成社会制度进步的常态.文章通过社会制度更替的演进模型,具体说明了这种跃升的动力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概括的说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马克思称之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②恩格斯称作“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运用,”③列宁讲“充分保证全体成员的福利和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的发展。”④邓小平同志则简明扼要地将其概括为“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