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乡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村城市化以农业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镇 (乡 )集聚 ,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目前各级各类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结合 ,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城市化仍普遍存在土地占用量大而利用率低 ,规划滞后、布局分散而效益偏低 ,城市化水平有限、环境质量不保证且市场容量较小等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文中拟构了小城镇发展的六种基本模式 ,包括功能辐射型、产业开发型、科技创新型、市场主导型、生态建设型和文化保护型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福建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城市化演进的特殊性,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强化背景下、在需求与供给不对称条件下、在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脱节情况下、在非市场化方式下推进城市化的;而深层原因则在于结构偏差导致的结构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极大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福建城市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偏差的协调.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带动城市化;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推动城市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化滞后"的真正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不是与其它国家相比较而言的人口城市化滞后,而是市场化的城市化机制未能建立与有效发挥作用,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未达到均衡状态时,流动受阻引起的非农产业城市化滞后与人口城市化滞后的双重滞后。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郭克莎 ,在《中国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2期上发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一文 ,该文指出 :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的相关性较低 ,而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相关性较强 ,中国的问题在于工业化的偏差而不在于城市化的偏差。从理论上说 ,应当以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并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升级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从宏观政策看 ,需要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市工业化的战…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市场化与农民的非农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市场化不仅是农业经济本身的根本出路,而且是整个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过程中,经济的市场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应是以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水平决定着农业市场化水平,而城市化的实质则是从根本上实现农民的非农化解放。可以说,农民的非农化是农业市场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经济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推动人类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经济城市化包括产业非农化和非农产业集中化两个客观过程。经济城市化是微观经济主体之一的企业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人均工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Views软件对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工业增加值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的验证,证明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不是唯一动因,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其他经济指标一起影响着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工业,特别是把工业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一种手段来发展时,要注意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更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相和谐。只有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环境相协调,才能取得较好的城市化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从城市化与人均GDP、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等3个方面对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与以人均GDP为标准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与工业化之间相关性不明显,而与非农产业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第三产业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EV iews软件包对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采用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二者因果关系进行验证,证明了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其中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是人口城市化水平变化的重要动因,但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是滞后的。指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不能忽略第三产业的发展,一定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要看到各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同样的,关键看该产业是否适合该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迁向城市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的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大于当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水平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状态空间方程和卡尔曼滤波研究经济增长水平、市场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行政管理费影响的动态变化,从而更加准确地刻画3个变量对行政管理费影响的变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与行政管理费正相关,市场化水平与行政管理费负相关,弹性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在2000年以前弹性系数波动较大,2000年以后3个变量对行政管理费的弹性逐渐趋于平稳,但市场化因素对行政管理费的抑制作用在下降,城市化对行政管理费的弹性具有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如果中国按照当前的发展状态,行政管理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入世对中国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中国入世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包括产业国际化与民族产业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系、市场推动与政府主导的关系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弱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城市化的经济前提包括 :工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高素质企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广大民众参与其中。具备了这样四个条件的工业化进程会相继产生两次劳动力转移的浪潮 ,继起地将一个国家送达城市社会的彼岸。综观半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从来没有全面地具备城市化的四大经济前提。当前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根源在于企业弱质 ,并因此导致重工业化过程受阻 ,二者共同决定了非农产业就业扩张困难 ,城市化乏力。因此 ,要加速中国城市化进程 ,就必须提高工业化质量 ,夯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中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是国家发达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差距。因此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城镇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桥梁和纽带 ,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小城镇可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从而提高我国农村现代化水平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主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与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后,我们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贸易与城市化均属于资源在空间和产业维度的配置过程,二者通过工业化发生联系.中国的工业化表现为劳动力的非农化,工业产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建立开放条件下工业化内生决定的城市化模型,为计算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提供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能力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测量标尺,是明确发展思路的前提。对贵州现阶段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梳理其发展阶段特征及经济结构状况,针对计量指标给出定位判断描述,以追求产业合理化基础上的结构效益提升并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之目标。文章选择人均GDP、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及人口城市化率等指标体系对贵州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现阶段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并表现为重化工业高速发展特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及高度化均存有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国农民收入增长这度持续回落的情况下,浙江、福建和山东等省农民收入仍保持了相对较快的增长,除北京市外,三省近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列全国前三位,分别为6%、5.6%、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2.2个和1.7个百分点。特别是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从1997年开始逐年回升,与全国回落的趋势正好相反。为总结三省农民增收的经验,进一步探讨农民增收的途径,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三省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的主要结论是:(1)“农业结构调整+非农产业发展+城市化”是三省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和家庭经营有机结合,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可能;(2)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微观增收和宏观减收的不对称性正是市场经济起作用的表现,不能低估农业结构调整对其他产业产生的增收效应;(3)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是有条件的,不能急于求成;(4)要高度重视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总体素质,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城市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首先简要分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产业发展趋势等理论,结合十六大中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分析了全国当前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背景进而从理论以及经济发展现状来分析宁波的工业化所处阶段和产业政策的经济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城乡收入比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五个方面中,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估计结果还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降低均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贸易依存度的上升则倾向于扩大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建议中国应当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抑制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