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基金资助、技术指导和跨国倡议网络等多种方式,培训专业性的反抗力量,变革乃至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促进中东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中东地区民主化进程,为政治反对派的抗争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在中东剧变中,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特点体现为调查并曝光侵犯人权的行为;充分发挥网络的动员功能;诉诸国际司法,将侵犯人权者绳之以法;影响西方国家舆论和外交决策;依据自身政治偏好主动设置敏感议题;难以摆脱其背后的西方政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年来在中东变局中实施了建设性介入的政策,这是广义干预概念下一种灵活的政策行为,即依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客观中立地提出政策建议,超越了西方的传统干涉概念。中国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叙利亚、巴以和平等问题以及促进中东总体和平稳定的政策立场上均体现了这种政策的核心要素。中国在中东变局中的建设性介入政策,是其和平外交政策的一贯性表现,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不仅有助于维护自身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参与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提供了重要范示。  相似文献   

3.
难民问题是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对地区安全局势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东剧变引发的难民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东地区难民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国际社会形成了多个层面的治理实践: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的多边会议成为治理的主渠道,美、欧、俄、中、日等域外大国的治理政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西方大国主要关注中东难民如何救助,而中国则倾向于解决难民危机的根源,主张从源头上加强中东动荡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在中东难民问题治理中较好地实现了利益与道义、意愿与能力、政策与战略之间的平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单边援助、双边对话与多边会议等多重机制下,中国参与中东地区难民问题治理,有助于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而配合中国对中东的总体外交。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类刊物,一直致力于弘扬学术探索与创新,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刊长期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问题,强调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注重分析问题时的中国话语和全球视野。本刊的"聚焦话题"、"探索"等特色栏目特别注重对局势变化的及时分析与深度、广度探析。近期我刊特别关注的议题包括:"中阿合作论坛"十年来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西亚北非局势的新  相似文献   

5.
中东变局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性政治与社会运动,它以发展民主、改善民生为其主要政治诉求,以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抗议浪潮为其典型表现形式。中东国家的政治变革既有典型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差异性特点,同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根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民主化、世俗化以及如何处理与西方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影响阿拉伯国家政治变革的三大核心议题,而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四大力量的地位变化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复杂化则成为中东地区格局变化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现实利益又使两国在地区重大议题以及经贸合作方面搁置争议而寻求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正《阿拉伯世界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类刊物,一直致力于弘扬学术探索与创新,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刊长期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问题,强调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注重分析问题时的中国话语和全球视野。本刊的"聚焦话题"、"探索"等特色栏目特别注重对局势变化的及时分析与深度、广度探析。近期我刊特别关注的议题包括: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美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和战后控制伊拉克局势而付出沉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代价,但收获也不小;美国虽因输掉道义制高点而遭受挫折,但却实现了战略目标,甚至有意外收获。概括而言,美国的7年半伊战有得有失,得大于失,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中东全面得手。认识到这一点,对判断伊战引发的中东变局现状及走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