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利亚危机持续三年多,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本文以叙利亚、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四个国家主要媒体2013年8月至11月对叙利亚危机的报道为语料,从话语分析和话语政治视角探讨话语选择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动因,考察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媒体如何从各自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同一社会现实进行不同的话语建构,从而揭示出同一事件蕴藏的媒体话语之间的博弈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本研究是基于五层次话语政治分析框架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为中国政府的中东战略和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目前符号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热潮。早在1929年,巴赫金就从思想意识形态谈到符号。他指出话语里没有任何东西与符号功能无关,而符号交际的一些基本的一般意识形态形式正是在话语的材料中能最好的揭示出来。本文着重论述话语符号的特征以及话语符号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野 《现代妇女》2014,(7):271-271
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除了使用语言符号外,还会大量使用到非语言符号,这些非语言符号大体可以归为体态语言、服饰语言、颜色语言、环境语言、气味语言等五大表现形态,理解这些表现形态,很有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传播过程中,最便利、最通用的符号便是语言符号。语言不仅是最初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也是最基本的媒介。因此语言符号不仅在人际传播,而且在广电语言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其中语言符号的价值和作用又是怎样体现,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何变化,本文将试图解析。  相似文献   

5.
批评性语篇分析(CDA)作为一种新的语篇分析方法,被广泛用于包括政治语篇在内的大众语篇分析中,旨在通过分析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力如何影响语言,以及语言怎样服务于统治者的意识形态。本文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方法,对英国首相卡梅伦挽留苏格兰演讲进行分析和解读,展现了卡梅伦在国家面临分裂之际发表演讲,将苏格兰留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演讲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由于职业性质的原因,他们跟个人系统以外的群体以及个人进行互动的机会较少,相互之间互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以"非语言符号"特写铜川市公交六路司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公交六路线上通过"鸣笛"的非语言行为方式进行交流,重新解读司机的鸣笛互动,以具有代表性的非语言符号来分析这种互动对司机群体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方女性不同于西方女性.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她们拥有端庄优雅、温情细腻的独特神韵,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含蓄的美.本文从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功能出发,浅析它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研究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依旧在学界方兴未艾。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做了简要论证,认为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促进语言符号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认知学的角度简要说明了语言符号具有理据性的原因,从而得出语言的初始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后起符号具有理据性的特点,并从同源字的角度来例证语言符号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10.
符号消费已经远远超过物质消费,相应的,符号生产也超过物质生产,这导致了符号的泛滥危机。究其原因在于人的主体是由符号所建构的,由于符号的价值在于符号之间的差异,因此人的价值就因这些不同的符号而产生了,人们必须不断地消费符号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面对此种危机,我们不能消除符号,只能利用国家、媒体的力量来创造并宣扬更多的真善美的符号,以此建立新型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