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胡适是个比较复杂的、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五四时期,他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积极参与了对新文学运动的领导,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中,作出一些重要贡献;“五四”以后,随着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深入,因他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政治立场,便逐步走上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道路,最终堕落成历史的罪人。这篇文章,不想对胡适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功过,作全面的评价;拟就他在新文学运动中对白话诗的倡导和创作,依据辩证唯物史观,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史实出发,予以评述,以探求胡适在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适白话文学理论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但胡适本人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他所提倡的白话与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文化思想革命之间的深刻关系。胡适的语言本质观基本上是工具论,因为这种工具论,他并没有把当时他所提倡的白话和传统的白话从本质上区别开来。语言即思想,语言革命即思想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即后来的“国语”是一种新的语言系统,一种口语、欧化词汇和部分古汉语词汇的混合物,一种具有强烈西方思想和思维特征的话语方式。胡适关于文言白话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在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形成之缘起上,就已经有"外来说"昭示于众,而随着"本土主义"文学观的反弹,以及对于20世纪初期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检讨,上述"外来说"甚至一度被贬斥为"舶来品".与此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仅仅依附于西方思潮的影响,事实上忽略了胡适文学思想和改良主张中的本土语境和本土要素.而在对上述两大派观点形成过程的检视中可以发现,无论是所谓"外来说"还是"本土说",都与言说者所处时代语境以及言说者个人对于胡适之态度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关联.而正是这些关联,影响到对于胡适文学改良主张的全面细致考察.重新检视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三个一度存在争议之问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澄清这些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的观点主张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全集·书信>共收录<致胡适>35封,主要涉及教学,新文学运动发展,求助,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爱情婚姻等5个方面的内容.解读梳理这些书信,可以对沈从文和胡适的关系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胡适之于沈从文,是亦师亦友的人物.在沈从文的文学人生中,与胡适相识相知的一番经历,对他影响极大.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的思想,始终为沈从文所心悦诚服.在创作上,沈从文是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新诗的第一个集子,是胡适早年在新文学运动中首次尝试性开拓新诗体的产物。本文围绕作者的文学观,以及他在作品语言、选材、音节、艺术处理等方面的刻意探索,进行了分析评论,对胡适在开辟文学新领地上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6.
当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派人物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掀起新文学运动以后,章士钊从文学的形式到文学的内容都对新文学运动的主张提出了激烈的批评。章士钊与新文化派在文学思想上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双方的社会变革思想不同而引起的。新文化派的社会变革思想属于激进型,主张彻底改造现实和与传统决裂;章士钊的社会变革思想属于渐进型,主张新旧调和,反对除旧布新。由于章士钊的新旧调和论具有鲜明的保守色彩,所以章士钊在批评新文学运动过程中所提出的文学主张基本上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7.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诗文大家,他的文学活动曾与公安派发生过联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他们之间的关系:钱谦益与公安派主要成员交游知契;他们思想观念上都受阳明心学影响,钱谦益对公安派的诗文主张多有汲取、化用。  相似文献   

8.
胡适倡导的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最终导致了新文学运动的发生,他进行的语言研究对现代语言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普迅凭借其崭新的、独具内蕴的现代文学语言观念,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文章通过语言本质论、语言目的论、语言建设论三个方面分析胡适及鲁迅二人的语言观,并试图窥探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从1917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到30年代的文学史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关于文学革命的态度有一个转变。胡适在分析五四新文学发生原因的时候,和陈独秀的意见产生了分歧。胡适在他的文学史自述中,淡化了文学革命中“人的文学”这一命题的意义,淡化了近代的白话运动,从而突出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胡适的文学史自述是“戏台里喝采”,作为一种文学史叙述策略,影响了后来的新文学史写作。  相似文献   

10.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重要领袖,他所宣扬的实验主义符合“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适应了反对封建文化的需要。实验主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给了人们敢于怀疑的勇气。实验主义是新文学运动的理论基础,胡适的文学革命论是实验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实际运用。总的来说,实验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胡适介绍和引进实用主义是有一定的历史功绩的。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使得现代白话文体获得合法化身份成为可能。考察现代白话文体成为现代“文学之正宗”的途径 ,并以此探讨在“五四”历史语境下 ,白话的合法化对于新文学秩序建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安派的文学创作论与庄子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视角,考察公安派的文学创作论与庄子美学思想的异同:公安派一方面接受了庄子纯任自然等重要美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则否定了其“去欲”和神秘主义的倾向,深化和发展了庄子美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表现出新兴市民的识见和审美情趣,把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创作论推向了高峰。无论是接受还是否定,都与公安派所处晚明社会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公安派从阳明及其后学那里得到了理论的滋育 ,主要表现在万物一体论对公安派文论及主体性精神的贯注 ;心本体论对于性灵说的启迪 ;崇尚“狂者”与公安派的“英特”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与公安派的师心不师古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当年新文学运动领袖将旧体诗视为第一个需要推倒的堡垒,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争.从胡适提倡文学革命与旧体诗所受的抨击,以及学衡派及其支持者与新文学支持者的论争,再到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评<尝试集>》以及引发的论争,都是这一背景下特定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将袁宗道定位于“公安派文学的创始者”这个说法有失轻率,袁宗道在公安派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来自公安派文学运动由吴地转移到北京的过程中他所做出的接受传播贡献。  相似文献   

16.
袁宗道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之一,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使袁宗道形成了稳实平恕和狂放自适的内在的思想矛盾和人格冲突。重视袁宗道的思想人格研究,对人们了解公安派的肇兴乃至公安派的文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由湖北省公安派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于1987年5月11日至13日在“三袁”故乡公安县召开。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会与会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将近百名,提交论文四十余篇,就公安派生产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复古派的关系、公安派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创作特色、公安派文学的历史贡献以及“三袁”的家世、生卒年等众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新文学运动发生的初期,传统演义经历了向现代历史小说转变的过程。胡适经过和钱玄同争论,以文学革命者的身份首先提出了传统演义的性质与归属问题,他通过对西方现代小说文体观念的接受,重新定义了历史小说,并把演义归为通俗历史讲义,这样,胡适以断裂的方式实现了演义与历史小说的分离和转化。鲁迅从小说史的角度指出演义本身具有的悖论性质,不仅存在于传统演义中,而且也内在于现代历史小说里;演义作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否定性力量,在对历史小说的"抵抗"中实现了向后者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突出了历史小说的"自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自晚清之际就遭受质疑的文言,在新文学运动初期更是被视为白话不共戴天之"死敌"。但无论是胡适还是后起的白话新诗人,都无法摆脱文言的影响。文言自始至终就没有被完全驱逐出现代新诗的领地,而是始终潜存于貌似"彻底"白话的语言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20.
论江盈科参与创立公安派的过程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公安派酝酿准备、开宗立派、调整发展、矫弊救衰等四个时期的考察,一反过去以三袁兄弟为公安派领袖的传统看法,认为在公安派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江盈科实际上是作为这个革新派的副将而与主将袁宏道并称为“袁、江二公”;他的功绩与影响,仅次于袁宏道,而在公安派其他成员之上。尽管袁中道在袁宏道逝世后曾作为公安派后期的主将而矫弊救衰,但江盈科在生前乃至死后一段时间内的影响都在袁中道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