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文章利用中国1960-2008年CO2排放、煤炭消费及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基于EKC曲线的协整模型,并利用ARDL的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CO2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拐点,CO2排放与煤炭消费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煤炭消费及经济增长对CO2排放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其影响逐步加大,分别到3期和5期达到最大,然后衰减,经济增长对CO2排放具有更长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LMDI方法,采用“三层完全分解法”,对中国1997-2014年的CO2排放总量进行分解,探讨了8大区域的CO2排放特征及其对全国碳排放的贡献,并分析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人均产出、人口结构及人口总量6大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文章基于CO2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基本特征,分4个阶段考察了区域CO2排放特征及各因素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8大区域中,京津和南部沿海地区对全国碳排放增长的贡献最小,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的贡献最大,西北地区的贡献呈上升趋势;在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人均产出的变动为主要助长性因素,能源强度的变化为主要抑制性因素,能源结构变动的助长性逐年减弱,并在近年成为抑制性因素;2007年之后,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也由助长性因素转为制约性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需要协调区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改善能源使用的技术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4.
1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形成,就其原因来看,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国过去和现在的投资结构和企业战略偏重于G DP的资本分配部分,而对能增加就业和后续增加消费分配的部分投资不足。(1)从要素和企业规模结构看,投资于资本密集型的产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内蒙古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内蒙古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对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为未来内蒙古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一、内蒙古节能减排现状(一)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前后能源消耗变化要想实现节能降耗,关键在于"双控",一是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基本的国民收入等式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出发,结合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个探讨,分地区相应的给出了各地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哪些,希望能给各地区经济发展及其相关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将能源消费量纳入生产函数,并考虑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讨论了资源的人均消费、人力资本存量在经济的长期增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以及模型的稳态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8.
朱丽呐 《统计与决策》2016,(20):140-143
文章基于省级、地市级和企业微观三个层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房价上涨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通过成本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工资粘性和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使得这种负面影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住房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呈现倒U型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的出现使得当住房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时,新的刺激房市政策会被住房价格对增长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商品内涵的CO2包括实际排放的CO2以及内涵在产品中还未排放的CO2量。文章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产品的整个生命过程角度估算产品内涵的CO2排放强度,对包括5个能源部门在内的42个部门的产品内涵CO2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有很大影响。文章利用1993-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个谱分析模型与交叉谱分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节能率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关系进行了研究。单个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速、碳排放增速、节能率与GDP增速都具有一个4到5年的短周期,而进一步交叉谱分析的研究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领先期为3到3.6年;碳排放增速略领先于GDP增速,但并不显著;而节能率的提高明显滞后于GDP增速,滞后期为3.6到4.5年。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我国2009年200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基于分城乡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及其引致的投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我国政府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农村居民。据此,文章提出要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构建"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协同机制,分类推进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大于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未来经济发展在注重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必须注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消费需求在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了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南京市消费需求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辉  董晔 《统计与决策》2012,(12):126-128
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没有考虑非期望产出CO2增加的约束问题。文章估算出中国1978~2008年存在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是高能耗和高投入,其代价是CO2的高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意味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CO2作为环境成本的代理变量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的边限协整检验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之间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研究.边限协整检验比传统的协整检验更具稳健性,适合小样本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首先将电力消费与GDP时间序列进行HP滤波分解为趋势部分和波动部分,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从电力消费到经济发展的显著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两者的波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结论进一步说明了电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电力建设来保证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由于每年有近一半的GDP是由消费贡献的,因此消费数额的选择对经济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论文在索洛模型和拉姆赛-卡斯-库普曼模型的框架下研究这种影响。根据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的不同,把消费分成了环保性消费和一般性消费,并研究了两种消费间对经济发展最优路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消费对环境影响的增加与人口的增加都会提高环保性消费的比例以及增长速度;贴现率、利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增加会降低环保性消费的比例及增长速度,而且这些因素的增加还会使经济系统的均衡点向着较低水平移动。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近几年逐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它不仅求代际公正,即当代人的发展不应损害下代人的利益,而且还求代内的公正,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子孙万代的长期发展战略。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  相似文献   

18.
19.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正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转变,正确认识与评价区域消费状况、合理引导消费、建立与消费结构变化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区域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研究,分析影响区域消费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在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新的产业推动力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利用影响区域消费的积极因素,限制影响区域消费的消极因素,促进我国区域消费结构升级和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形成,从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政府提出要有效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然而,农村居民消费的启动能否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文章结合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来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农村消费之间的关系,运用方差分解、脉冲响应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