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向社会提供外流妇女婚姻问题调查的社会切片,我们将宿迁市蔡集乡徐洼村流入妇女婚姻问题的调查情况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期加深入们对外流妇女婚姻问题的认识。一、微型社区内婚姻问题研究的代表性微型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内,具有较密切联系的人群共同体,它既可以是一个乡,也可以是一个村。选择一个微型社区作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研究婚姻问题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剖视面。  相似文献   

2.
离婚,对子少数当事者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是种痛苦的抉择,因为它不仅仅关系两人的情感,还牵涉到孩子、亲戚、国家政策(计划生育)等重大问题,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从离婚内因来讲,也反映出了婚姻质量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曾就婚姻质量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因爱情而结合的只有1/4,因“爱到极点”而结连理的只占2%,彼此相亲相爱的占25%,但大多数人在婚前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婚姻又是组成家庭的前提。因此,正确处理我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早在1950年,我国就颁布了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使夫妻关系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事业的基础上。1980年婚姻法又作了修订,公布了新婚姻法,进一步明确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全国第一審婚姻案件收集情况,婚姻案件是占民事案件中很大比重的。如1954年占59%,1955年占63.7%;1956年第一季度占66.2%。这說明处理婚姻案件是一項長期的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个制度的设立应讲究社会成本的最小化,能使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法律才是最适当的法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诉讼成本和司法成本,认为由于该制度实施须以“过错”为条件,又由于“过错”行为的举证问题是一个天生的难题,无过错方的损害难以填补,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的社会成本太高。应改变思路,着眼于对婚姻中潜在的过错人行为的预防上。我国婚姻法应放弃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离婚扶养给付制度,给婚姻中潜在过错人一个价格,通过这个价格,让潜在的过错人产生进行预防重婚、通奸等过错行为的激励。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影响婚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莎士比亚喜剧中人物的婚恋状况进行剖析,可以反观当时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婚姻社会的影响。而当下我国的婚姻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关。尽管国别不同,时代也不同,但经济因素对婚姻社会存在的影响却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喜剧,对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婚姻社会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当今社会婚姻状况的了解,为我们理性认识新的婚变现象、正确处理婚恋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离婚现象的理性思考——辩证统一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婚率的增长,离婚现象的增多,是中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突出现象.社会调查的实证资料表明,婚姻的自由度越高离婚率越高,越是追求爱情离婚率越高,夫妻之间越是讲求个性、不注重合作离婚率越高,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越高离婚率越高.这些规律进一步证明了婚姻现象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辩证统一.现代社会既要保证婚姻自由,提高婚姻质量,又要控制离婚现象,实现婚姻与家庭的相对稳定,实现婚姻家庭中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8.
张云 《学术探索》2003,(5):43-46
我国现行婚姻法于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何判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法律没有作出规定 ,司法解释补充了法律的不足。然而 ,婚姻是综合因素的复合 ,感情能否涵盖婚姻的全部即成为一大问题。新婚姻法对这个问题仍然沿用原来的规定。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法制实际宜将婚姻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相似文献   

9.
面对婚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与考验.有人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句“离婚”。仿佛立刻轻松置身事外;有人选择委曲求全,一句“凑合过”,义说得何等辛酸!然而有关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认为“爱情已经远去”的心理感受,其实恰恰是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你可以选择结束婚姻,但绝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结束,否则,注定会在多年之后的醒悟中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10.
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婚姻当事人利用登记离婚的方便快捷进行假离婚,以谋取不当利益或规避责任,而我国法律对假离婚行为的规制又存在着很大的空白。由此亟需完善法律,通过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双管齐下,堵塞离婚登记方面的漏洞,以杜绝假离婚现象,维护婚姻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11.
宁宇 《南方论刊》2013,(6):36-39
《论离婚法草案》是马克思法学,尤其是婚姻法方面的重要论文。文章短小却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学、哲学和法学思想。其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当时普鲁士现行的婚姻法和普鲁士执政当局以基督教精神为依据起草的离婚法草案,深刻阐明了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法律只是事物内部真实状态的记录。今天,重读马克思的《论离婚法草案》,对深刻理解婚姻和离婚的本质,正确看待婚姻和离婚的问题,促进我国《婚姻法》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巧宁 《学术论坛》2003,(6):119-122
女知青与农民的婚姻是上山下乡时期女知青婚姻的主要形式,在当时受到了国家的介入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今天仍是知青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女知青与农民结婚,和当时社会的大多数婚姻一样,有爱情和理想搀杂其中,但现实的成分占多数:和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今天,回顾这段婚姻,我们应当给予它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婚现象。虽然离婚者的外部环境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离婚者本人仍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人对婚姻的成败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婚姻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不少伟人、名人,他们在事业上卓有建树,可在婚姻上却写下了许多败笔,这就说明成功的婚姻不单  相似文献   

14.
判决离婚制度的法律变迁过程就是个人价值的生成、确认与成长过程,是人性得到逐步解放、婚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婚姻关系中国家本位、社会本位、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的演变过程。破裂主义的立法原则是当今多数国家判决离婚立法中的趋向或做法。在我国的婚姻法修改中,应以提高婚姻质量而不单纯以稳定婚姻关系为价值取向进行破裂主义的判决离婚制度的规范设定  相似文献   

15.
"性格不合"是夫妻离婚最常用的借口。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网站最近有文章称,研究人员发现,夫妻性格不合未必会导致婚姻破裂,有时反倒会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这项新研究以结婚40多年的老年夫妻为调查对象,结果发现夫妻性格的契合与否,对婚姻幸福没有影响。由此看来,相亲网站对男女双方做的性格匹配测试可能无效。该项研究的发起者、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家柯立芝表示:"若你想跟某人建立亲  相似文献   

16.
当前婚姻不稳定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离婚潮"现象出现的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离婚:一项社会学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婚是一种法律规定和个人行为,离婚率的变动深刻地体现出社会的风向与变迁.离婚制度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发挥着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作用,离婚体现着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同时离婚也带来单亲家庭、问题子女、社会失范等社会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流动人口的剧增和多元并存、新旧更替的价值观念发展.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如何应对离婚率的趋高态势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离婚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制度,发挥保障、补救和惩罚等重要作用,离婚更体现着追求生活质量、婚姻幸福的现代文明理念,同时离婚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从离婚率、社会制度、现代性和社会问题四个纬度对离婚现象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离婚这一社会现象,在较大程度上担任社会危机的风向标和睛雨表角色,体现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流动程度以及社会的重新整合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 恋爱、婚姻问题,是每个男女青年都要遇到和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以共产主义道德正确认识和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男女的幸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和睦、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道德风尚。本文拟对恋爱、婚姻中的道德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爱情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是青年们渴望得到的。但是,怎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纯贞的爱情呢?恋爱、婚姻中的道德是什么?如何才能显示出恋爱、婚姻的社会意义和道德价值呢?  相似文献   

20.
纪庆全 《天府新论》2023,(3):97-109
离婚率上升是婚姻现代性危机的表现之一。传统的事业组织型婚姻被现代的纯粹关系型婚姻取代。纯粹关系型婚姻的经营和维持依赖于夫妻双方之间的对话民主。对话民主并非一项与生俱来的天赋技能,只有经过学习和实践才能懂得如何通过对话民主解决婚姻关系当中的各种问题。夫妻之间不能运用对话民主解决共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必然会危及婚姻的质量和存续。我国现行的离婚制度注重增加离婚的难度,但无法从根源上应对婚姻的现代性危机。应当重构离婚调解制度,通过离婚调解制度引导陷入婚姻危机的夫妻双方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民主,解决夫妻双方过去的矛盾,并使得夫妻双方学会运用对话民主解决将来的共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离婚调解制度应当以“对话民主”和“离婚自由”为原则。调解场所的选择、调解主持人的选任和培训应当符合增进夫妻双方对话民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