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晚唐诗人胡曾的诗作主要以咏史诗为主,影响很大。对胡诗诗韵进行穷尽式调查研究不难发现,胡诗诗韵不但可以映证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的正确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花蕊夫人是五代著名女诗人,善写宫词,其诗歌用韵,可归纳系联出十八个韵部,基本合于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其诗歌用韵规整,偶有出韵,多借韵,亦有些许特殊韵字。  相似文献   

3.
李益诗歌用韵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现存174首。通过分析其诗的用的情况,可以看出其诗各韵部合用独用与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中考证的隋—中唐的音系基本相符,也有一些韵例与晚唐—五代的音系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音韵学角度,采取排列韵谱的方法考察了唐代诗人李白近体诗的韵系及其与隋唐语音和韵书的关系,发现李诗用韵与《广韵》韵目下所注同用、独用的规定基本相符,唐功令和宋景德、祥符年间所定的“悬科取士,考核程准”基本一致,戴震所谓“《广韵》同用独用之论乃唐初功令”大体上与事实相符。李诗支脂之三韵通押,似能说明王力“杜甫时代唐韵中的支韵尚未与脂之相混”之说可以商榷。李诗数处借韵,显示此种押韵法并非如通常所说──“始于中、晚唐”,确切地讲,应是始于盛唐。此外,李诗用韵与《平水韵》极其接近,对我们研究《平水韵》,考明《平水韵》的形成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韦庄现存词54首,可以归纳系联出15个韵部,与王力先生考证的晚唐—五代音系基本相符,韦词用韵较宽,能反映一些当时的实际语音情况,对于全面地考察晚唐—五代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最明显的是灰韵以及泰韵对韵的合口韵字归并入麻与支微部,在声调上则表现为多用平声字入韵,而且绝大多数是同调相押,此外韦词中上去相押也较为常见,这反映了他作为唐五代关中文人的用韵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宋词韵部变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一、章碣诗歌韵部 章碣诗歌用韵极严格,按照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上卷第五章《晚唐一五代音系》的韵部。现归纳如下: (一)阳声韵。1.东钟部(1)东韵:红、空、风、聪、中、骢、东、宫。2.寒桓部(1)寒韵:难、寒、看、珊、残、漫。(2)翰韵:(仄声)畔、岸、看(去声)、算。3.阳唐部(1)阳韵:芳、郎、棠、方。4.庚青部(1)庚韵:轻、行。(2)青韵:扃、厅、醒、青、溟。庚青韵同用一次。5.元仙部(1)元韵:门、源、孙、言、村。  相似文献   

7.
诗歌用韵常常受当时当地实际语音的影响而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诗人韦庄、韩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唐北方语音的面貌 ,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出韵、借韵如典型的“东钟”合流、“支脂之微”通押、“寒桓元”通押等情况 ,还出现了一些上声与去声相押的特例。在对其实际用韵情况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可归纳出韦庄、韩诗歌的舒声韵 18部 ,入声韵 8部。  相似文献   

8.
诗人用韵的研究对于研究一定时期的历史语音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对北宋中期诗人宋祁古体诗的韵系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其韵部和用韵特征。宋祁的古体诗韵系分析、韵部和特征归纳分八组进行。  相似文献   

9.
盛唐诗人王昌龄诗作久负盛名,是研究盛唐语音的重要语料.王诗用韵,近体诗可分21个韵部,古体诗可分32个韵部.大多诗歌用韵规整,合于<广韵>.支脂之微、萧宵肴分别合为一个韵部.而且出韵较少,偶有换韵,亦有韵字不避重复者及特殊韵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中369首诗歌的韵脚、韵式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并对其在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等三类不同主题诗中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从语用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作为语音手段之一的--韵,在形成唐代边塞诗语言风格中所起的作用,即韵脚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和韵式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以简约为主、繁丰为辅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