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做皇帝     
古代的时候,中国想做皇帝的人很多,从农 夫到将相都有。自从小亭长刘邦见过了秦始皇说 "大丈夫当如是焉",和种地的陈胜喊出"王侯将 相宁有种乎"之后,大家好像突然都醒过来一样, 只要有点机会,就幻想着能当上皇帝。 曹操扫平中原之后,很有点自负,说是如果 没有他的话,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话其  相似文献   

2.
曹操不称帝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这是史书上大书特书,用以说明曹操一生不敢染指皇帝二字的心态。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这宝座罢了。  相似文献   

3.
明武宗治吏     
正若说大明王朝三百年来哪个皇帝最荒唐、最没谱,估计人们想都不用想,脱口就会出来,非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不过,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愚者千虑,还终有一得呢!因此,就算再浑的人一辈子也会有一两次明白的时候,朱厚照教育吏部尚书这件事就堪称英明之举!这一天,朱大皇帝对于以往所玩的那些把戏似乎都有些厌倦了,最能揣摩他心思让他高兴的太监也没能唤起他的兴致。百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5.
刘墉 《领导文萃》2012,(19):88-91
聪明外露的危机谈到自作聪明,绝不能不谈谈曹操的手下杨修。因为他超级聪明、超级爱表现,结果才三十四岁就被曹操砍了头。说几个他聪明的例子:有一次曹操看新造的花园,只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离开了。下面人不懂,杨修说话了:"把门改小一点就好了,门里面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嫌门太宽了。"门改好之后,曹操再看,就满意了。心想,这些下面人还真聪明,问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嫌门太宽,才知道是杨修讲的。曹操不得不对杨修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财     
<正> 几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决定下海经商。说实话,他是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从不干“使自己吃亏的事”,大事小事总拿别人开涮。在待人处事上,确实表现得既机智又有分寸,因此有人喻他“比猴还精”。他对这个称谓颇有点沾沾自喜。决定下海时,自认为就是经商的料,然而,他踏入商海以后,却一次又一次地落入人家的陷阱,好几次差点血本无归。有次在酒桌上,他私下对我说: “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我真是拍肿了脑袋都没有想通。”我问他: “你是不是总在算计别人?”他不语。后来,我不客气地帮他解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太“精明”。别忘了:傻瓜干不了最蠢的事,最蠢的事都是精明的人干的。  相似文献   

7.
磨坊的故事     
最近,翻阅介绍德国的历史书籍,读到一则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久以前,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经在波茨坦建起了一座离宫。有一天,皇帝来到波茨坦视察,住进了这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当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处,要一览城市的全景时,不料视线却被一座“大煞风景”的磨坊所挡住。皇帝颇感不快,决意要“拆迁”它。他来了一个“先礼后兵”,派人找到磨坊主,说想把磨坊买下。出乎威廉一世意料之外的是,无论手下的人怎么说,磨坊主人就是一口咬定不卖,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典型的“钉子户”。他的理由并不难理解:磨坊是世代传下的祖业,寄托了特殊…  相似文献   

8.
<正>辛弃疾在《南乡子》一词中写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人们是把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同等地看作英雄的。只是《三国演义》问世之后,人们就将曹操视为"奸雄",首先是其"奸",其次为其"雄",是将他作为刘备"仁君"形象的一个反衬。因此,几百年来的戏剧舞台上,曹操一直是个"白脸奸  相似文献   

9.
雨城  信鸽 《领导科学》2004,(12):52-54
一徐秘书长从检察院回家拿了几件换洗衣服,便去了离家不远的一家洗浴中心。他一连三天两夜没睡,思想高度紧张,显得非常疲惫。三天前,徐秘书长突然接到市委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说市委一把手汪书记让他立刻到常委楼来,传达重要文件精神。他的脚刚踏进会议室,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对,除汪书记外,其他常委一个也没有,反倒是有几个从未见过的人坐在那儿。汪书记指着那几个人说:“这几位是省纪委的同志,他们想向你了解沿江高速公路的有关情况。”说完便不再说话,低头去翻阅面前的一堆材料。徐秘书长一听便知道出事了。省纪委一共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位年龄…  相似文献   

10.
曹操是“奸雄”其实曹操一开始也是想做能臣的。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孝是孝子,廉是廉士,有了这个称号,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就像现在有了学历,便可以报考公务员一样。不久,曹操便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负责洛阳北部的治安。这个差使,官不大(俸禄四百石),权不多,责任却很重大,麻烦也很不少。因为天子脚下,权贵甚多,没有哪个是惹得起的。然而首都地面的治安又不能不维持。于是曹操一到任,就把官署衙门修缮一新,又造五色大棒,每张大门旁边各挂十来根,“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几个月后,果然来了个找死的。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依仗侄子炙手可热的权势,不把曹操的禁令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夜行。曹操也不含糊,立  相似文献   

11.
寇奚慈 《领导文萃》2010,(8):101-105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2.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08,(9):114-118
古代秘书因酒误事者真不知有多少,三国的徐邈就是其中之一。曹操曾发布过禁酒令,尚书郎(秘书)徐邈却没有遵守。有一天他喝得烂醉,校事赵达前来询问事情,徐邈回答说:“中圣人。”赵达把这件事告诉曹操,曹操大怒,要严肃处理他。度辽将军鲜于辅替他向曹操求情,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曹操这才没有处分他。  相似文献   

13.
曹操小时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三国志》上说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单是因为他聪明,不屑听话,与他爸爸曹嵩是大官(先是司隶校尉,后是太尉,光合法收入就是二千石以上)也有很大关系。不然他很可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去找条生财之路以糊口养家。就曹操的性格来说,当一个勤恳的农民的概率要比当一个有作为的强盗小得多,那样他会是另外一种前途,因为乱世是“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强盗是“有前途的职业”。一直到了20世纪,来自大洋彼岸的斯诺在《西行漫记》里还有如下描述:“决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  相似文献   

14.
叶长宇 《领导科学》2003,(14):35-35
杨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才华横溢,“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他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又在以爱才著称的曹操手下当幕僚,生既逢时,又遇明主,曹操对他也非常器重,“委以军政钱粮之重”。因此,他具备了干成一番事业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但他并没有什么成就,最后还以人头落地而告终,成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结局呢?近来重读《三国演义》,掩卷长思,感到杨修这个千余年前的“机关干部”的教训,给我们这些现代机关干部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戒小聪明,老老实实做人。小聪明害死人,杨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张鸣 《领导文萃》2006,(11):33-35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新职业,诸如记者、律师、作家之类,庶几得以幸免加盖“臣”的印记。然而皇帝这个东西,废除其名号容易,要真的将之从国人的心里和文化里消灭,却难上加难。在没有皇帝的天地里,很可能皇帝更多了,遍地都是。一些人因为自己大小是个头,感觉上就觉得自己像皇帝,像皇帝一样做事。于是有人惊呼:上级皇帝化,下级奴才化。在这“两化”的浪潮里,媒体的…  相似文献   

16.
曹操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宗旨很明确,不拘一格,惟才是举。因而他的麾下,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颇有一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象。 曹操也杀过几个文人,而且名气都是相当大的。看起来,似与求贤令精神不符,细究  相似文献   

17.
魏国的新王——襄王即位了,第一次召见孟子。孟子去了。可是两人见面谈话的情形和内容,没有作客观的直接记述,只说孟子见了襄王以后,出来了。然后由当事人之一的孟子对别人说:这位新王,一眼看上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像个皇帝。“望之不似人君”这句话,成了名言,成了大家的口头语。几千年来,直到今天,大家常会借用这句话去批评别人,每个人都可以体会一下,当借用这一句话去批评别人时,自己的心理、情绪上是什么状况。那一种心理状态也是颇为复杂、微妙而难以形容的。孟子又补充一句说:等到接近他时,再仔细地看看,他一点谦虚之德都没有,一点…  相似文献   

18.
亲近客户的8种沟通方式 有一次我去买家具,看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具摊子,都不是很喜欢他们的款式,就想要离开.当走出家具城时,有一个人拉住我说:“先生,我看你刚刚都在看茶几对不对?” 我:“对呀.” 他:“你看看我的茶几.” 我:“看了,都没有兴趣.” 他:“先生,等一下,我保证你看了会有兴趣.” 我:“什么兴趣?” 他拿出一个榔头,直接就往那个玻璃面上敲下去.当时我吓了一跳,生怕他把那个玻璃敲碎了伤到我.结果他敲完之后,玻璃却完好无损. 他跟我说:“先生看到没有,这是钢化玻璃,你买一般玻璃的茶几就算800块钱一个,看似便宜,实际上小孩一碰就破了,你又要换一个.现在我这个茶几1800块钱,看似比别人家的贵,但它再怎么敲都破不了.先生,你要不要来试试看?”  相似文献   

19.
有为才有位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在职场打拼的人都希望谋得自己心仪的职位,但是,有为才有位,要想谋得理想的职位,就必须出类拔萃。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少数人通过溜须拍马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了个人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这种人将越来越没有市场。孔子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笔者认为,要想以有为求有位,就必须做到“五要”:  相似文献   

20.
当时北方的天下,是曹操打下来的,汉献帝的帝位甚至生命,也是曹操保全的,按照“家天下”的原则,则天下本就是曹家的了。曹操当时“挟天子”自以为可以“令诸侯,”但那些跋扈的诸侯们没有一个因献帝之令而乖乖的驯顺于他,还是需要他一个一个地加以消灭。如前所说,献帝此时实际上已不是天下的一个天子,而是天下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