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美国文学以及国际文学中有三种重要的环境怀旧类型:地点怀旧( nostalgia loci)、境况怀旧( conditional nostalgia)、策略怀旧( strategic nostalgia)。第一类怀旧是对深度历史感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依附于世界上某些特定的地点———它是地点本身的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第二类与焦躁不安的渴望———它构成人性的一个基本侧面———相关。第三种怀旧将怀旧语言视作环境作家所运用的一种修辞工具,目的是通过使受众对种种濒危现象———从特殊地点到整个物种———可以预见的变化或损失保持警惕,并由此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这三种怀旧的范例文本分别取自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作家,现居纽约市)、J. M. G.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他将自己的生涯分作法国阶段、毛里求斯阶段以及美国阶段)以及美国作家里克·巴斯和约翰·尼科斯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3.
20世纪90年代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是对上海的怀旧。90年代的怀旧作品滤去了现代历史中上海之贫穷和血腥的一面,尽力渲染其繁华的一面,这种怀旧书写源于现实中的某种匮乏,反映出人们内心对一种审美生活方式的追求。这种向往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精致而审美的日常生活;浪漫而自由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银幕上涌现出一批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在这类影片中,上海往往以怀旧或时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适应文化全球化、消费化浪潮而产生的现象.上海怀旧与时尚影像事实上可以作为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参照而存在,但在当前出现的此类影像文本中,还存在着诸多文化上的悖论.如上海本土力量参与不足而导致影片不能有效地传达出地道的上海文化;底层群体在片中的缺席影响到上海文化的整体呈现;城市外部空间的过多展现对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挤压;影片氛围营造中对光、色等人为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导致作品的肤浅、做作.本文认为,导致以上悖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影像创作者们对城市现代性理解的偏差;第二,上海电影创作力量在近年来的急剧衰退,以及对其有效扶持的不够;第三,国家文化政策宽容度不足致使上海题材电影不能深入干预现实.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租界时代上海的怀旧书写,呈现出纪实与虚构的双重特征.纪实文学和散文在对历史镜像的回眸中,往往掺杂了虚构的成分,渲染小资情调和时尚品位;虚构性的小说文本,则在传奇性的故事中特意突显其"有史可依"的一面,以获取文本内外的双重叙事效应.相对于现代作家的租界书写,上海怀旧叙事忽略了沉重,且对历史进行选择性的遗忘和修饰,构设一种上海想象的共同体,帮助上海人觅得虚幻的自尊和自傲,迎合了怀旧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怀旧文化与城市怀旧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中,怀旧文化的日益盛行为城市旅游的开发提供了一条道路,二者的融合形成了城市怀旧旅游.城市怀旧旅游开发大有可为,然而不能忽视当前开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更能够保证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全方位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还能够达到提升城市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卢汉超的《霓虹灯外》(Beyond the neon lights)是以怀旧为主题的上海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代表作。文章从该著的文本研究出发,探讨作者的日常生活史研究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颠覆和重构了人们关于上海城市史的摩登想象的。 相似文献
8.
郭守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60-62
本文着重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中的“怀旧”意识以及它在文学文本中的呈现。本文深入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部去寻找“怀旧”意识产生的理论“生态环境”,并探索“诗人还乡”所要归回的“生活世界”。文艺作品中的个人性“怀旧”是一种审美活动 ,经过艺术表达之后的“怀旧”事件明显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怀旧”活动。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 ,集体性“怀旧”深刻反映了东方民族的心理—文化积淀结构。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北京、上海城市文学独霸文坛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更多新兴城市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安和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文学中的凸显.从城市怀旧的角度探讨城市文学中这两个城市的文学书写,不仅与这两个城市城市文学文本取向相符合,而且有助于开拓和丰富城市文学表现的空间,反思当前城市文学的现状,提升在文学中进行城市类型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老上海时尚怀旧文化热潮﹐影响延续当下。其消费文化的实质﹐投射出以复制方式所表达的历史的匮缺感。商业性为内核的选择性记忆﹐亦标识其与《长恨歌》等书写上海的严肃文学作品所蕴涵怀旧元素的分野。王安忆等作家所建构的小说文本所呈现出的时间—历史与空间—城市交互指涉的关系,构成了潜在的知识分子话语对于消费主义空间观及其相联系的资本营运方式的的反拨。而新天地等新兴都市空间的出现,则将以上对抗实体化。旧城空间的衰落﹐大量资本的注入及在改造过程中对高尚阶层的吸引策略,构成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资本营运过程。其进一步表现出商业性怀旧与生俱来的缙绅化倾向对历史空间在地化的席卷与解构。 相似文献
11.
陈自力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118-124
佛寺题咏诗产生于刘宋南齐之际 ,而盛行于南朝梁陈两代 ,就其内容构成而言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言佛理 ,又写景物 ,一类是不涉佛理 ,只写景物 ;佛教的盛极一时 ,佛寺的大量兴建以及佛寺景观审美意识的自觉 ,是南北朝佛寺题咏诗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佛寺题咏诗的出现 ,标志着佛寺从此作为审美观照对象进入了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12.
<桧风·隰有苌楚>是<诗经>中意义深远却易被误读的诗作之一.对于此诗,前人或释为讽刺诗,或视为悲观厌世之作,或以为是一首爱情诗.通过对诗中关键词语的辨析,这是一首意境美丽、节奏欢快的诗作,没有必要作为一首政治诗来读,若非要从中体味出"亡国之音"来,则与诗旨大相乖戾.上博简<诗论>第26简论析此诗"<隰又(有)长(苌)楚>得而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此首诗心的契机.对于此诗,从忧生之叹的视角可以看出相当凄美的的意境,但这种误读化欢快为低迷、变明亮为阴沉,与诗心出现了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14.
孟子仁学能够同时在形上与形下两个层面充分展开仁的超越性与可切近性的论证。人即仁,仁即人。人、仁始终统一。"不忍人之心"是可感、可知的,随意而发,随情而生,它可以与经验事物联系在一起,又可以获得形上的本体超越。人之"四端"萌动,仁意呈现。一切体仁、达仁的追求都不过是"四端"的发现与推广。"存心"、"养心"、"求放心"的工夫要求人们始终保持自己身上区别于动物的仁义之道,进而达到仁性本体。而以"亲亲"释仁,则准确地获得为仁情感的源发性与真切性。行仁、为仁的底线伦理就是敬爱父母、尊重父母,即善守孝道。王道艰深,但奥妙只在于"以德服人",即用自己的德行赢得天下人民的爱戴与信服。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许多有关水的描述表明了孔子对水的基本态度。孔子的水观,概而言之,可以作三个层面的阐释:原生自然之水,世俗生活之水和永恒理想之水。孔子观水,实观水之志,孔子借水喻志,一方面展示了他对个体生命实际存在状况的体认,另一方面,如水之奔流不停,生命亦应追求不止,孔子的水观表达了一种流淌不息、舒适畅达、灵动跃进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上海"十一五"期间人口发展趋势与人口管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十五”期间的上海人口发展情况,结合人口规律和“十一五”期间上海的经济发展目标可以知道:2010年,将上海人口总量控制在1900万左右,并且实现人口密度的合理分布十分必要。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建立统一的人口信息管理机构,以人为本,以居住为基础,提供畅通、安全、可靠的人口信息登录平台,实现人口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现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重大课题;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
何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3-38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主流范式,是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二元架构,但在周<易>体系成型之前的殷代宗教及殷、周族源神话中,"地-母"不仅因二者在生生繁衍上的同态意义而受到初民社会的崇拜,而且其中还蕴含了一种朴素的一元本体论观念.这一点又与历史文献所传周<易>体系之前的殷代<归藏>之"易"颇多偶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