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俊 《金陵瞭望》2006,(10):51-53
今年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河南省少林寺定为他访问我国的最后一站。然而,与汉语类似,少林文化正遭遇“外热内冷”的尴尬,在被外国人趋之若鹜的同时,在国内许多地区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在南京,练习太极拳的超过10万人,学习跆拳道、空手道等外来武术的也超过1万人,而学习、练习少林武术的却不到千人,真正的高手不过二三十人……与少林武术颇有渊源的南京,为何独独让少林武术这样“艰难”?  相似文献   

2.
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少林武术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璀璨耀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禅宗思想的文化精髓,原本具有明显技击搏斗特征的少林武术,与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主旨的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少林武术以此在众多武术派别中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3.
世界功夫之都、中华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可容纳5万人的“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少林武术动漫城、一流的国际武术表演公司……诸种名号和远景都与一项工程有关,这就是“少林文化复兴工程”。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少林文化以讲禅说法、习武御敌为主要传播形式,出版物不多。现代的少林文化研究蔚成规模,传播媒介和途径多元多样。少林寺能够走向全球、走进大众世界,因缘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庞杂性和以武见禅的佛学品性。如何把少林文化在传播意义上不可避免的"入世"性与释家"出世"的立教宗旨结合起来,把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慈悲宽容的教义精神贯通起来,从而凝聚成宗教文化当代传播的新范型,已成为今后少林文化传播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三教合一”指的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为一体,但就其本质来说,指的是佛教在中国逐渐融合的过程.文章通过对“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历史,以及少林武术所体现的儒、佛、道文化内涵的分析来论述“三教合一”思想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林武术以实战威猛、博大精深,早已饮誉天下,“拳以寺名,寺以拳显”。今日,少林弟子遍布全球。少林武术的发源和发展,离不开嵩山的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嵩山处中原腹地,紧傍九朝古都洛阳,地势险要,少林口是古都洛阳通向东南广阔平原的咽喉,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盛世时,嵩山是帝王游赏、文人登临的胜地;乱世时,嵩山则是兵家出入、强人汇集的所在。少林寺位於嵩山中心,皇家敕建大寺,统辖嵩山地区所有寺院,寺产庞大。为了保证安全,经朝廷认可,寺院拥有自己常备武装力量,即历史上有…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影视作品创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呈现出产品单一、思想内容单薄、没有系列感,以及缺少可持续发展后劲等方面的缺陷。作为中国重要文化符号的少林文化及相关影视作品,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需要将其深度符号化、充分系列化。深度符号化,就是要将少林文化及其影视作品的基本形象和性格,用各种有吸引力的符号表现出来,比如,将少林武僧形象卡通化、建立少林文化游艺园等,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充分系列化,就是要在保持少林影视作品基本性质和特点的前提下,开发少林武僧、禅僧、名医、茶艺等系列文化产品,打造少林童子、少林方丈等系列影视形象,生产出内容、风格各异的文化产品。高度民族化和人文化是少林影视作品符号化、系列化的支点,其本质就是要挖掘少林影视作品背后的丰厚人文内涵,使少林影视作品具备独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8.
少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少林文化为根底的少林功夫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河南靓丽的文化名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少林功夫走出国门,走上海外发展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少林功夫产业在海外已获得了较大发展,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前景。继续坚持和实施少林功夫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河南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麓五乳峰下的丛林之中,以禅宗和武术闻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观:少林文化。少林文化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包括少林功夫,禅.寺院建筑、碑刻等.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少林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李小龙系列功夫电影中的"大同"观,包括武术层面的"中西合璧",文化层面的"百家争鸣"以及社会层面的"和谐安邦"。其电影片名、武功专业术语以及武术文化的成语、习语等文本中,都反映了这种"大同"观。可以说,李小龙本人及其电影承载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大同"观,为中国哲学智慧走向世界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好电影,这是一个关于电影艺术的终极命题。"三种电影"的概念及一套标准可以试着探讨当代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批评方法。"通俗电影"以娱乐宣泄、满足好奇梦幻、疏通道德情感为功能;"社会电影"以经世致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集体意识为使命;"探索电影"以形式实验、叩审人生哲理、揭示社会问题为追求。在当前中国电影多元并存、分化互渗的格局中,笼统区分优劣高下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真正确立电影功能"多元分工意识",分清电影批评标准,给予电影以"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的定位解析,才能有效过滤无序争论,从学理思考的源头上减少率性粗鄙的攻讦谩骂。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为人生",是中国早期影坛一个重要思潮。"长城派"认为"戏剧(影戏)就是人生的缩影",主张摄制"问题剧"以"移风易俗,针砭社会";"神州派"认为电影是"宣传文化之利器,阐启民智之良剂",注重电影与人的精神情感的关系而追求"于陶情怡性之中,收潜移默化之效";洪深和欧阳予倩认为"影戏为传播文明之利器",强调"艺术家对恶劣之生活,既负有攻击改善之责";以及他们强调影片摄制必须剧本善、宗旨正、描写真实,强调银幕艺术"惟美最能动人",强调电影是综合艺术、"摄影是影片唯一的生命"等等,对于电影"为人生"和如何"为人生"都有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者论”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特吕弗的说法,提出"电影作者",就是为了强化导演个性,把导演个人的理念与设想带进影片之中。"电影作者论"随着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而得到扩展。在其后的传播过程中,"电影作者论"成为了一种电影的批评方法或策略;又成为了一种新的电影理论;嗣后更成为了一种电影历史研究的新角度。但将"电影作者"当作导演是电影单一作者的等同概念,同样遭到了理论界的质疑。"电影作者论"自被提出开始,始终是从其与文学作者的相比较中来展开概念和含义阐释的,并没有认识到"作者论"对电影的这种历史性意义,因而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果。显然,"电影作者论"的真正含意与意义一直未被发掘出来,甚至出现歧义。"电影作者论"表面上将电影导演视同为文学的作者,其背后揭示的却是对电影性的确认:电影作为一种技术的发明,从娱乐的"玩意儿"到叙事的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经过近60年的历程,才使发明电影的人类真正认识到电影的本体特性,将电影真正从西方以文字阅读为中心的传统中彻底解放出来,还电影的影像本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星是电影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创意人才之一,明星凭借其广受赞誉的演技、为观众所喜爱的性格特征,吸引众多注意力,从而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为加速实现华语电影产业振兴与文化繁荣的双重发展目标,华语电影产业开始在明星品牌定位、明星品牌如何介入电影产品的生产、明星品牌的价值评估等三个层面积极采取有效的品牌化运作,以进一步满足电影受众/消费者的需求而获得电影市场优势,进而满足电影生产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雪少林     
说起我与少林的因缘,因是我与延王早年认识,缘是少林寺举行建寺1500年大庆。记得1994年底,延王来北京找到我,说是明年九月份少林寺要举行1500年大庆,希望我也去少林寺帮帮忙。我正好闲着,便一口答应了。大庆过後,永信师父希望我能再留一段时间,做做少林文化方面的工作。就这样,编编杂志,编编书,我在少林寺和北京两头,来来去去,恍恍惚惚竟过去四年了。仔细想来,这四年间,在少林寺逢雪的机会还真不少。加起来有三次吧。第一次是1994年底,我初到少林,便下了一场雪,少林寺漂亮极了,嵩山更漂亮。我生长於江南,第一回见北方山…  相似文献   

17.
探讨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符号的选择呈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武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功能。通过对61部武侠电影的内容量化分析显示:武侠电影包含丰富的武术文化符号,能够展示、体现和传播武术(中国)文化内涵;武侠电影对武术文化符号的选择呈现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易选择动态的、有特色、表现力强的以及在大众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武术文化符号,且与电影风格类型、时代变迁及大众文化消费偏向有关;武术明星符号集中承载着武术文化内涵的展示和意义生成;在全球化背景下武侠电影主题和价值表达应该调适到普世性,不能囿于狭隘传统叙事。  相似文献   

18.
她来自美国一个富商家庭,费城美术学院毕业,曾任大学助教、公司经理;他是河南嵩山深处一个偏僻山村的农民。初中文化,自幼痴迷少林武术……功夫牵线,金发碧眼的美国大小姐嫁给了中国穷山沟里的农民!  相似文献   

19.
少林派作为江湖的第一大门派,自从北魏时期创建起,历经各朝代的更替兴衰,依然屹立于江湖而千年不倒。近年来在方丈释永信的领导下,其扩张之势更是迅猛无比。2008年底少林寺还托管了昆明4座千年古刹,搞起了多基地专业化运营,最近又筹划准备在香港和台湾开设分院,连锁经营雄心勃勃。而丐帮、明教、全真教、日月神教这些曾经与少林派并驾齐驱的帮派,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雄壮步伐,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张本平现象”正在中原大地兴起。它像一股清风,起於中原,风靡全国,蜚声海内外,为传统高雅的中国书画艺术插上矫健的翅膀张本平是河南郸城县的一位农民之子。由於家境困难,他高二时辍学回家务农,农闲时跟一位少林弟子学武。少林武术精神给了他深刻影响,使他青年时代就主持正义、打抱不平,为乡邻做过许多好事。改革开放以後,他感到自己文化不够,便利用业馀时间上函大学中文苦练写作,在国内报刊发表过大量文章和文学作品,多次获奖,并出版了《张本平报告文学论文集》。文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