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出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金融危机语境中重新召唤和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出场方式,我们不能停留在文本解读层面,更不能简单锁定当年马克思的理论形态而不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当年出场的马克思思想形态是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的理论表现,三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理论关联.今天,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出场问题:其一,从新旧全球化时代历史语境大转换中深度考察当年马克思思想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路径的差异;其二,如何从"改变世界"实践出发对新全球化时代新资本形态等重大问题的反思,构成新全球化时代"反思的问题学";如何在探索中国新现代化发展实践中形成新视界,构建以发展观为核心的新理论;三,以时代视野与当代中西哲学对话而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建立一种对话式解读的新解释学.这同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出场方式.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中的历史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为出场学廓清了新的地平线。思想赖以出场的历史场域不是一个现存的在场,而是多元出场者交往行动的历史—空间构境,一个包括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关系的交往实践结构。交往实践的规范向度与否定向度的辩证联结,构成了思想出场的历史语境。思想的出场,是历史场域差异性和对抗性实践向度的精神表现和意识形态化。因此,理解一个时代的思想,就是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构境和场域的交往实践本身。  相似文献   

3.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为此丛须要从学理的角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主体、客体以及内容等层面,可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解读和探讨.以增强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出场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该话语体系植根于帝国主义时代中华民族艰难探索的具体历史语境,并因典型的差异特征,在与众多同时在场的话语体系相互交锋的实践之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出场路径,其出场形态在从隐匿到彰显的过程中,又可详细划为“文本形态”与“理论形态”。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不仅依然“在场”,并会在未来持续“在场”。  相似文献   

5.
管理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的生长点之一,但对“管理哲学”的界说的分歧却是巨大的。笔者认为:管理哲学合理性的明晰又是其关键所在;西方管理理论在东方的“水土不服”,其原因也在于马克思主义出场学视域的管理理论的“管理哲学”反思的缺失。管理哲学就是对管理理论中的哲学问题的思考——对管理理论的前提合理性、方法论合理性和结论合理性的反思。管理理论自身所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就是管理哲学的论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反思为前提又超越反思的实践哲学。笔者赞同出场学,因为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思维。反思与超越,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年出场的关键,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的必然要求。从出场学的角度看,应该通过与西方当代学术、中国传统思想及各有关学科对话,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固有的精神,从而使马克思的思想活生生地在场。只有通过这一连续不断的、开放性的对话和相互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不断吸取对话者的思想精华,摈弃其解答中的错误,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何而来"与"向何而去"密切联系着,与马克思创立理论的问题、思路、视角、价值取向密切地联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场"(创立)的特质,就决定了它自身的走向.我们应在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在对资本主义的互动扬弃,在对马克思思想的重新解读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本主题在蒙蔽与解蔽、出场与退场的交织中向前发展。在中国,人本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宏观背景,藏蕴在毛泽东人本思想当中:即以人民为社会之本、以人民为价值之本、以人民为创造之本。这些人本思想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本主题在中国的第一次出场,并为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终确立和马克思学说人本主题的彻底恢复做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应运而生.随着时代背景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视域实现了从革命到发展的现实转换.  相似文献   

10.
从出场语境和范式创新的角度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从出场语境的角度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存在理论、实践、理论与实践双向良性互动三重语境。从范式创新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总的范式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变"与"不变"的统一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非常重要的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获得了发展创新的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把当代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比传统存在论的关系范畴和马克思文本对于关系的分析中得出:关系作为范畴并以实体为必然承载体,这样的判断仅仅在实体存在论(the substance ontology)内部有效,而马克思的关系范畴以社会性历史性的感性活动根基而区别于实体存在论。马克思哲学认为诸关系的存在论根基不应当在理论自身内部寻找并以之为实体附属物,而应该在物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关系的秘密。现实关系以实体物(商品、货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各种日常意识的物象化误认得以确立。比照不同语境下的关系范畴,我们可以领会马克思针对现实中的异化关系的批判和不断社会革命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当代视域中的韦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与马克思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通常认为韦伯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决反对者,其实韦伯反对的只是他那个时代盛行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庸俗解释。从反思现代性这一现代社会理论的总规划着眼,韦伯的整个学术事业反而与马克思的伟大批判学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马克思学说之当代效应史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既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又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彰现这一理论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两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批判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其目的不是要抽象地批判和否定人权,而是要彻底颠覆近代人权观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揭露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实质及其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人权观的本质,推进我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的后马克思主义发生于马克思主义内部,它介于并斡旋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中并与之保持着生机勃勃的内在关联,这对激励马克思主义开创自我生成之域,的确具有积极的一面。然而,解构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种崩溃性逻辑和思想自杀行为,它所蕴涵的解构策略并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语义得以朗显,相反会使之在自残自虐中全面失效。这表明,解构马克思主义埋藏了极其凶险的理论陷阱,对此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性警觉,否则很难迎接挑战、摆脱危机,更遑论借助后学资源而别开生面了。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两份历史遗产即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点,其基本理论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论,实现了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换,坚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突破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所在.其确定与阐扬、生成与建构,都是具有开放性和历史性的过程.当代诠释学也为把握这一过程的开放性和历史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特指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在当代中国具有多维复合的文化身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它可以作为公民个人信仰,也有着公众意识和公众话语的文化身份,还体现出主流学术思想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多重文化身份,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具有立体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内涵十分丰富,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有着多方面的指导作用.这些不同文化身份又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