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克思用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构建了产权理论大厦的主体工程。产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作为财产形式的法权关系,产权不但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而且是历史的产物和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的形式。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关系,即在揭示经济领域中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将价值增殖过程表述为法学和产权理论中的所有权关系及其占有过程,涉及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等一系列权利的统一与分离,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的阶级对抗性质。马克思揭示的从“消极扬弃”到“积极扬弃”的变革方向,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产权制度将被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和法权关系所代替这一历史必然性和长期发展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企业理论尽管是从产权经济学家的研究开始引起世人注目的,但事实上,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就对企业的起源、企业的本质等作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其理论深度与覆盖力上,无不显示出其深厚的理论光泽和强大的逻辑力量.发展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注意把握西方产权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有价值的、独特的视角与论断,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自科斯以来产权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研究者热衷于现代化企业理论的分析,而忽略了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的吸收、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来研究企业问题的.从生产力角度看,企业是协作的组织形式、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用劳动力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产物;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性质是资本雇佣劳动.企业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组织彤式、社会性质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军 《学术探索》2005,(2):112-115
张光直开创性地提出国家起源的两种模式:断裂———连续模式。他认为巫术等宗教因素在国家起源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反对马克思关于国家起源的生产力决定论。针对张光直对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提出的三个方面的质疑,本文逐一进行了批判地回应。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学术探索》2004,2(2):74-78
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对农业起源和古典国家的兴起与衰落等问题的研究中,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起源理论。作者分析了诺思国家起源理论的得失,并且回应诺思对马克思国家起源理论的有关批评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理论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30年中,产权改革的重要性日见凸现.马克思和科斯是走上中国改革前台的两位产权理论大师.其中,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它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指导性地位;科斯产权理论的独特视角,为中国产权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两位产权大师理论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人们多视域、多层面、多方位考察中国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并有益于推动中国产权制度和产权理论的继续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企业的存在与边界是由什么决定的、企业内部要素所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权威以及这个权威即企业控制权与剩余收益权的分配是由什么决定的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与现代企业理论的关系。指出 ,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讨论企业内部要素所有者的权力与利益安排 ,是回答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 ,而马克思经济学就是揭示资本与劳动的雇佣关系 ,因此 ,不承认马克思在企业理论上所做出的贡献只能讲是一种阶级偏见。同时也指出 ,马克思经济学的任务是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 ,马克思没有提过需要讨论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 ,就现代企业理论来说 ,尽管马克思早就对企业内部权力与利益做出深刻的分析 ,但我们还不能说马克思已经提出了完整的企业理论  相似文献   

8.
财产关系的本质是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必须置于生产力背景之下进行研究.原始公有财产制度的前提是共同体的存在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私有财产刖在原始社会束期伴随着家庭私有制而产生.从共同体作为原始公有财产的所有者到单个的人作为所有者的过程,正是原始财产制度解体和私有财产产生的过程,其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造成了资本主义阶段劳动与资本的分离.马克思为财产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科斯革命和企业契约理论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斯将制度范畴纳入经济分析之中,给经济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思维视角,但是其理论具有两面性。在此基础上,企业契约理论出现了不同发展轨迹。其中企业契约集合论继承了保守的一面,治理结构理论则承袭了革命的一面,但是后者在理论的构建中呈现出向新古典范式回归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吴向鹏 《理论界》2007,2(9):24-26
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内在规律,将企业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生产的微观载体,研究了资本主义企业起源、规模发展和治理结构,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11.
王冰  杨虎涛 《东南学术》2002,(6):158-165
现代经济学认为,无论是负外部性还是正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因此有必要将其内在化.按照庇古和科斯的不同理论,正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可以分为庇古津贴(政府解)和产权交易(市场解).庇古津贴(政府解)不仅绩效较差而且所依赖的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很难达到,因而其适用范围和绩效都值得怀疑.而产权交易(市场解)也存在着特例,当交易费用极高以致于市场解的成本大于其收益时,市场解不能减少任何外部性,此时应当放弃对正外部性内在化的企图而使其维持在正外部性的静止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的本体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三平 《学术研究》2005,46(4):63-69
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在"知性制式"、"先验预设"、"学理至上"三原则混成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中构筑了它的"理性存在论".它在后来必然要遭遇到的整体"断裂"之前,曾发生过"内部的颠覆和造反".但是,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克服和超越了传统的理论范式和思维方式,走出了形而上学的"怪影",并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唯物史观的方法以及"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三维视界融合"的全新思维方式,实现了"理性存在"向"社会存在"的本体转换,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树立起"社会存在论"的理论丰碑,为存在论在哲学上的历史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卓云 《学术研究》2006,1(5):12-1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经济学体系。本文就两门学科在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作了简明概括的比较,论证了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缺陷,提出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扩展和细化马克思经济学宏观分析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价值转形理论的争论已经持续百年.这个理论起因干李嘉图理论的一个基本矛盾,而这个矛盾是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这个矛盾并不存在.价值转形理论假定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剩余价值率相等,在此前提下解释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法则,但该理论其实是李嘉图理论的变种.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资本论>的整体来看,这个理论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领域的独占主义威胁到消极自由的核心价值,会制造一种全球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因而应以工具主义态度取而代之.工具主义理论主张财产应服务于道德价值,反对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主观权利,并主张知识产权是一种附有义务的特权.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和道德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权利限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政府解体论”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论征服”、“论篡夺”、“论暴政”,分别对应政府的外部解体和内部解体。因而,这一理论在逻辑和内容上是一致的、连贯的。政府解体理论既是洛克政府理论的逻辑归宿,又是现代政府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对现代政府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所以,研究洛克政府解体理论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对剩余研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全瑞 《学术研究》2005,3(9):16-22
本文通过研究有关文献发现,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认为企业可以生产出剩余,而且对剩余的来源也有一致的看法,但对剩余的分享却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试图从这些经典文献中整合出有助于深化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指出两者的相同点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以利于深入进行有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重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的课题 ,并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人论的四个基本命题及其相互间的逻辑联系 ,还结合思想史的背景对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发表了初步的看法。这四个命题是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体系中,空间虽然不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亦未做充分的展开研究,但马恩确曾对社会空间问题给予过特别的关注,并提出过一些极具穿透力的洞见。20世纪下半叶,新马克思主义直面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中努力实现社会理论的空间化转向,构建了以“空间生产”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理论体系,为我们理解分析城乡关系、村落终结、郊区化等当代社会的复杂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亦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整合与交融构建了公共平台。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危机是人类遇到的共同难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表现在生产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利润挂帅是双重危机的根本原因,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社会变革、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基本路径。这为分析和解决人类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态价值观,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