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波德莱尔主要是以介绍与自己同时代的法国画家贡斯当丹.居伊为契机,展开自己关于审美现代性的论述的。但是,从服装史的角度看,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波德莱尔是以一个艺术评论家、美学理论家最敏锐的视角,主要以服装、尤其以不断变化的服装即时装作为观察和研究对象,论述他的审美现代性思想的,从而开创了美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认识上的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的美学,其核心价值是变化和新奇。时装是波德莱尔论述审美现代性思想的主要参照和象征。  相似文献   

2.
本雅明作为空间批评的先驱,关于巴黎与波德莱尔诗歌互文性关系的阐释对其后的城市研究影响巨大.他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的研究获得了某种世俗启迪,认为对其解读必须与巴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他发现了城市化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进程的物质化向度的历史意义,将已经被取代的拱廊、工业建筑及广告等物质性历史“垃圾”与现代主义文学开创者波德莱尔的诗歌联系起来,研究城市日常生活与文学文本的辨证关系及蕴涵着现代性震惊体验的互文表述.波德莱尔的诗歌被他视做一种现代城市的辩证意象,通过解读其作为诗性事物的商品意象来探究19世纪城市生活各种体验,并发展出一种建立在由资本主义过时商品构成的废墟之上的乌托邦美学.  相似文献   

3.
鉴于李金发最主要的三部诗集于1920年至1924年在巴黎和柏林创作完成,因此与其研究李金发与他同时代中国诗人的互动关系,还不如将他的诗作置于欧洲现代主义诗歌与现代性思潮的语境中予以考察。在波德莱尔所开创的反启蒙与反田园的现代主义诗学影响下,李金发诗作中出现了一种强烈的力比多能量的经济危机,具现为身体的器官正处于一种退化、腐坏与堕落的残缺状态,进而造成了意志缺乏、衰弱、怠惰与倦滞的萎靡颓废精神世界,由此便创生出一种黑暗、嗜睡、寒冷、潮湿与泥泞的反照亮/启迪叙述。这种新叙述转向了现代性的反面美学空间,在波德莱尔式的洞穴或深渊中,发掘现代生活中被压抑的恶魔激情、梦境与神秘的英雄意志,旨在对宏大启蒙叙述与现代性进步神话提出质疑与批判。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这一范畴伴随着关于现代性的讨论日益成为哲学、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审美现代性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艺术、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呈现出分离、摒弃、批判与救赎等多种发展态势,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美学对于日常生活具有解放和救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与波德莱尔同时代的作家作品中恶的美学思想的变迁和演变,重点探讨了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恶的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以及恶的美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论述了波德莱尔恶的美学思想所体现的诗歌现代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波德莱尔一生生活在19世纪的世界之都巴黎,但自然却是他的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这为分析现代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波德莱尔的自然观建构在他对现代性城市化进程开端的原初体验之上。他认为,自然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风景,也非纯粹的主体想象,而是个体内心与城市环境相互对话的结果。他通过城市空间中的"移动性体验"和时间中的"回忆性体验"来建构他的自然观,对现代生态、环境美学如何建构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猫头鹰是中西文化谱系中凝定着特定审美经验与象征喻义的文化意象。文章通过对猫头鹰意象的原型解读,跨文化地探勘了波德莱尔与鲁迅笔下"猫头鹰"意象所蕴藉的知识分子从叛逆到批判的精神谱系;深度阐释了波德莱尔与鲁迅笔下猫头鹰意象的象征意蕴、文化差异以及两者的心灵契合和话语共鸣。  相似文献   

8.
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开创者,他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他认为,美的事物必然具有两重性,即绝对美和特殊美。在这两种美中,他显然更倾向于后者。重视特殊美其实就是近代美学精神的体现。他还认为,自然实际上充满了道德的邪恶性,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由此他非常重视艺术美的内涵和价值。他不仅把美建立在了对丑与恶事物的肯定上,而且对死亡的事物与主题充满迷恋。正是对于颓败、丑陋甚至死亡事物的迷醉,波德莱尔的美学才被我们称为审丑美学和死亡美学。其死亡美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更具有普遍的人类经验意义与形上色彩。  相似文献   

9.
波德莱尔提出的审美现代性,在本质上是审丑。乔伊斯的流亡美学所包含的审美特性,就是《恶之花》意义上的审美现代性。乔伊斯流亡美学的主体,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作品中,也呈现出分裂的特征,这一点,在《尤利西斯》中的布卢姆身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乔伊斯对流亡美学中丑的成分的揭示,不亚于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乔伊斯把庸俗的人和低俗的生活,均作为审视的对象带入了作品。他对丑的表现强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前人,而这种"过度"本身,就是丑的美学。  相似文献   

10.
与中西现代派诗人如李金发、波德莱尔等相比较,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创作存在明显的现代性缺失,如宗教精神和终极价值的缺失、弱质的文人心理和女性化审美倾向、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因袭和语词的套用等。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现代性缺失源于其现代性人格发育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11.
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思想的核心是突破美的恒定模式,肯定美的当下性、瞬时性、多变性,而他对永恒美的突破又集中体现为对宗教的背离。其诗集《恶之花》正是这种背离的感性呈现,借助由天堂到地狱的反宗教结构,将属于审美范畴的"永恒/瞬间"、"古典/现代"、"理性/非理性"等问题具体化为"上帝/撒旦"、"灵魂/肉体"、"崇高/罪恶"等二元结构,表达了波德莱尔美学现代性思想的内涵及他对永恒美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审美现代性与艺术审美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是现代性思想的重要标志,而审美现代性则是现代性思想在美学领域里的展开,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中审美关系的反映,与现代性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现代性孕生了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又是对现代性的批判、重建和超越.审美主义所主张的美学与艺术的自律是审美现代性的重要原则,审美现代性也因此具有了反省和超越的救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接受理论并非一种普通的阅读理论和文学史理论,而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文学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美学理论。它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吸收文学经验,又从康德、席勒、韦伯和马尔库塞等人的手中接过美学批判的旗帜,将其转化为文学接受的命题。无论是对社会秩序的批判,对审美感性的培养,还是对释义多样性的宽容,都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动机。只有将其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阐释,才能正确理解其理论蕴含,评价其是非得失。  相似文献   

14.
“闲逛者”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美学家本雅明在对19世纪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概念,特指那些因为现代性城市的兴起,而可以游荡在城市各个角落,观察、体验都市生活的人。文学和文化研究者经常使用本雅明的闲逛者意象来探讨城市经验、城市空间与审美现代性等问题。闲逛者意象为人们阅读和分析城市文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野。在后现代性消费社会的语境下,本雅明的闲逛者意象与消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关联性,特别在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视觉联系、视觉消费、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的批评论者错误地理解了实践美学的问题域,割裂了审美与现实社会、人生的丰富联系,他们从审美中心主义的视点出发,将现代性的主体性原则简单地等同于个人本位和感性本体,先入为主地认为实践美学片面强调必然、物质、群体、理性,因而断定实践美学“不具有现代性,还不是现代美学”,并宣称“实践美学作为一个具有理论规定性的学术流派走向终结”。这种简单的三段论式的思路无论是前提还是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实践美学建基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代性构想之上,坚持从现实社会、人生出发理解审美问题,反对后实践美学对超验彼岸世界的乌托邦幻想;坚持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反对后实践美学对理性的激进批判。实践美学不仅具有现代性,是真正的现代美学;而且作为对现代性(包括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实践美学是一项未完成的现代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现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纪性的核心问题。致思路向的狭隘、研究视角的偏颇和对“现代性”义涵的认知模糊和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胡塞尔的现象哲学特别关注于人类的意识现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透视现代中国文学现象的认识论。现代性由纯粹的思想问题转换为综合性的美学问题,实现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视野转换。现代性美学是由三个层面有机构成的理论框架,它为现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提供了指针。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用以描述和界定现代时期社会文化特性、精神体验和观念形态等的总体概念,而“审美现代性”的概念是从属于现代性的。综合考察波德莱尔、贝尔、哈贝马斯以及卡林内斯库等人的相关分析论述,可将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理解为18世纪后期以来的、以艺术的自律性发展为主线并包含文化的审美性演化的动态表征。  相似文献   

18.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基本的和核心的范畴,同时又是中国传统审美创造和鉴赏的基本思维模式。以“意象”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在中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现代形态的“意象美学”建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显现,也是叶朗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中所做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更是叶朗在长期的美学思运中对美学本体论的一种中国式的读解。叶朗以其独特的美学之思,尤其是他那独树一帜的极富民族性更具时代意义的“意象”论美学,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最根本的现象是技术,技术是“现代性”的标识;而现代技术的哲学基础就是近现代主体哲学。因此,他对现代性的批判,首先体现为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其次是对近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批判。海德格尔开启了他特有的纯“存在论”本体论作为现代性及其技术批判的哲学基础,从而以一种全新的视域来看待“现代性”与现代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美学自20世纪初王国维和鲁迅对其进行审美“主体性”的现代奠基以来,一直影响着后世100多年中国美学的发展。王国维和鲁迅对于传统美学的复杂的“批判”态度,虽在西方美学确立话语霸权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被推为座上宾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却在后现代美学“反现代”、“反传统”的强势入侵下再一次得到张扬。鉴于此,今日中国美学的建设在方向上就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反传统”或“回归传统”,而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