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经济学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城市》2004,(1):18-21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  相似文献   

2.
郭洁 《城市》2001,(1):56-58
西方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起步就晚,概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有较快的发展,到60年代开始以独立的学科面貌出现.及至我国开始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已经是20世纪的80年代了.  相似文献   

3.
《城市》1994,(1)
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升级,在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缓慢地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选择并建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正成为90年代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而且是我国城市经济学的一次新的探索。然而,在选择和建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热潮的时刻,则需要清醒而冷静地思索,防止中国惯有的盲目发展的老病复发,少走弯路,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选择和建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防止的倾向进行研  相似文献   

4.
很高兴看到了饶会林教授新著《城市经济学》(以下称《城市经济学》)的出版。我用了约半个多月的时间认真读了全书,犹如聆听饶教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城市经济学课,从中学到了我想学而又很难学到的知识,受益匪浅。在这里,就将我读后的几点感受写下来,权且当作一段读书笔记。 一、对城市经济学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是以城市这一独特的空间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与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新经济地理学(newgeo graphyeconomic;)等学科同属于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y),与这些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在对城市经济学的形成历程、理论渊源、研究对象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最后对城市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2006,(6)
专稿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新机遇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新跨越李全喜(2006.2.3)毛昌五同志致《城市》杂志编辑部的信毛昌五(2006.4.3)保护历史传统建筑保持天津城市特色王明浩李小羽等(2006.4.4)一位城市经济学家临终前的呐喊刘维新(2006.5.3)深切怀念中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奠基人饶会林教郭鸿懋(2006.5.5)斯人已去,风范长存张人广(2006.5.7)满江红·悼饶会林王明浩(2006.5.10)关于经济学变革的几个问题探讨饶会林(2006.5.1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学术思想综述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5.16)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体系的有益探索——饶会林城市…  相似文献   

7.
1995年,在中国城市经济学领域,有一本令人瞩目的专著出版,这就是由郭鸿懋教授主编的《城市宏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并进入高等学府已有十余年,其间出版的实际是属于微观城市学的专著和教科书已不下十部。个别专著提到过城市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并有所论述,但与郭教授的理解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郭鸿懋 《城市》2006,(5):5-6
得知饶会林教授病逝,我们非常震惊和悲痛.从此,中国城市经济学界失去了一位中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失去了一位毕生贡献于中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学识渊博、学术思想精辟、成果卓著的经济学家,对我,痛失了一位非常崇敬的学长.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近三四十年来在国际上逐步发展起来,并已在经济学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出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对于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里所作出的新贡献有必要给以正确的评述,以便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加强对这门新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完善、成熟  相似文献   

10.
《城市》1992,(4)
城市土地出让价格评估与确定,是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在此问题研究方面提供一种经济学而非行政的思维方式与视角,这恰是现有研究所欠缺的。本文以分析土地出让的经济学基础为起点,分析土地出让价格的特点,并探讨城市土地出让价格评估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经济学理论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明浩  高薇 《城市》2003,(1):15-23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一)城市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下了各种定义,归纳起来大约有几十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城市的内涵丰富,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复杂有机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统计的、地理的等等,人们很难对它有一个共性的认识和理解。饶会林先生在他的《城市经济学》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义作了很好的概括:“城市是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这个定义从中国城市形成和城市发展的特点出发,突出城市与经济…  相似文献   

12.
《城市》1994,(4)
城市郊外化也叫逆城市化,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大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在近几十年,城市郊外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已经成为西方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城市郊外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城市郊区发展的一种趋势,反映在城市地域景观上就是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大,城市景观的向外延伸。城市郊外化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远距离通勤成为可能。城市中心地区的变化也是促使城市郊外化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创建生态城市塑造天津城市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城市》2009,(10):67-70
一、创建生态城市是塑造天津城市品牌的需要(一)城市生态与城市品牌有着本源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成为营销界最热门的主题。而城市也可以像产品或服务一样进行品牌建设和管理.这已成为国内外学界的共识.成为城市营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亮点。在现代城市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更需要塑造城市品牌.迎接城市全球化、城市新分工格局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   总被引:157,自引:0,他引:157  
中国人似乎好走极端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初到 80年代初 ,中国在城市里曾创造了一种超强度的“正规”就业模式 ,通常被称为“铁饭碗” ,即由政府劳动部门或学校分配工作、终身在一个单位中就业的体制。然而 ,自 80年代初改革以来 ,中国城市中却日益增长着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就业模式 ,这就是“非正规”就业。根据以往的研究 ,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由三部分劳动力构成 :1.被旧体制抛出的失业下岗工人 ,2 .流入城市的农民工 ,3.重返劳动力市场的阶段就业女职工和老年“补差”职工等 (金一虹 ,2 0 0 0 :93)。本文则是对于第二部分劳动力 ,即流入城…  相似文献   

15.
饶会林先生生态城市思想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竞天 《城市》2006,(5):23-24
作为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知名学者,饶会林先生在生态城市的理论方面,有着深刻的思想认识,这些思想对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鸿懋 《城市》2010,(1):3-10
一、三十年的探索,历经两个阶段,但仍然存在困惑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进入城市经济研究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城市经济问题研究论文发表量每年达数百篇,城市经济问题专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丰富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经营广泛吸引了学术界和各级公共管理人员的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与当前城市政府角色定位有关系,本文将以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几个关节点作一探析。一、城市能否经营城市经营,指的是由城市政府掌控的各种资源以及应当由城市政府出面提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所有消费者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它既包括土地、教育、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有形资源,也包括城市品牌等无形资源。对城市能否经营,肯定与反对的交锋点,关键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对城市资源的认识,反对者以城市资源的公共性质排斥市…  相似文献   

18.
饶会林教授自1981年从事我国新兴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工作以来,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政治思想和学术造诣上不断提高,多有建树,屡受奖励,于默默奉献之中进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知名学者行列.  相似文献   

19.
《城市》1989,(3)
在建国40周年前夕正式出版《城市建设随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李瑞环的这部《城市建设随谈》可以说是他在当市长期间天津城市建设的一部历史记录,70年代末80年代初,天津的城市建设由于长期欠帐造成“骨肉失调”,1976年大地震又使全市2/3的建筑受损,有些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述 (一)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化就是城市经济向外缘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内部产业重新组合的过程, 城市化始于18世纪产业革命,世界各国先后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经济变化过程。 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晚,而且几经波折。因此,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