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动词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双宾语结构,是古今汉语共有的一种语法现象,而具体情况却不完全相同。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双宾语结构,我们把它叫做“普通双宾语结构”,但就表达的内容来看,古代汉语的普通双宾语结构远较现代汉语复杂。古代汉语中含有使动和为动两种语法关系的双宾语结构,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我们把它叫做“特殊双宾语结构”。掌握古今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异同,有利于掌握汉语语法的历史发展变化规律,又对阅读古书有一定助益。这就是撰写这篇短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是在印欧语的语法框架上构建的 ,许多地方不适应于我们的汉语 ,因此 ,张志公先生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目前的教学语法系统很有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这是因为 :其一 ,引进的语法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汉语 ;其二 ,引进的语法严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 ;其三 ,用西餐餐具吃中餐只是权宜之计。所以建立新的语法系统就有了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法对比分析在汉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汉语和外语的对比研究和教学已得到了普遍重视。在教学中运用汉语和外语的对比 ,可以发现外国人学习汉语时所容易犯的有规律性的错误 ,以提高教学的预见性 ,从而解决外国学生母语的干扰问题。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法》一文中说 :“我们教外国学生 ,如果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 ) ,在教他汉语的时候 ,就能了解他的需要 ,提高教学的效率。”可见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国内高校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 ,一般不太重视汉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 ,因为汉语就是学生的母语 …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现代汉语表状态“得”字句、表程度“得”字句和表可能“得”字句为研究对象,试图在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框架探求它们的主要属性,研究它们与表结果“得”字句的内在关联进而探求整个“得”字句式的本质属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现代汉语“得”字句的本质属性可归纳为:某种程度和某种结果。现代汉语“得”字句是一个功能范畴,是一个具有交际功能的网络系统,它们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又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们协同在一起完成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语法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语用规则,更好地进行汉语言交际。教师在课堂上应展开生动的语法教学,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利用汉语系统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使学生活学活用汉语。教师恰到好处地讲解语法,才能实现语法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汉语语法课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和“没(有)”在现代汉语里是两个很重要的词,其使用频率也相当高。从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上认识、掌握它们的异同,对正确使用汉语语言,特别是对外国人学好汉语尤为重要。请看下面几个句子:①下星期有世界杯足球赛,我们不有时间复习了。②他生病了,没可以去旅行了。③玛丽不买到飞机票,他只能坐火车了。④下午老师有事,没辅导我们了。在这几个句子中,例①③该用“没(有)”的地方,都错用了“不”;例②④该用“不”的地方,又错用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错误?恐怕主要是初学汉语者对“不”和“没(有)”的词汇意义与语法功能缺少基本的了解。下面仅就“不”和“没(有)”的异同,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结构的简洁明了,已为国内外大多数语言学家所公认了.据说在一九七七年,纽约的一家电视台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问:世界大国语言中,哪种语言最易学习,哪种文字最难学?测验的结果认为汉语最容易学习,汉字最难学.我想,汉语之所以容易学习,那是与它基本语法结构的简明性分不开的.因为要学习某种语言,首先要掌握这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结构规律.这些年来,国内外语言教学中所流行的句型教授法,看起来偏重于语言实践,忽视了语法教学,其实,句型教学应是有意识地通过语言实践来掌握语法结构规律的一种方法.斯大林同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指出:语法是“使语言具有一种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可见,句型如果离开语法的基本结构,就成了一堆没有规则  相似文献   

8.
试说连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关于它的词性,目前语法界一致认为:一是用作动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二是用作助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等),三是用作衬字(如:《现代汉语词典》、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现代汉语虚词》等)。但是,还有一些“来”的用法与上述论断不尽相符。例如:  相似文献   

9.
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在教这些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时发现,即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并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在实际交际中常常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这是因为语言离不开所属的文化。外语教育专家认为,交际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语言学家沃尔森说过: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如果违背了非本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就会冒犯对方,甚至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而,对外汉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对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亲身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体会,认为,从《马氏文通》至今,中国国内汉语语法研究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学者面对语言事实,加之严谨的学风潜心研究所获得的,而更多的研究成果是在学习、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代各种语法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推动和促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也各自有其局限性。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对于不同学派、不同方面的种种研究分析理论与方法,应坚持多元论,应善于吸取各家各派、各种理论方法中之合理成分,为我所用。语言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我们也有责任,在以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创建原创性的语言研究分析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教材的总体构架并非建立在汉语言自身体系的基础之上.而是直接模仿欧美的印欧语言体系的产物。事实上,汉语和印欧语是结构基础和框架类型都不相同的两种语言体系;不同类型的语言有其不可替换的“质”。这种不可替换性表现在二者语法体系性质的差异上:汉语属语义型语言,而印欧话则为语法型语言。现代汉语教材体系结构的错位,是导致该课程教学一直未能入“佳境”的原因所在。为此,现代汉语教材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语法教学中,有必要保留原《暂拟系统》采用的“词素”这个概念及其意义。这是由于词与比词小的语言单位有着密切的联系,把“词素”看作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并把“词索”同“宇”、“词”区分开,对手掌握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是很有帮助的。而主张改用“语素”的概念及其定义的种种理由,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13.
论近代汉语词缀“生”的用法及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是近代汉语中新兴的词缀。它产生于唐五代 ,发达于两宋时期 ,元明时则逐渐萎缩 ,今天仅在现代汉语的个别方言中保留了其用法。其语法性质是词缀而非助词 ,基本意义是表达一种认定事物情状的类别义。“生”来源于汉语口语  相似文献   

14.
汉语动词的情貌,历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汉语动词情貌的表达手段,是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水浒传》作为近代汉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动词系统可以说是现代汉语动词系统的前身。因此,对《水浒传》动词情貌作一个全面的考察,对于近、现代汉语语法及汉语语法史的研究都将是有价值的。 同现代汉语一样,《水浒传》的动词没有“时”的区别,只有“体”即情貌的区别。情貌的表达,主要手段有动词重叠、情貌助词和某些趋向动词。这几种方式都不是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中等教育的范畴,将语文教育定位为“提高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切方面,首先是语言方面的交际素养”的交际教育[1],看来是有意义的。学习语文,就是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工具与谈论工具是两桩事。掌握的含义,是运用(听说读写)语言去有效的达到(口头的书面的,共时的历时的)“交际”目的,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说“运用”,就涉及到运用的人,运用的具体场合和欲达到的效果,只有联系到具体的人、场合和效果来讨论中学生的母语学习,才有教育学生的意义。从日常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虚词是汉语里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是用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工具。对现代汉语的虚词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其语法特性,这对正确掌握各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法向来为传统的外语教学所重视。自从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交际法”在20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人们对在运用交际法的外语课堂里是否仍需要讲授语法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指出在外语课堂上适当地注意语法教学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有益的,可以帮助掌握语言形式,纠正学生语言上的错误,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外语教师在语法教学以及纠正学生语言错误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例句及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到的例句的整理,在综合分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中出现的偏误和非偏误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对比手段,深入探讨其成因。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与介宾短语的搭配使用,离合词在扩展形式中需要插入时量成份,这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两个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需要教学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形成了各自系统的语法理论和规则。把这两种语言相应的语法规则和理论加以对比,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加深母语知识,对准确地学习、掌握、应用英语更是益处匪浅。以下我想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体作一粗略比较。 汉语动词的体比较发达。汉语有各种语法意义的体和专门表示各种体的形态标志,如“了”、“的”、“着”、“过”。汉语动词主要有六种体:完成体、进行体、完成进行体、经历体、尝试体(或委婉体)、一次体。而英语的体,最基本的只有两种:完成体和进行体,由这两种基本体结合  相似文献   

20.
试说副词“只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只有”,语法论著一般只讲到两种情况;一是连词,用于条件关系复句的偏句;二是状动短语,副词“只”修饰动词“有”。实际上,在此之外,“只有”还是一个副词。这一点,语法论著和汉语教材中固然大都没有讲到,就连收了四百多个副词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也忽略了。副词“只有”是常用的虚词,并不罕见,更不是偶然的例外。现按用法及意义分为两组,举例说明如下。一、“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