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孙俪,上海人,5岁开始学舞蹈,11岁代表上海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出访英国、美国、日本等国。15岁考取上海警备区文工团,每年都代表部队参加比赛,每年都拿一个奖。  相似文献   

2.
韩旭 《北京纪事》2015,(8):68-70
2015年已是施凡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学戏的第四个年头。不过当我见到他,感觉他像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一脸稚气,童声未脱,个子也不高。与他聊了几句后,才知道,他今年才13岁,9岁就考进了北戏,比一般的学生早入学好几年,难怪看着小。想一想如今,9岁就能入校学戏,实属少见,我们不妨听听施凡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3.
周林 《社区》2011,(2):11-11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天赋和智慧。很早就展现出来了。从小。米芾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  相似文献   

4.
“我从六岁起就跟人学小提琴,……我真正开始懂音乐还是在我十三岁左右,我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有一次,爱因斯坦这样回顾往事。  相似文献   

5.
北京学研究所,刚刚走过了她的5岁华诞,但她在北京城市、北京文化、北京经济、北京旅游、北京学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充分发挥北京联合大学和首都图书馆的人才智力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经  相似文献   

6.
阿莲 《百姓生活》2010,(5):37-39
丽人香消玉殒,凶手竟是博士男友 2008年12月3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五中学教师孙东明拨打110报警:他年仅22岁的女友余莲枝被人杀害!  相似文献   

7.
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 《社区》2014,(11):13-13
我是五岁破蒙,读的是私塾,又名蒙馆,人数不过七八人,从早到晚就是读书背书,中午后习字,隔三天要学造句。没有暑假、寒假、星期天,只有节日是休息的,到年终要背年书,就是将一年所读的书全部背出来方可放年学。当时的生活是枯寂的,塾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强的,真是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8.
赵洪军 《金陵瞭望》2006,(11):54-54
他,生于南京,成了梁武帝,在位48年、活到86岁,博学多通、重儒立学,书法、音乐、文学均有造诣。后因侯景叛乱被围台城,饥病而死……  相似文献   

9.
据科学家最新研究的结果,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开始为适应日后的成人世界而学着骗人。而小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已经是骗人的“老手”了。  相似文献   

10.
路尘 《中华魂》2013,(21):35-36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时下一些青年父母亲最爱念叨的一句话。为此,孩子还未出世时就进行胎教,一两岁开始教认字,三四岁学琴、画画、学英语等,千方百计要让其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不惜重金送孩子进各种才艺培训班,似乎孩子如果一开头没跑好,这一辈子就榆定了。  相似文献   

11.
6岁开始学舞蹈,曾主演过《红十字方队》、《甘十九妹》、《女人一辈子》的演员颜丙燕,近日凭借《爱情的牙齿》获得2007年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自负本领甚大,每见人家不是”。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立志学做圣人,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很像今天的微博。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老爷爷一生曾主编过很多版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课本,有高深的学问。可他没读过大学,他的学问完全是靠自学得来的。他出生在苏州一个平民家庭,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3岁时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把他送进私塾,12岁他考进了苏州第一所洋学堂—公立高等小学。当时要学三年才能毕业,由于他学习刻苦,  相似文献   

14.
绿拇指男孩     
莫里斯.杜恩,1918年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文学世家。他从小便有写作天赋,18岁开始在文学杂志上发表文章,28岁正式开始丈学创作生涯。两年后,其小说《大家庭》即摘得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的桂冠。1955年起,他的系列小说《该死的国王》相继问世,共7本,影响很大,先后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5.
家住北京朝阳区欧陆经典社区的孙世英奶奶今年92岁,她有个独特的习惯:教保姆“学知识”。十几年下来,进出她家的近10名保姆有的成了高薪月嫂,有的成了会计,有的还成了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16.
12岁左右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英语之前已经掌握了母语,在其学英语过程中因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干扰被称为”母语干扰”,诸如语音干扰、文化背景知识干扰、母语语境干扰等。深入研究母语对12岁左右儿童学英语形成的干扰,采取英汉对照、句型操练等措施,对其成功地习得英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侃侃抛出这句巴菲特名言的,是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两年前,因为一时的好奇,这个名叫吕桑源的孩子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接触股票,如今,吕桑源对股市已经有了一些朴素的认识,8岁孩子学炒股的事情,也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北大教授与他的小股民儿子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洪晃 《可乐》2010,(11):66-67
12岁那年,我被外交部选中做小留学生,到国外学外语。 我和三个小朋友到了纽约,被接到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三天没出门,学习外事纪律。第四天,学校开学了,我们坐着代表圈的一辆黑色林肯去格林威治村的小红房子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9.
田家炳先生事略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先生,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世家。中学时代因父亲逝世而课学。十八岁时前往越南经商,继转赴印度尼西亚从事树胶工业,1956年设厂制造塑料薄膜,属印尼第一家。1958年移居香港,田氏看准市场前景,以超...  相似文献   

20.
任弼时是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成员之一,有“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可惜英年早逝,46岁就与世长辞,抛下贤妻陈琮英和4个幼小儿女。任弼时比陈琮英小两岁,是父亲任裕道和陈家指腹为婚,为他俩订下的娃娃亲,所以,陈琮英12岁就到任家当了童养媳。任裕道是乡村教师,全家依靠他微薄的薪水度日,再加遭兵匪洗劫,当时任家已无力供他去长沙求学。14岁的陈琮英便主动提出做工挣钱供任弼时读书。于是她到一家袜厂当了女工。1920年,任弼时离开长沙去上海外语学校学俄语,准备赴苏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临行时,他叮咛琮英:“一定要学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