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自问世以来,以其反映市场经济情境下知识分子被迫蜕变时艰难的心理挣扎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强烈反响,知识分子蜕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知识分子的蜕变首先在于其权力、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下降,这也是近百年来的事,源于自“五四”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转型以来的反传统思潮、社会运动。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明中,传统精英知识分子“士”的地位远高于普通民众,这从“天地君亲师”、“士农工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可体现出来。“五四”以来的启蒙先锋吸收了西方的民粹主义思想及其伴生物反智主义思潮,而正是民粹主义思潮和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地、不自觉地失去“士”的高高在上的地位。知识分子蜕变的第二个社会根源,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挖掘。第三个原因应该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或者说是西方话语霸权对儒家话语霸权的入侵、置换。知识分子往往是社会的精英和理性思考者。一个社会失去了精英,文化由谁书写?精神由谁传递?理性何在?世俗是一种非理性的理性,是短浅的。如果仅仅追求世俗化的理性,那么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底蕴,最终整个民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文化意义的发展。就连阎真都不自觉地意识到:“那些看清了真相的人实际上是在一种更高的真实中迷失了,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也是最大的输家。”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有丰富的海外生活经历,且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代表西方话语权力的美国,这便为其在小说《奇岛》中对西方话语的接受提供了可能性。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理论重新审视《奇岛》,旨在批判小说中包含的西方殖民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林语堂在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的殖民主义观念,并在后殖民主义话语环境中完成对西方殖民主义的解构。  相似文献   

3.
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的国度,在古代印度社会价值体系中,对“超自然”追求的价值观占据着核心地位,其他的价值观都不过是其附属,是依照“超自然”的价值观来演绎或表象自己,世俗的价值观隐藏在宗教的光环之中。宗教的与世俗的价值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立的,但是在实质上却是兼容的。从《摩奴法论》可以看出,古代印度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充满了对立与矛盾的悖论。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小说《伤逝》写于1952年10月,收入他的第二个小说集《访惶》,是作家笔下唯一反映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伤逝》通过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赞扬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同时,又尖锐地剖析了他们自身的弱点。小说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悲剧,倒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悲剧,它的形成,既有涓生和子君各自的思想局限,又有极其复杂的社会根源。小说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强烈的反封建要求,在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的过程中,同家庭和社会进行了坚决、果敢的斗争。当他们在…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的小说《一层楼》和《泣红亭》中主人翁生活座右铭表明,小说作者在某些方面已经背叛了他所处时代的蒙古族文化中的一些落后内容,梦想建立一个在小说中描绘并在座右铭中概括的那种理想生活。从而体现了作者价值审美观体系的转变。而这种价值观体系的转变,恪恪是农业社会来临、汉文化影响加深和儒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写实小说具有传统现实主义面向生活的特征,它力图准确、真实地再现现实人生的千姿百态,然而这种再现又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在思想倾向上新写实小说消解深度追求和价值追问,放弃启蒙理想和精英意识,崇高感为世俗欲望所淹没,权威话语为众声喧哗所颠覆;在艺术上则取消宏大叙事,作者意图消泯于零散化、平面化的叙事笔调之中,展示生活本身的目的大于对情节完整与精巧的追求,平凡琐屑的生活现象充斥文本,文学与生活的二元对立关系被淡化乃至消解。这些都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价值立场和美学趣味。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中“秉烛游”的人生态度,体现出诗歌抒情主体背弃主流文化的人格特征,第一次凸现出下层文士反传统的文化姿态,表明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生命追求的分化。一批下层寒士有意抛开道德面具而走向世俗生活,这种非道德化的、世俗化的价值追求中内蕴着一种悲剧的价值,并揭示出中国古代复杂多端的文化精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哥特小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青睐,人们抛弃哥特等于恐怖的固有理念,认为哥特小说的体裁、关学特点、性别意识等都具有研究价值。文章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奥多芙的神秘》中的美学话语“崇高”,从而发现作品中的“崇高”其实是不平等权利结构的体现,进而看出作者借小说向男权社会的话语提出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新时期小说知识分子形象的审美创造和发展进行了论述。(一)新时期初期知识分子形象作为悲剧主人公登场,作家们在审美观照中把历史的扭曲面目与历史的客观必然统一在一张画面上,使悲剧和崇高达到完美的统一。(二)知识分子形象作为四化建设主力军登场,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被淡化。作家审美视角还需作大幅度调整。(三)知识分子形象作为新的悲剧主人公登场,其悲剧因素超越了初期的社会和政治的范畴而深藏于集体无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作家审美创造向新的更深层次发展。(四)知识分子在社会潮流冲击下性格心理的分化。作家审美视野的拓展和审美视角的调整。(五)处于传统道德和世俗风尚张力之中的知识分子还面临着人生座标的新选择。作家新的审美发现。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英国作家塞缪尔·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揭示了拜金主义价值观对个体性格和社会性格的异化作用。主人公克拉丽莎渴望亲情、渴望平等、渴望人权的精神诉求被湮灭在18世纪席卷英国的经济个人主义物质追求的巨浪中。作家发出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主流话语的诘问,以及对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真诚呼唤。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具有突破以往小说审美传统的创作成就。从作者对生活进行个性化审美观照的艺术追求、从作品揭示人性奥秘的审美价值观取向、俯视整个社会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审美视角看,《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小说沿着必由之路,向《儒林外史》、《红楼梦》式小说的方向发展的一个路标。  相似文献   

12.
抗日救亡时代主潮的影响、现代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等促成了以《生死场》为代表的萧红前期小说创作中的反帝爱国特色的形成。四十年代,女性作家的情感记忆压倒了占据时代主导地位的男性话语,伪满前后的东北地域文化以民间狂欢节的形式在《呼兰河传》等小说创作中鲜明地呈现出来,拓展了人们对特定时期东北乡村社会及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把较早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的知识分子放在那个仍然被封建传统文化冰封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进行冷静的思考,并加以灵魂的拷问,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因文化分裂而导致的审美和日常生活相悖谬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15.
隐士是中国古代士阶层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崇高的文化理想和现实政治、精神人格和世俗生活多重矛盾中主动或无奈地选择了归隐之路。其归隐原因和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心理。本文试图对隐逸心态下不同的心理做个解析,并阐明它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上海狭邪小说与都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是现代城市转型的典型代表。都市的崛起直接促进了小说的繁荣,广受欢迎的“都市狭邪小说”表现出新型知识分子对都市公共生活以及个人空间、世俗常态的体认,也表现出近代上海人在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多种矛盾共同作用下矛盾复杂的社会心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造成了整个民族精神生活的深刻变动。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陷入前所未有的茫然之中。此种背景使得部分知识分子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也丧失了其批判性,在利益互动逐步成为普遍原则的社会环境中,“辞别崇高”向世俗俯首就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是交互性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文化往往在同时代并存,或统一于一部小说中。《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蕴意丰富,关注于人自身、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超越。其中人物的长生追求虽然是原始意识的遗留,却代表着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生命永恒长久不衰的真挚的追求,同样也从侧面反映了明代肯定世俗人欲、追求享乐长生的思潮。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始终以一种疏离的态度对待时代和世俗的一切,在文学创作中用艺术的眼光描写人生和取舍生活,从女性的角度探讨和追求作为人的女性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女性言说的作品虽远离了伟大和崇高,却处处透射出市民文化的精髓,饱含了市民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20.
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演变,从背离世俗的清高到融入世俗的无奈,最后到流于世俗的沉沦。刘震云勾勒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滑坡、人格退化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传达了他对知识分子本身弱点的批判和对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失落的思考与重建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