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登社发起的“学校戏剧运动”,因其倾向于无产阶级的民众戏剧运动实践和对“学校戏剧运动”理论与实行的总结,在戏剧界尤其是“学校剧”和学校教育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在考察艺术剧社等革命知识分子之外,严重忽视了以左明、姜敬舆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接近无产阶级戏剧的艰难探索。因此,梳理、辨析“学校戏剧运动”及其有关的诸种声音,对于重新审视左翼之前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语境和倾向无产阶级的戏剧谱系,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黎羌教授是一位长年从事中西戏剧文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与民族戏剧学研究的专家,十余年来他撰写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民族戏剧学》《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等书,在民族学、戏剧学学界享有盛誉。新近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发行的《民族戏剧文化大视野》是他在上述著作基础上形成的更为优秀经典的学术专著,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民族戏剧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学科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略论"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向;这一时期的作品均取自西方一流文学大师的作品。“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从艺术形式或思想内容而言,中国现代剧作家的戏剧都从翻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将这一外来影响和本土创作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4.
“三大戏剧体系”说源自1962年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中提出的“三种戏剧观”,此后孙惠柱先后提出过两个版本的“三大戏剧体系”,当前又逐步转向聚焦梅兰芳体系,引申出对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古典戏曲表演美学、戏曲表演体系等的讨论。理清“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论争,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梅兰芳与中国戏曲美学关系等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行健的一些戏剧人物设置比较简单甚至有些剧目只有两个人对话,但是在简单的人物关系之外,会设置一个不参与剧中对话的角色。比如:《车站》中的“沉默的人”,《躲雨》中的“退休老人”,《对话与反诘》中的“和尚”。这类角色在各自剧中只有动作和表情,游离于剧情之外但又贯穿整部戏,和其他角色一起构成戏剧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类角色通过无声的动作和具象的表情进行表演和言说,增强了戏剧性和观赏性。客观上产生一种复调效果,开拓了戏剧多层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6.
作为20世纪戏剧工作者的一员,夏衍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不仅强调剧作家要在"真实性与必然性"的原则下描写现实中自己熟悉、关心的人和事,还以激励全国人民投入现实斗争为目的,提出"艺术为抗战""艺术为人民"的宣言。在这种"真"与"哗"相统一的戏剧观的基础上,夏衍又提出了要建立一种民族的大众的新的戏剧形式。对夏衍戏剧观的认识不仅对于研究20世纪中国的戏剧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当今戏剧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坚韧的藤蔓 牙牙剧社是深圳第一个非职业戏剧团体。2008年夏天,何马在豆瓣网上发帖召集组建深圳本土话剧社,一下子聚集了百来号人。其实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冲着“不要求什么表演基础,我们只需表达我们自己的心声”这个口号来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比较戏剧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张哲俊的《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刘彦君的《东西方戏剧进程》,孙玫的《东西方戏剧纵横》、《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李强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中外剧诗比较通论》等。而郑传寅教授的《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又在这一领域中增添了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  相似文献   

9.
“三一律”的时间整一与戏剧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艺创作中,对叙事时间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并制定出严格的限制规则的做法,莫过于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三一律"。三一律的时间整一,是对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相关论述的误读与误解,地点整一则伴随时间整一而来。这种束缚创作的形式在戏剧创作中不无积极的作用,文学史上一批有影响的剧作源之而起。作为一种形式,它利弊并存,关键在于合理地利用,以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1993年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以下简称《现史》)被认为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一部富有开拓意义的力作①,那么时隔16年之后由胡星亮独立完成的《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史论》)则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宋春舫作为《新青年》的同人,其不同的戏剧观给"五四戏剧论争"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也凸显了《新青年》同人内部始终呈现为一种分裂的状态。胡适对《新青年》1918年第五卷第四号(戏剧改良号)上刊登的宋春舫《近世名戏百种目》的删改从文献的角度印证了这种裂隙的存在,尽管胡适在尽力弥合宋春舫与陈独秀、钱玄同等人的裂痕,但是"五四"退潮之后,不同的思潮将他们导向了不同的理论取向。胡适以社会变革为主要诉求大力倡导社会问题剧、取较激进的全面学习西方戏剧,宋春舫则始终坚持戏剧的本体特质,提倡新剧、保留旧剧,从世界文学发展的脉络寻求中国戏剧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2.
李渔剧论的观众立场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为李渔戏剧理论的中心是观众 ,围绕观众来探讨剧本的创作、演出、戏剧的功能及其发展等是李渔剧论的最大特色。文章指出 :李渔从观众立场出发提出了“机趣”的戏剧功能观 ,并揭示了观众对戏剧艺术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杨宝春 《东方论坛》2014,(3):F0003-F0003
正对于新时期探索戏剧的研究,虽然已有徐晓钟、谭霈生《新时期戏剧研究》、李庆成《新时期的戏剧》、刘平《新时期戏剧启示录》、高音《北京新时期戏剧史》、田本相主编《新时期戏剧述论》等著作面世,但其中很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宁殿弼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戏剧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探索戏剧尤为关注,做了长期的跟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发表了《新时期探索戏剧成因考释》、《新时期探索戏剧的戏剧观》、《论新时期写意型探索戏剧》、  相似文献   

14.
田汉对外国文学的大胆接受和译介密不可分。在五四呼唤“戏剧改良”的运动中,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走上了中国现代戏剧舞台,并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唯美”旋风。《莎乐美》对田汉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他不仅要做该剧的译介者,而且更要将从中采撷的营养用于自身戏剧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它集中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回顾了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简要分析《等待戈多》,探讨了荒诞派戏剧在主题、情节、语言、人物方面对传统戏剧表现方式的反叛。  相似文献   

16.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舞台呈现是构成外国文学经典传播中的"契诃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契诃夫的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迟于对其的研究,但一经译介后即引发了广泛的影响;契诃夫戏剧作品的"非戏剧化"倾向对中国现代戏剧及其舞台呈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当代契诃夫戏剧作品的舞台呈现则表现出演绎化、多元化的特征。从契诃夫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这一角度考查"契诃夫经验"对于研究外国文学经典传播具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外国戏剧汉译和中国戏剧外译两个角度梳理了"五四"运动前中国戏剧翻译的概况、总结各自特点,并思考了社会文化对于戏剧翻译文学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苏北抗日根据地戏剧研究较少,而将封存于档案和回忆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戏剧整合重现,不仅能体现抗日根据地戏剧别样的区域标识,亦能补足抗日根据地整体戏剧史的未尽之憾。经历了两次“反扫荡”,戏剧艺术家们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逐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他们通过加入苏北传统戏曲、杂耍等表演形式以克服戏剧创作“公式化”的弊病。戏剧社群化和自治化的组织方式,促使苏北民众在接受革命启蒙与思想解放的同时,也逐渐从观众席走向了舞台中心,并释放了巨大的戏剧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界对苏北抗日根据地戏剧研究较少,而将封存于档案和回忆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戏剧整合重现,不仅能体现抗日根据地戏剧别样的区域标识,亦能补足抗日根据地整体戏剧史的未尽之憾。经历了两次“反扫荡”,戏剧艺术家们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逐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他们通过加入苏北传统戏曲、杂耍等表演形式以克服戏剧创作“公式化”的弊病。戏剧社群化和自治化的组织方式,促使苏北民众在接受革命启蒙与思想解放的同时,也逐渐从观众席走向了舞台中心,并释放了巨大的戏剧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20.
展示地域文化的海派探索戏剧《街上流行红裙子》以对当代纺织女工的劳动、爱情、人际关系、个体心理的剖示,透露出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和上海人的文化性格特点;关东探索戏剧《黑色的石头》穿越生存表象直抵生存本真,透视出东北社会形态的原始惰性、凝重的习惯势力、东北人带原始野性的天性和生命活力、自由意识;荆楚探索戏剧《山鬼》重塑屈原艺术形象,调侃封建社会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对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心理进行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的形而上的考量,涵容了深邃的文化意蕴、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