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极其深远的错误思潮之一,其借助碎片信息为依托,使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呈现以下特征:传播主体隐匿化,难以追溯;传播内容多样化,无奇不有;传播受众广泛化,无处不在;传播媒介多元化,花样百出;传播效果娱乐化,哗众取宠。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信息为掩盖,干扰网络社会思潮治理,弱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扭曲大学生对主流价值的判断,影响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消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破坏青年红色记忆。为全面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碎片化传播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危害,必须以清朗网络空间增强历史唯物主义引领力,以网络二次元叙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以掌握网络图像化叙事话语权来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图像是人们表达情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处于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双重境遇下,其图像认知形式表现出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张力,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的良好契机。从多元主体建立和主体意识的增强、新时代图像习俗的养成、少数民族图像形式重塑三个层面来探寻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的路径,对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提高核心价值观建设成效,增强"五个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大背景的文化转向相一致,在传统新闻媒体数字化转型以及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融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新型传播语境下,种种迹象表明:新闻传播发生了图像化转向。新闻传播的图像化发展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话语建构方式以及传播的观念、形态都悄然发生了变化。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陆涛 《东方论坛》2010,(2):37-42
历史上的图像与小说关系就是图像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字争夺叙事主导权的一个过程,但无论怎样,二者始终是不可分的,共同促进了叙事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文学图像化将会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文学(这里主要是小说)图像化,为我们的叙事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文学或是文学研究将走向一种语-图互文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后真相”下碎片化、非理性因素、舆论占主导的发展模式给历史虚无主义以衍生空间,使其不断以新面貌和新手法亮相发声,具体表征为以隐性的构境手法蒙大众之眼、以柔性的叙事话语掩虚无之实、以灵活的媒介传播虚无之果,这些做法源于“后真相”视域下去语境化杂糅信息的逻辑陷阱、情感化叙事手法的软性渗透、非理性化网络舆情的宣传煽动。对此,应从以“辨”识真,强化受众历史批判力与鉴别力;以“情”动人,激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与合力;以“理”化极,培育创设历史分析的理性环境;以“行”促思,破解历史虚无主义“茧房”迷局等四重维度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6.
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的隐秘性、伪善性、"普世性""客观性"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而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西方"和平演变"网络化和部分大学生唯物史观缺位等给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代的恣意传播提供了条件。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必须全社会通力协作,媒体工作者要自觉担当时代责任讲好中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中加强以守好政治底线,新时代大学生要恪守"四个自信"以筑牢唯物史观,方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表现出的种种乱象,诸如教育意义的浅层化、教育目标的模糊化、知识内涵的表层化、教学知识的碎片化、教学行为的表演化、师生交往的形式化等一系列偏离教育本真意义的实践行为,从根本上讲是“读图时代”中人们深受图像化思维侵蚀和支配而呈现的一种“感性迷狂”所致。“图像化思维”作为人们借以理解当下图像世界的一种生理感官方式,已经渗入教育场域之中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正视教育图像化带来的种种弊病,并在柏拉图理念论的“以理性来理解世界”这一根本原则的理论指引下,力求从视觉狂欢统治下的图像化教育回归到理念世界中理性支配的教育,完成由“视”到“思”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在意识形态层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唯物史观,歪曲丑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借助自媒体平台呈现出的碎片化、隐匿化与庸俗化倾向,在当下自媒体平台肆意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必须深入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及其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反制策略,在重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从而拼凑、虚化历史,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消解、文化认同解构以及动摇党执政地位的危害。应对“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唯物史观大众化;加强网络治理,培养媒介意见领袖;变革历史教育,增强群众辨识力。  相似文献   

10.
从纸质媒介的式微到电子媒介、数字媒介的兴起,社会主导媒介的表达形式开始从文字符号向图像符号转变,形成了媒介环境的图像化趋势。从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传播现状来看,其创造性转化与活态化传承有融入现代文化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也有融入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可能性。未来中国传统民间游戏想要突破现有传播困境,则要坚持以图像符号传播为核心、以数字媒介传播为主导、以大众文化传播为导向;通过传统民间游戏资源的资本化、产品化,打造文化产业链,最终实现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琵琶行》词情兼美,声情并茂,诚为绝唱,不仅当时风靡宫廷里巷,千百年来亦传颂不衰。作为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叙事诗,《琵琶行》还具有多层次的艺术魅力,不仅限于音乐和文学领域,更延伸至书法、绘画等图像化媒介领域。通过对明代《琵琶行》书迹著录与流传情况的梳理,可以显示出白居易诗歌传播的图像化途径。图像化的传播途径,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观看与阅读,对文学传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书法这一图像化媒介将二者融合为一,是《琵琶行》传播与接受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12.
虚无的背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是在西方各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哲学基础的思潮影响下,适应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和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策略变化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继续蔓延,必须从意识形态、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和全民历史意识的增强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正确的历史观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杜绝和清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图像是人类社会个体观察与认知世界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它有静态与动态之分。随着视觉读图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图像化生存"反映了图像化的信息以其富有变化的构图设计、多层次的色彩搭配以及延展性的想象空间建构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图像叙事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时代背景、历史经验、艺术目标等多重因素交织生成的必然选项,其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发展成就、日常生活世界三重符号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如图像创作主体对图像内涵的把握不到位、传播受众单纯的视觉消费会遮蔽图像的内在价值蕴含等,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消解或减弱存在的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旨在通过建构以青年受众情感为本体,以红色基因的情感传播活动为中心的传播范式,实现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借助情感的媒介化、情感叙事的张力释放和情感认同的内在驱动,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具有唤起红色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身份认同的突出效能。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软性渗透、传播“泛情绪化”风险和情感效用工具化的现实困境。为此,应当从内容、主体、方式三个维度,实现红色基因传播“情感转向”的路径建构,强化效能、防范风险,使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性进程的是对偶然性(自然、历史、自我)的驯服,或者说,对偶然性的驯服是现代性进程的精神特质。反顾这一驯服偶然性的现代性进程,我们发现,它表现为一种虚无化过程:从对自然的虚无化到对历史的虚无化、再到对主体自身的虚无化。这种虚无化的现身形态就是晚期现代哲学家或后现代哲学家们所说的虚无主义。通过与前科学世界的对比和对现代世界和后现代世界中的偶然性作一种专题性的考察,我们对偶然性、现代性和虚无主义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清理,展示了虚无主义进程的内在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6.
"施为性"作为语言中以言行事的现象被语言哲学家提出,解构批评家们在文学研究中对其进行了开拓性的解释。随着施为性概念的扩展,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无疑也具有施为的特性。在历史上图像就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着崇拜信仰行为,成为显示权力塑造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在图像化时代,图像更是通过其机械复制的特性刺激着大众的物欲,带来消费行为。作为不同类型的符号语言施为和图像施为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这一事实为我们在"图像化时代"审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隐喻是多模态化时代的普遍现象,隐喻研究深入到多模态层面,拓展了隐喻研究的视野。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以概念隐喻和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具有生动、直观、动态性和叙事性的特点。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过程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动作过程与图像的关系、概念过程与图像关系的阐释分析,揭示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8.
图像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古老的命题.在传统社会中,图像与文学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两者并没有形成一种紧张的关系.然而,最近几年来,随着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感受和认知世界的媒介及方式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影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立体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传统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受到了图像的空前冲击,逐渐出现了文学图像化或图像文学化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广告通过图像传播强化了它的文化功能,成为隐含在销售目的之下的深层内涵。图像对于广告的意义有其历史的衍变过程,在当前的图像时代,商品生产逐渐向符号生产过渡,广告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图像在视觉基础上具有传达信息,甄别标识和审美意向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既是图像所特有的认知优势,又是当代广告通过图像实现其文化功能的机制,也是当今世界图像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从舍伍德·安德森短篇小说《母亲》中的母亲出发,以苏珊.桑塔格有关"疾病"隐喻的论述为依据,探讨了"疾病"的隐喻性意义及其是如何在叙述者的操控之下他者化的,还对为"疾病"所困的畸人母亲进行了考察。文中的疾病意象,是母亲情感状态的外部呈现;叙述人把附着于母亲身上的疾病抽离出来,使其成为与人对立的他者。从无意义的疾病,到图像化、隐喻化、他者化的疾病,再到为疾病而设的畸人,由此,安德森借助疾病编织了文本的叙事肌理,并以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20世纪初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