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繁荣局面。南岭民族地区呼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加快片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湖南省民委、中山大学、贺州学院等单位致力开启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新篇章,《民族论坛》杂志社摇旗呐喊,助推南岭地区列入国家集中连片扶贫攻坚规划。  相似文献   

2.
南岭民族走廊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并列为三大民族走廊,它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个地区的贫困比例大、贫困程度深,而对此地区扶贫开发的研究甚少.选取这个地区中34个贫困县(市)作为研究对象,用三个反映地区贫困程度的人均值,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来评析此地区的贫困状况,分析导致该地区贫困的原因,提出将南岭山区列入国家第十二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扶贫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思睿 《民族论坛》2013,(12):F0003-F0003
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为进一步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促进学术创新,突破单一行政区划研究的局限性,形成一支致力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队伍,10月26日,《民族论坛》杂志社与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在成都联合举办了“南岭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这是《民族论坛》杂志创刊3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的专题研讨会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聚落,保留了非常丰富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等,对于研究和传承瑶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南岭民族走廊区域范围内的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其不仅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针对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民间工艺的现状,要进一步探索瑶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南岭民族走廊中瑶族民间工艺的留存和优势,从战略性和科学性的角度以设计语言贯穿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推动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而在最大程度保护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借助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动瑶族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井安  柴剑峰 《民族学刊》2019,10(3):14-20, 103-105
川甘青毗邻藏区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矛盾多、协调难。同时,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贫困农牧民参与意识差、参与能力弱、参与机会少、参与形式单一制约了旅游扶贫的效果。本文运用旅游扶贫基本理论框架,梳理了研究区实施旅游扶贫独特价值,结合320户贫困户调研数据及部门座谈中发现的问题,对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问题诊断,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互动关系入手,围绕提升农牧民参与旅游业意识、提高旅游从业服务能力、扩大旅游业的就业机会,促进旅游产业区域间协同等方面,提出优化该地区农户参与式旅游扶贫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平等发展是以民族文化中心为视角,以民族平等理论为支撑,结合平等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我国沿海发达省份、西部欠发达省份和中部地区三大经济版块在粤桂湘三省区边界形成交汇,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南岭走廊出现落差。在片区扶贫和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探寻南岭瑶族文化圈区域平等发展路径,提出建设文化边区扶贫开发管委会顶层设计维度,为民族事务治理探索新的发力点。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先生就南岭走廊提出的民族研究的路线图是南岭民族走廊要展开综合性调查,不仅研究各民族的历史渊源,还要对相类似的山居民族进行比较,研究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差异问题,以及汉族在这个地区的作用问题。而在此之前,南岭走廊研究早在唐汉时期就已经有一个自在研究阶段,在中华民国时期进入了自为研究阶段。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才真正进入自觉研究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费孝通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中,民族走廊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南岭民族走廊,费先生先后四次做过阐述,其高屋建瓴的民族走廊理论以及对大瑶山的社会调查至今对我们研究南岭民族走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有关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史阐释、地理构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张从民族走廊理论、民族迁徙与发展史、宗教文化、社会组织、经济社会活动、区域开发等诸多方面来研究这一民族走廊。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对扶贫旅游予以研究。把扶贫旅游置于第三世界的背景下,选取第一世界的一个发达地区苏格兰格拉斯哥戈万作为本文个案研究田野基地,旨在衡量与判断把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扶贫旅游原则用于一个发达地区,帮助他们消除其贫困。在格拉斯哥戈万运用了一套新的旅游扶贫的方法。经跟踪研究之结果显示:在实践中,扶贫旅游把一个常识的研发方法过度复杂化了,但是这套方法又是所有负责任之政府都应该倡导与促进的;同时,也对社区公众选择扶贫旅游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10.
申旭 《西藏研究》2000,(2):71-79
藏彝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根据民族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提出的一个新的民族学概念 ,其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 ,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① 无论是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 ,还是从民族、语言的视角来看 ,藏彝民族走廊的情况都相当复杂。直到现在 ,这一地区对许多研究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语言的人来说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开的谜。“对民族走廊的研究 ,不仅对于民族学、民族史上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而且对于该民族当前的发展亦有现实的意义。”②除了中亚及我国北方草原文化以外 …  相似文献   

11.
<正>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是促进学术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南岭民族地区已发出呼声,希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片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加快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湖南等南岭周边省区政府部门及高校研究机构致力开启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新篇章,《民族论坛》杂志社摇旗呐喊,现以"南  相似文献   

12.
<正>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是促进学术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南岭民族地区已发出呼声,希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片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加快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湖南等南岭周边省区政府部门及高校研究机构致力开启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新篇章,《民族论坛》杂志社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3.
<正>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是促进学术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南岭民族地区已发出呼声,希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片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加快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湖南等南岭周边省区政府部门及高校研究机构致力开启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新篇章,《民族论坛》杂志社摇旗呐喊,现以"南  相似文献   

14.
<正>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是促进学术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南岭民族地区已发出呼声,希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片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加快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出谋献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和湖南等南岭周边省区政府部门及高校研究机构致力开启南岭民族走廊研究新篇章,《民族论坛》杂志社摇旗呐喊,现以"南  相似文献   

15.
作为民族历史—地理概念,"藏彝走廊"是1980年前后费孝通在经过多年对以往民族史和民族学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之后提出来的。该研究著述所涉区域处于费孝通所指"藏彝走廊"的中南段,其地理行政区域在当下属滇西北三州一市地区。作者通过对藏彝走廊中南段的滇西北民族(族群)开展历时和共时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努力向  相似文献   

16.
由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与《民族论坛》杂志社共同举办的2013年南岭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于10月26-27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召开。会议以"南岭民族走廊的学术概念、未来走向"为主题,与会人员围绕南岭民族走廊的范围与研究现状、族群历史与文化、开发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在相关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学角度,特别是从社区和区域的视角,来讨论南岭走廊的人类学意义。南岭民族走廊的研究,需要考虑不同生态空间之间的有机的联系,需要重新反思中心与周边的学术概念在这一新的人类学视角中的特殊性问题。在南岭民族走廊这一空间中,空间的社会性、文化性及区域性的特殊性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民族或族群的特殊性和个性,因此一定要重视民族走廊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则。南岭走廊本身的变迁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方面,在这变迁过程里面,族群文化不断建构的同时,也带来地方文化的重新创造与生产。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已开发和未被开发的独特资源。旅游业已经成为了许多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旅游扶贫路径下是否实现了"精准扶贫",效果如何?如何提高"精准",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对湘西州近15年来在旅游资源开发下扶贫效果分析和对夯沙乡旅游发展中的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认为发展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抓手,政府必须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瞄准贫困,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9.
<正>南岭民族走廊研究得到了民族学界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已形成了区域研究多学科成果共荣局面。加强各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术新思想,是促进学术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南岭民族地区已发出呼声,希望社会各界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片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一、缘起在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实施之时,人类学学科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凸现于世。为了适应这个伟大时代对人类学学科的要求和实际需要,也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需要,将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来进行建设,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了。为此,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广西贺州学院南岭走廊族群文化研究基地联合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