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琪 《城市观察》2021,74(4):42-56
全球标杆城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建设全球标杆城市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加以推动和评价.现有关于全球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繁多,但多为西方主导,其国体、发展阶段和路径均与我国城市不同.本研究以体现国际惯例、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抓住全球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打造全球标杆城市为目标,从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维度,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81个具体指标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标杆城市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更注重抓住核心要素的引导作用,以期通过评价助力建设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2.
刘立菁 《城市》2007,(3):45-47
自20世纪80年代末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改革以来,大量外资和内资以各种方式进入城市供水产业.截止到2002年12月,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全球最著名的三家水务公司威利雅(原威望迪)、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服务人口分别为700万、1290万和560万,分别占它们全球服务人口总数的8%、13%和8%.近年来,深圳、上海、重庆等地纷纷重组水务集团或公司,"三资"、民营和股份制的自来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国城市供水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已大大改变.其自然垄断的经济属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规制基础发生了动摇,原有的政府管理体制设计上出现了"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后果,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3.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4.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必须依托长三角区域,建立起全球联系并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之中.一是借助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发展服务经济,增强城市的辐射功能.二是借助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总部经济,增强城市的控制力.三是借助于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广泛对外经济联系,发展流量经济,增强城市的网络便捷性和通达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应以崇尚先进、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为引领;以打造世界级资本、信息、能源、资源流动管理的交流协商平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包客创新风险为发展关键.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应是: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提高人口国际化水平;推进产业的服务化、提升经济全球控制力;建立人才荟萃之都,促进科技创新;引入国际组织,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重视海洋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相得益彰。目前欧美国家体育产业相当发达,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国内许多城市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取得了许多经验。这些都为深圳体育产业规划提供了借鉴。深圳将以发展高端体育服务业和高端体育研发制造为核心,打造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当前,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该文在各类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概念内涵和内在功能,分析了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现状基础和存在的短板不足,并提出了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思路和路径举措.  相似文献   

8.
石光宇 《城市》2015,(7):13-17
全球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经济为导向,以产业分离为条件,以城市为节点的生产场所.纽约是国际大都市,世界金融中心,纽约是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城市.上海是我国的首位城市,是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纽约全球城市和上海全球城市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共同作用于全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据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机构发布的城市划分,天津为准一线城市或一线城市,而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则是被全民认可的四大一线城市.笔者通过对天津与北、 上、 广、 深等一线城市的对比分析,提出发展高端产业载体、 促进产业创新集聚、 优化产业配套环境等措施,进一步确立天津一线城市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小英 《城市》2018,(1):25-34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一种主流生产模式.广州作为我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全球城市之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从全球供应链整合视角探讨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强化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高端环节把控和枢纽地位,对更好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国家供应链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全球供应链体系视角,阐述全球供应链体系内涵特征,预判全球供应链体系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广州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和功能,提出广州打造全球供应链体系枢纽节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