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同风险制度是合同法的中心问题之一。买卖合同中的风险分配问题,在买卖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力图通过讨论物权变动模式与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之间的关系,揭示物权变动模式对此类风险的转移或分配立法设计的影响。论文结合大陆法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上有代表性的三种物权变动模式:即债权意思主义模式、物权形式主义模式、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以及英美法系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移转的规则,分别考察了将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相关联的立法例以及将动产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与标的物所有权的归属相脱离,从而使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负担的转换与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相分离的立法例。并以此为认识前提,阐释了我国民事立法上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民法所有权保留制度只是确立了一个原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就不动产分期付款买卖而言,并不会存在所谓的所有权保留,出卖人为担保自身价款债权的实现,不能直接就所有权的移转附加条件,仅能就出卖人(协助)登记义务的履行附加条件。其次,在我国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的立法背景下,所有权保留条款并不是一个附条件的法律行为,而是买卖合同当中关于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相关条款附有条件,保留所有权本身就是法律行为的一部分。最后,在我国物权法规定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下,不动产不存在适用所有权保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0条规定了特殊动产多重买卖时的履行顺序规则。依该条规定,特殊动产物权变动遵循"交付生效+登记对抗"的原则。债权多重让与与股权多重转让问题原则上不能参照适用该条。登记虽不能产生所有权,但其履行请求优先于未受领交付之买受人;既未受领交付也未登记之情形,合同成立在先者优先。该司法解释虽然便于法院确定多重转让时的履行顺序问题,但也存在忽视当事人主观意思、法理逻辑的不连贯以及可能破坏债权平等原则及债务人任意履行原则等问题。通过限制该条的适用范围,可部分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是一种特殊的财产,传统的民法理论将其视为不动产,而《物权法》又将其归属为动产。机动车的所有权的认定,无论是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法学理论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法学界对于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基本可以分为登记说、交付说、合同生效说三种观点。登记是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不应运用在作为动产的机动车的所有权转移上。合同生效与所有权转移分别是债权问题与物权问题,不应混淆。因此,只有交付才能作为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生效要件。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动机,是具有普适性的底层技术框架,它不仅与民法息息相关,更有可能深刻改变传统私法领域的既定规则。区块链使用了独特的方式对现实世界交易流程进行模拟,因而能被民法原理所解读,并加以拓展和运用。在其之上建立的智能合约技术,被认为可能引发金融、法律活动的深度蜕变,通过将合同内容进行数字化编码并部署于区块链上,使合同的履行过程能够以一种去中心化、去信任、高度自治的方式进行。然而智能合约并未超越现有的法学概念,它的实质是运用技术手段在合同或要约之上添加辅助履行的担保功能,使合同指向的财产利益能得到确定移转。从现有发展来看,区块链及智能合约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应用都集中在定型化的虚拟场景之中,离全面普及仍有一定距离。智能合约还有多重法律及技术瓶颈,在诸如编码漏洞、语言转化、现实交互、跨国监管等问题上存在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交易领域的智能合约融入区块链技术,以代码形式表现,可实现合同履行的自动化和不可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模式.自助行为说、代理说将智能合约视为对合同过程的外部增强,是侧面功能的法律阐释,并未完全捕捉到实质.智能合约并不一定跨越整个合同过程,也可仅是合同过程某个方面或某个阶段.法律意义上的智能合约不是合同新类型,而是合同关系形式的新发展,即当事人缔结和履行合同的新形式,合同性质未发生实质变化.智能合约满足特定要件构成特殊的书面形式,具有"书面形式+自动履行"功能的特质.民事主体通过智能合约形式订立合同应遵守《民法典》等现行法律的具体规则,以保证合同依法成立与生效.智能合约不等同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认定其效力应结合智能合约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立法上确认智能合约,在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政策基础上编写和应用,实现形式的合法化、内容的规范化是该技术谋求长远发展的保障.技术起步的现阶段,纸质合同、一般电子合同与智能合约在不同方面发挥协作作用,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民事交往、商业交易的主要状态.  相似文献   

7.
买卖合同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常见的合同之一,同时也是最典型的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研究买卖合同中的风险分配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物主承担风险主义和交付主义是当今甚嚣尘上的两种风险分配规则。应当了解到,物主承担风险主义仍旧是买卖中风险分配的最重要原则,而交付主义只作为其补充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未经授权即以他人所有之物为标的,以其自身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并依合同实施了能导致物权设立,转移或消灭的行为。无权处分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即可生效,就算出卖人欠缺处分权,买受人明知无权处分之事实,均不影响合同之效力。处分权是导致权利变动的核心要件,出卖人欠缺处分权,即使合同有效,也履行了相应的公示行为(动产交付或不动产办理过户登记),也不能导致物权的变动,但善意取得除外。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选择为背景比较分析了双重买卖中的合同效力、标的物所有权的归属、特 定物债权的债权人能否行使撤销权等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底层区块链的技术特征深刻影响着智能合约的技术特征,随之带来了新的民法问题。结合智能合约订立合同的技术障碍和我国监管层面的具体情况,为了有效保障当事人的契约自由和契约正义,需要对智能合约的自治秩序进行适当突破:智能合约可以成为订立合同的方式和承载合同内容的形式;除非当事人明示该合约没有法律约束力,否则采用智能合约并不代表当事人没有创设合同法律关系的意愿而排除合同法的适用。同时,区块链网络节点对于区块链网络和智能合约的运行存在着事实上的管控和维护关系,而且节点对合约的正常运行较他人应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20世纪30年代小品文“闲话风”的成熟,具有重要的文体解放意义。它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消除了忠君卫道思想,赋予小品文以现代文化的意蕴,促使其走向平民化,而且小品文文体解放的深入与拓展,也促使30年代小品文文体意识趋于高度自觉化,并波及到了整个现代文坛。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篇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一篇闪耀着认识论光芒的哲学著作。它创造性地运用哲学认识论原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充分发挥了主体的能动性,解决了抗日战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从具体理论入手,深入分析《论持久战》所阐述的哲学思想。《论持久战》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论思想不仅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路上》是美国著名"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垮掉的一代"也被称作"嬉皮士",禅宗和存在主义哲学给他们提供了思想基础。他们选择具有个性的私人生活方式,抗拒传统文化,蔑视社会权威和法则,追求精神生活的极度自由,成为传统道德理念的叛逆者。  相似文献   

14.
刘过在南宋以"诗侠"著称,到元末,其人格精神在以杨维祯为首的"铁崖"派手中被大为肯定,这种肯定一直影响到明清。其诗词也屡被收选入集,这正说明了他在后世引起了较广泛的注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也印证了他的复杂性和他并不寂寞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和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选择,而且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了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对虚字的修辞作了比较完备和充分的论述,提出了虚字传“神情声气”的主张,从修辞的角度,对虚字的用法作了仔细辨析,对词类活用作了精辟阐述,对语境的制约作用作了精当论证,并据以训释了全书所收的虚字。《虚字说》是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17.
检察官中立作为司法中立的应有之义,是在世界法冶文明基础上产生的,在一些国家法律和司法制度中都有体现,而且又是与客观义务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检察机关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又是司法机关,应当具有检察官中立理念.但是制度的缺陷和研究的乏力,检察官中立未能在立法和司法中很好体现,由此造成检察官角色的模糊.为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司法公正,应当强化检察官中立性研究,破除认识误区,进而推动立法和司法,给它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要执行者,其实际的主体性地位与传统译论中所定义的从属角色形成强烈反差.明确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将大大提升译者的责任感,增加其自信心,从而推进翻译研究和实践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品是一个由创生、接受两种力量在物态文本基础上交相作用的动态过程,可命名为“场式作品存在”。作品场域内的作者因素和读者因素在普遍心理结构和语言公众性的支配下经由文本达到交感,由会义、对话直到敞开,使场式作品存在成为充满动感的有效行为。  相似文献   

20.
网络秩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扩张。与此同时 ,各种破坏网络安全与秩序的非道德行为、违法行为泛滥成灾 ,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 ,增强防范意识 ,完善网络安全措施 ,重视网络执法组织和队伍建设 ,是当前维护正常网络秩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