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监狱行刑中,加强法治与推行德治应双管齐下,这也向我们提出了要重视监狱行刑伦理研究和监狱行刑伦理内涵把握的重要课题。而监狱行刑伦理内涵的把握,关键在于对其基本范畴的理解。监狱行刑伦理的基本范畴,是监狱行刑伦理性的集中体现。监狱行刑伦理的基本范畴,可主要概括为监狱行刑的人道、公正、义务和良心。  相似文献   

2.
李同民 《东岳论丛》2007,28(1):169-172
从犯罪人到受刑人的观念变革以及受刑人权利保障的不断实践,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权理念的不断扩展。然而,更要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主线分析行刑观念的变迁、监狱职能的变革、监狱制度的设计原则及如何以受刑人权利保障为指导,从而构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3.
监狱行刑理念,就是指导和支配监狱机关及警察依法、科学、文明、公正地行使刑罚执行权,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教育的观念、意识.监狱行刑理念始终是监狱文明发展的强有力的引擎,对于推进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创建、提升监狱工作质量水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行刑理念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中,是一个优胜劣汰、传承与创新、借鉴与吸收的结晶.现代化的考量标准是合理性、人文性、开放性.现代化的监狱制度假如没有具有现代理念的人来组织、实施,最终必将走向悲剧.现代化的行刑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将其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理性、人道、效益、开放、正义、秩序.  相似文献   

4.
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管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纪检监察机关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党中央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4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统管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派驻机构的统管工作成效显著,省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管工作顺利推进,市、县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管工作逐步展开。然而,派驻统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建立和创新派驻统管的体制和机制,对改革和创新党的监督体制,提高我们党预防和惩治腐败的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监狱行刑目的应是刑罚目的的具体体现,具体的内容包括报应目的、特殊预防目的和罪犯回归社会目的。报应目的是人类历史上刑罚产生根本原因和刑罚属性在监狱行刑中的体现;特殊预防包含着现代刑罚理念的合理元素,是对人权的尊重和人本主义的提倡;罪犯回归社会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是整个社会的切实愿望,也是监狱行刑的终极目的。三目的相互衔接,前一目的为后一目的的手段,后一目的为前一目的之实现提供方向,形成了平衡与和谐的监狱行刑目的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6.
民事检察类案监督是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一种新方式,可以从监督对象、监督范围、监督方式和监督目的四个方面予以界定。类案监督针对的是类案所反映的普遍性问题,监督方式包括对类案进行审查、分析、比照后提出监督意见等,目的是规范某类司法行为、改进司法工作。与个案监督相比,类案监督具有能动性、对事性、普遍性、建设性等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增强检察监督的效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法律监督的目的。检察机关可以从类案的收集与分析、监督意见的提出、监督效果的保障三个方面开展民事检察类案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建立不仅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可行性,而且也具有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其对缓解"执行难"、遏制"执行乱"具有重大的意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要遵循依法、谦抑、程序保障等原则.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确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并就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等内容作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49-155
法、德、日三国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三国都有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方面发挥着监督职能。虽然其检察监督各具特色,但却不乏相似的理念贯彻。注重监督效果,加强过程监督;保障行政监督机构的独立性;确保监督范围张弛有度等,这对我国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监狱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确立的监狱形态,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监狱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监狱。现代监狱包括我国监狱有善恶之分,也就必然存在着监狱善恶矛盾,如关于罪犯待遇的善恶问题、关于监狱行刑职能和结果的善恶问题、监狱行刑重人与重物的善恶问题以及关于监狱行刑过程或具体领域的善恶问题等矛盾。解决监狱善恶矛盾,其办法主要有依法治监、监狱改革的实践、提高监狱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等。通过对监狱善恶矛盾的解决,不断提升现代监狱的道德境界,使现代监狱行刑真正成为扬善祛恶的事业。  相似文献   

10.
当前省直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存在“双派驻”“单派驻”“不派驻”等5种形式,无论在体制机制、监督主客体认知和干部使用交流等方面存在诸多偏差或误区,从工资关系统筹管理、成立省直纪工委监察分局、建立健全有效监督机制和强化干部交流使用力度等方面着手,是深化和优化对派驻机构的改革和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于纪检监察双重领导体制严重制约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监督成效,2004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着手推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体制改革.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造出"点派驻"、"片派驻"和"点面结合"等三种统一管理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其内容特点、体制优劣、实际功效和适用条件,异彩纷呈,不同程度地克服了旧体制的弊端.其中,"点面结合"模式出现最晚,但它既保留了"点派驻"管理模式的长处,又吸纳了"片派驻"管理模式的优点,有可能成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改革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韩成军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42-46,107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拓展了检察监督的范围,明确了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完善了检察监督的权力结构,强化了检察机关民事抗诉及提出检察建议的实效。同时,虽然检察机关行使民事抗诉权将使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暂时中止执行,但为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并非可以无限扩张。在完善检察监督的同时,为实现审判权与检察监督权的动态平衡,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公平审判权,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监督也要受到期限、事由、程序等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行刑变更是行刑过程中发生法定事由而依法变更原判刑罚的执行方法或内容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方法、顺序、步骤。它一般包括行刑变更的提请、审判、监督和救济等步骤;由此应当构建行刑变更的提请程序、审判程序、监督程序和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权.由于种种原因,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职权配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对公益诉讼问题法律没有进行明确规定,致使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量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无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国家权力机关有必要从立法层面上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完善,对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参与诉讼权、民事抗诉权及民事检察监督保障性权利进行配置与安排.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司法权内部和谐,实现检察权与执行权两大公权力的良性互动,民行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设置及其具体实施应该掌控分寸,拿捏适度.民行执行检察监督机制的运行应以保障执行、实现执行为直接目的;其程序的启用应以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为原则;检察监督力度的掌控应局限于合法性审查;其幅度应是有限的;在监督策略上,应注重借助法院系统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犯罪是我国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所要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监禁处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涉及到多个角度的问题:从行刑观念上应当弱化改造的环节;从关押方式上应当提倡对老年犯罪人进行分类关押;从监狱设计上,无论是基础设施、医疗条件、娱乐设施还是服刑外部环境上都应当创造更适合老年人服刑的条件;从劳动改造上则可以保持我国原有的方针,但应当从评价上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在行刑社会化、轻缓化、人性化的国际视野下,对未成年犯实施社区矫正不仅可以避免监狱矫正的"交叉感染"与"标签效应",还可以降低行刑成本、减轻监狱人满为患的压力,同时,也适应了未成年犯身心特征的需要。实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应加强社区矫正宣传与普及工作,创设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矫正项目,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刑法》之间存在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入罪边界划定不清、行政处罚与刑事措施混用等行刑衔接问题。原因在于:一是行政法与刑法在保护法益、个人信息范围以及行为方式等实体内容上存在立法脱节;二是案件监管移送、证据转化及法律监督的程序规则缺乏协同。为保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良好行刑衔接和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效实施,需要基于实体与程序的双重维度,建立刑事法与前置行政法规范的协调衔接体系。在实体衔接层面,要坚持法秩序统一原则,实现两法在保护法益、个人信息范围、分级标准以及不法行为要素的联系协调,合理界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边界。在程序衔接层面,要强化行政监管主体的协同配合,细化案件的双向衔接程序,规范证据转化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作为两种重要的权力监督方式,各具特色,共同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制统一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只运用其中一种方式,却忽视了另外一种方式去解决纠纷的作用,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协调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建立在以坚持"三个之上"原则为指导,以检察监督为基础,以人大监督为补充,并适时完善检察监督和人大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检察理论研究和检察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和作为推进载体的各项检寨职能经常因对"法律监督"尤其是对"监督"词义的混乱理解,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误读,造成主观认知和客观适用上的多重障碍.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虽然属于法律监督机关,但其监督职责以各项诉讼职能为推进载体,在各项诉讼职能的推进过程中,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审判机关必然形成的权力牵制与监督、制约关系交融在一起.检察机关的监督内容受制于特定的职能配置和权力运行特征.总体而言,对司法的监督或者控制机制应该表现出一种张力,这种张力的底线就是职能推进规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职能推进中的制约关系,二者协调一致,并无任何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