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数码摄影让图片新闻脱胎换骨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计算机科技以及与之相依存的IT产业的迅猛发展 ,推动了新闻摄影的技术革命 ,使图片新闻报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 ,并在新闻摄影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信息时代的新闻摄影来说 ,它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数字化。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数码相机和数字化图片传输手段的运用 ,使得新闻图片的传输和处理速度大为加快 ,新闻图片内容的鲜活度大大提高 ,使得过去报纸可欲而不可得的新闻视觉传播得到飞跃发展。这为报纸的图片报道大显身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闻摄影瞬间把握的两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幅新闻摄影作品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记者的瞬间把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品千古事,得失在瞬间。因此,研究瞬间把握就成了专业摄影人员和爱好者们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新闻摄影瞬间把握,贵在快速,难在典型,因此,时效性和典型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两要素。首先,时效性。新闻摄影求新的基本属性,要求新闻必须讲究时效性,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事件,它不容记者超越时空概念去随意的寻觅或等待,一些瞬间发生的情况是稍纵即逝的,其中包含了很大的偶然性,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是必然的,从求新的角度看,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因为新闻…  相似文献   

3.
简论摄影艺术作品的背景蕴意徐永祥摄影艺术作品的背景,指的就是作品环境特点、场地特征以及表现主体所处空间的大小;通过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艺术地配置这些背景素材,从而烘托主题,延伸意境,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得到充分的体现。摄影,作为现代视觉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湖南长沙一地方报纸媒体担任摄影记者,由于这是一家地市级晚报,平时工作中很难碰到在全国独一无二很有影响的新闻事件,面对许多相似的新闻题材,要把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拍出“特色”,拍出“彩”来,那是很难的。在客观条件不利于新闻摄影的情况下,如何拍出更多更好的,富有视觉冲击力新闻摄影作品?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立足本地,调查研究,多抓拍,从借鉴创新,才能获得精品。在此,笔者试求说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教师和同行们。 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找出新素材创新 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上下功夫。摄影记者除采访突发性新闻…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文化活动都需要情感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亦然,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都倾注了记者浓郁的感情,以此感染受众,引起共鸣。情感在新闻中的表现,主要以直抒胸臆和借景融情方式。新闻中情感的开拓,重在精心选材、描绘细节、遣词造句几个方面。而新闻中情感的提炼,在于作者在表现新闻时有缘而发,努力达到“物我一体”境地。  相似文献   

6.
事件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但社会现实却无法让它达到期望的效果,这种应然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给受众造成内心的失衡,激起受众内心的怜悯、甚至是恐惧的心情,而受众却会因此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和净化,情操得到熏陶,心理恢复常态,社会秩序也会转向正常的轨道。这就是悲剧的审美功能。同时具备新闻和审美信息量的新闻摄影作品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悲剧审美引入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的要求,更是全面表现现实世界、丰富人们审美情感的要求,因此,要达到审美效果,摄影记者要重视在人性的视角和艺术的原动力中发展和创新,生活中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在图片中加以展现,给人以震撼心头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黄平 《云梦学刊》2004,25(1):97-98
意境美,是指舞蹈作品中描绘的生活表象与表现的感情内在交汇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形神合一、情景交融的有机统一能使人耳目一新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舞蹈编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明晰的意境美意识,通过形、意、情、境的交融来营造舞蹈作品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8.
<正> “意境产生于创作过程还是产生于对作品的审美过程?抑或两个过程都包括?”这是《意境之限界》(载《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第3期,以下均称《限界》)一文所提出的问题。该文的回答是:“意境产生于作品与读者的审美关系中”,“是读者对艺术作品审美关系的产物”,“是读者对作品的体味评价”。这种把意境与创作主体一刀切开,把诗人排斥于意境创造之外的论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没有创作主体的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摄影在报纸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了在报纸中提高和运用新闻摄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把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要素放在首位,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因此,在新闻摄影中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更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言意境,是一个具有鲜明传统文艺特色的美学命题。但意境究竟指的是什么,必须首先弄清楚。我曾在《认识意境,创造意境》一文中,根据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指出过,古代文论家言“境生于象外”,言“文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超以象外”等,是说意境;言“滋味”、“趣味”,言“别趣”、“兴趣”,言“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也大多是说意境。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着眼于艺术的欣赏范畴,把意境看作是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发挥想象和联想,从而获得的一种美感境界。意境从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基础上产生,但不等同于这个形象本身,而是融彻了欣赏者的意兴情思的。这正如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梅圣俞说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欣赏者的这种以意会境,才是意境的独具特征。李泽厚先生谓“意境,有如典型一样,如加以剖析,就包含着两个方面: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这种说法,探本溯源,来自王国维论意境──所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相似文献   

12.
论中唐诗人审美心态与诗歌意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政治和文化特质的变化,中唐诗人的审美心态和诗歌意境都显示出与盛唐不同的特点:盛唐诗歌的情感基调昂扬明快,意境阔大外展,注重自然浑成,体现了盛唐诗人对天籁之美的追求。中唐诗歌的情感基调郁闷低沉,意境狭窄内敛,注重雕琢修饰,体现了中唐诗人对人工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意境”属于一个美学范畴。《辞海》(1998年 )解释为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优秀的文学艺术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相交融 ,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明确提出 :“意境美”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只有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的高低成为评论家衡量作品成败的一项标准。广播录音报道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尽管其与文艺作品在写作创作原则上各有主张 ,但在宣传效果上却很值得鉴赏。优秀的广播录音…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认为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审美必须符合审美的基本规律,必须坚持真实美和艺术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探讨了动态性意境及其建构的一些特点,指出动态性意境与抒情性意境的区别在于由“历时(延续)”/“共时(呈现)”等表现手段的不同所造成的动、静之别。动态性意境是在叙述因素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时间序列和叙述速度的加速、减速、省略和停顿等等变化会产生不同的动态性意境。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理论应该着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 ,新闻摄影图片观念 ,新闻摄影图片市场 ,新闻摄影与法律法规以及新闻摄影与道德观念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广泛要求,给我国当 代新闻摄影教育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文章从新闻摄影教育与现代新闻人才培养、理论教育的 超前性与媒体实际运作现状、适合国情的新闻摄影教育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新闻摄影教育与基 础摄影教育、新闻摄影教育与艺术教育、传统新闻摄影教育与现代新闻摄影手段六个方面.深入分 析了新闻摄影教育的内部规律与外延联系,对进一步完善新闻摄影教育体系.培养优秀新闻人才 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是运用图片摄影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手段,从本质属性上说,它是一种新闻传播活动,它应当首先遵循新闻的规律,新闻摄影的所有运作都应在新闻传播的范畴内展开,新闻的质的规定性是对新闻摄影最具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前提下,深入探析新闻摄影拍摄方法的演变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新闻摄影传统方法的理论认识,到抓拍与摆拍的具体分析,以及当代背景下摄者主观影响力控制的研究,对于新闻摄影实际运作过程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美,并不是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特有领地,它同样属于新闻这门学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新闻作品则正是对客观存在事物的一种真实、典型的反映.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在《实用美学的基础》一书中论述实用美学的特征时曾提出一条基本原则;精神产品“不仅要实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能使人感到愉悦.”同样道理,对于精神产品之一的新闻作品来说,能否使读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享受到“审美愉悦”,便是新闻作品内容是否具有审美品格的标志.这里所说的审美品格,是指新闻作品中使人享受到“审美愉悦”,从而产生精神力量的内在质量和风格.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内容才具有审美品格呢?或者说,新闻作品在使人享受到审美愉悦的内在质量和风格体现何在呢?从新闻作品的实践来看,大凡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其内容无一不是具有“新、深、实、精”等美学特征的上乘之作,这“新、深、实、精”便是新闻作品内容具有审美品格的标志.“新”即“新鲜”,是新闻作品内容具有审美品格的重要标志之一新闻作品的新通常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时间新,二是内容新.时间新是指新闻作品应当是时间上最新的报道,新闻事实发生时期距新闻作品公开发表时间的时间差越小,则给人的新鲜感就越大.曾获全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金浦机场今天下午发生爆  相似文献   

20.
艺术欣赏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使人类精神生活得到伸展、深入、上升.艺术欣赏是通过对艺术作品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极大地丰富体现作品中的情感、意境,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艺术欣赏是扩大人们的知识、情感领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