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政治认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怎样使学生在政治上由一般服从上升到认同.从理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角度契入政治认同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建设,鼓励青年的政治沟通,扩大青年的政治参与,促进青年了解国情,既要青年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包括政治理想,也要他们看到目前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教育和认知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然而,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认知教育同信仰教育异质性的忽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依旧是较为突出的现象。这不仅导致用知识取代信仰、用知识衡量信仰、用知识检测信仰等不良情形,也致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缺乏理论基础,进而引发政治认知和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困惑。摆脱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困境,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视角,通过加强政治文化体验和政治活动参与等途径,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从被动遵从到主动接纳的转换,进而使政治认同真正上升到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日益变革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和冲击,在高校中育人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同社会认同阶段,并通过内群体相互提高及外群体积极促进的方法,进而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社会认同,最终完善促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兰州市222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各层次的赞同程度在52%-72%之间,各层次相关系数在0.59—0.62之间(p<0.01),经济成就认同对社会政策和政治理念认同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性别、政治面貌、年级、户籍等变量在政治认同上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各层次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应以政治认同层次为基础,对不同类别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内在的心理机制与外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面临价值观多元、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等诸多挑战。高校应根据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规律,积极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澄清不同层面上的情感认同、组织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关系,对于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情感认同是基础——对大学生加强党史、党情和世情、国情的教育;组织认同是载体——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价值认同是目的——对大学生加强党的执政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国家认同危机的实质,源自于国家的"去中心化"挑战,即亚国家单位的文化认同、利益认同及地域认同在不断政治化和极端化的过程中,最终反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并寻求独立而使国家统一面临威胁。这一过程也是分裂主义进行认同政治动员和操弄的过程。通过塑造他者、构建自尊与威胁、挑起冲突等机理,分裂主义不仅要完成分裂群体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对立性的建构,而且要最终实现分裂群体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僭越和替代。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政治认同的理论与现实的关注,根据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较好地完成了政治认知的教育任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较为理性,且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但却受内因和外因的合力影响而未能达成政治认同的预期目标。可通过遵循认同规律、巩固教育阵地、增设实践环节、凝聚多方力量等路径来推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自我内化,并在政治参与的实践中契合政治体系的政治要求和达成自己的政治愿望。  相似文献   

9.
高校党建的使命在于通过多种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面对社会转型期国情、世情的剧烈变化,以及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高校党建要担当起大学生形成接续性政治认同的重任,就要遵循党建层次高水平化、党建方式多样化、党建策略精神化和党建过程动态化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导向、传播、整合、约束、服务等各项功能,使大学生逐渐形成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意识形态、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和执政党宗旨的政治认同。为此,高校党建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将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重视党建的制度化建设,并加强党建的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影响我国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应注重国家认同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对国家政治、国家文化、国家历史的认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要推进国家意识形态建设、落实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结合国家重大纪念和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1.
政治情感是形成政治观的基本因素,健康的政治情感促进积极政治观的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呈现理性与非理性、功利性与淡漠性、稳定性与冲突性并存的特征。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社会负面信息的影响和高校政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等。对高校来说,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政治情感,就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观教育的内容、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构筑一个能够促进大学生政治情感健康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文科大学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客观上在政治思想观念方面对全体大学生起着引领作用。文科大学生文化程度较高,理论思维能力较强,对政治合法性的关注程度较高,不太可能以一种朴素的情感保持长期政治认同的热情。对党的政治认同离不开对党的政治理论的认同。我们通过对理论兴趣、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关联度的考察,提出激发大学生理论兴趣,可以促进文科生的政治理论认同,而政治理论的认同又能带动政治认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对大学生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和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调研数据,通过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来分析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调研发现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着政治认同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未显示出规律性或倾向性,说明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高校应重视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中的差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主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有关内容,应当分门别类,在了解各门课程的性质、类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达到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塑造当代大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本文以西华师范大学、川北医学院等为个案,从政治信仰认知、政治信仰认同心理、政治信仰认同行为三方面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不明确、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主动性不强烈等问题,指出应当在政治认同视野下,从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逻辑演进、发掘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现实实践性、激发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在需求等三个方面增强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体对认同对象和认知内容效果的评价角度,利用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状况喜忧参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对于相关核心思想政治观念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认同度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不高、马克思主义信仰较为缺失.必须通过宏观、微观等多种途径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改善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和谐是政治认同所形成的理想状态,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认同的研究坐标需要更新,应着重站在民间的立场来认识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研究领域需要拓展,不仅要研究政治认同的程度,而且要研究政治认同的内容;政治认同的观念需要转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理性分析中国政治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认同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重要心理机制,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技术性、主体交互性、合作性、冲突性、系统性是网络认同的鲜明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群体出现网络身份认同错位现象,话语认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共在化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化时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当前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前沿,融入鲜明的价值判断来思考和解决大学生网络认同问题.以彰显改革创新精神的"三因"理念为指导,为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方位和方向的遵循.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学生,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大学生内在本性的成长发展需求,结合外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性丰满的人、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系统化教育,体现在民族院校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条件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协同性、管理的规范性。思考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的系统化教育问题,是应对全方位开放环境下"为谁培养人"的现实挑战,是在价值多元交汇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求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需要系统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