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小说与戏剧的艺术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小说在其艺术发展中 ,都注意对戏剧的借鉴和吸收。重视小说和戏剧的相关性研究 ,注意小说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与吸收 ,探索小说戏剧化的审美特征和实现途径 ,对现代小说美学的建设来说 ,当十分必要且不无裨益。小说的戏剧化 ,可从操作、文本和交流三个层面来理解。仅从交流层面即作品中人物、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看 ,小说的戏剧化 ,就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戏剧艺术完美地融入小说《白痴》的创作当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戏剧式小说,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戏剧化态势。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开场白、序幕、场间转换和幕问转换等戏剧的排篇布局方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呈现出戏剧的逻辑结构。在作品的时空安排上,他也借鉴了戏剧的表现手法,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包容性和情节的丰富性。此外,小说还引入了对白、突转、悬念、小丑和道具等戏剧的重要元素,从而凸显了作品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3.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戏剧艺术完美地融入小说《白痴》的创作当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戏剧式小说,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变幻莫测的戏剧化态势。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开场白、序幕、场间转换和幕间转换等戏剧的排篇布局方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呈现出戏剧的逻辑结构。在作品的时空安排上,他也借鉴了戏剧的表现手法,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包容性和情节的丰富性。此外,小说还引入了对白、突转、悬念、小丑和道具等戏剧的重要元素,从而凸显了作品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4.
亨利·詹姆斯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在建筑、绘画、园艺等领域中流行的画意书写美学理念跨媒介性地运用到了小说叙事中。以詹姆斯的《波音顿的珍藏品》和《阿斯彭文稿》为例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詹姆斯画意书写的创新之处。研究发现詹姆斯在这两部小说叙事中借鉴了画意书写派常用的透视缩短、色调对比以及衰败古旧的理念,把小说创作成具有双重视角张力之美的、透露着浪漫主义感伤情愫的画作。画意书写是詹姆斯尝试图像叙事的重要表现方式,他突破了传统画意书写以自然景物为中心的做法,转向人文场景,专门探讨人与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97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帕特里克·怀特以其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和民族性著称。在《树叶裙》中 ,他综合运用戏剧创作的种种手法大大强化了小说的表现力。他将小说戏剧化 ,又将戏剧手法现代化 ,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在冲突 ,并将小说的生活化与戏剧的传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既表现了平常人生 ,又以不寻常的情节人物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6.
《奉使记》是亨利·詹姆斯晚期最主要的长篇小说之一,被认为是其小说创作的顶峰。小说中,詹姆斯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欧美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冲突。这种冲突对主人公史垂则自身观念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勾画小说中史垂则接受使命、履行使命以及负于使命的三个过程,亦即从承担到选择责任,亨利.詹姆斯批判了美国物质至上的传统价值观,而提倡欧洲的艺术生活。同时,他对人的自身价值进行了反思。这种批判和反思为飘忽不定于当时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老舍从事过多种文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尤值一提的是,他将小说和话剧的创作手法融会贯通,从而出现了戏剧化的小说和小说化的戏剧的崭新格局,对当时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主要研究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专题论文和“纽约版小说序言”。专题论文《小说的艺术》是关于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宣言。另外几篇专题论文知名度不太高,却作出了相当明确的理论表达。“纽约版小说序言”联系詹姆斯本人的小说来谈创作,可信度很高,堪称宝贵的理论资源。论文也指出,作为经典小说理论的代表,詹姆斯的理论也还显得不完善。他的许多见解,还包含在若干序言、散文里。  相似文献   

9.
论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中的美国身份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小说在其建构美国身份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其小说创作在历史文化语境及世界观等方面有追求独立美国文化身份的根由,以此可进一步深入研究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袁可嘉的新诗戏剧化理论是对新诗艺术的探索和创新."戏剧化"取戏剧的两层含义,即客观、间接与矛盾、冲突.九叶诗人的创作在事实上阐释了袁可嘉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1.
哈代的小说,在形态上存在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兼容乃至潜移倾向。本文以威廉·阿契尔的"戏剧"理论为根据,着重探讨戏剧艺术在哈代小说结构中的运用。本文作者认为,哈代的小说在结构上存在着对戏剧艺术的借鉴,他的小说结构富有戏剧结构特点。哈代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戏剧艺术中的"冲突"、"激变"等技巧,以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使读者由此获得视觉、听觉和感觉的多重效应。  相似文献   

12.
因为对笔下人物的刻画细腻、真实 ,注重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原因来描写事件 ,亨利·詹姆斯被人们冠以“心理现实主义大师”的称号。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手法为切入点 ,指出心理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关联 ,以及与意识流小说在创作技巧、表现等方面的不同 ,从而明确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与意识流小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徐则臣长篇新作《王城如海》的主人公余松坡是一个具有多重所指的能指符号,他的存在使这部小说的主题显得异常复杂而深刻。但是,小说情节的戏剧化和细节的不真实,使得《王城如海》成为一部艺术上的失败之作。而小说艺术上的失败与徐则臣近年来过度追求宏大叙事,却相对忽视小说艺术真实的创作倾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渔认为话本为无声的戏剧,那么他对戏剧剧本的认识同样适用于话本,用他的戏剧理论观照其话本创作,我们发现他的话本带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结构集中紧凑,针线细密,语言通俗易懂,务求肖似,注重喜剧情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主义书页:乔伊斯与汉字书写的图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字书写和东方文学曾对詹姆斯.乔伊斯的主要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乔伊斯在都柏林时便开始接触东方历史和文化,并将东方文化知识表现在从《都柏林人》到《芬尼根的苏醒》的全部作品中。汉字书写的基本元素拓展了乔伊斯对东方的认知,影响了他的视觉文本观。乔伊斯的'东方时间'和他那源于汉字书写的现代主义视觉意识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苏醒》中均有表现,同时从中国印刷史来看,其小说的空间结构也反映了汉字书写传统。汉字书写显著的垂直特征和文本评注传统与乔伊斯作品将空间、听觉和垂直融为一体的创作特性相呼应。  相似文献   

16.
《女人的肖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依托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有关情节设计的描述,挖掘《女人的肖像》情节构思中的传统元素及其对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作用,以此管窥亨利.詹姆斯小说对古典戏剧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戏剧独特的戏剧要素和构建方式为哈代提供了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结构和有机的形式 ,不仅使他的威塞克斯小说在美学上独树一帜 ,而且还为英语小说建立了一种新形式———相对单纯的背景、精巧的结构、不枝不蔓的情节 ,代表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英语小说的变革要求。虽然这种形式与后来小说界的“非戏剧化”的倾向背道而驰 ,但它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陈规仍不失为一种背叛。  相似文献   

18.
在史剧创作中存在着“历史戏剧化”和“戏剧历史化”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现代,戏剧历史化导致史剧创作中“历史主义”和“古为今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盛行,使史剧越来越远离人性和人文精神。在历史戏剧化过程中,创作主体是核心,他连通古今,使历史真正成为人的历史,并且是现代人的历史。改变过去史剧研究重“史”不重“人”的思维逻辑,中国现代史剧现代性核心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享誉英语文学世界,被称为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声与沟通欧美大陆的无冕文化使者.他小说中最常反映的是国际文化主题,即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互相融合的发展过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相斥.而在晚期作品中,这两种对立的文化在其主人公身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詹姆斯一生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懈的探索,詹姆斯终于在他的小说世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亨利·詹姆斯作为一位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发掘其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要特色,并对之进行较深一步的研究,从而得以逐渐认识亨利·詹姆斯在英美小说史上作为文学现代主义先声而享誉文坛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