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思想品德修养”课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是该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树立爱国主义理想,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崇尚爱国主义美德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进程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系统化层次化地构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强化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切实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4.
法治题材影视作品反映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描摹兼具正义感与人情味的人物,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然而,在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视域下,高校法治教育长期以来“单轨运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亟须以学生为本,将目光聚焦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以电视连续剧《狂飙》中蕴含的法治价值为切入点,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法治剧在高校法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探索新时代法治剧融入高校法治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的特点和教育职能决定图书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教育优势,营造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环境,致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新形势及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不断充实新内容,探索新方法,进入新层次,以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将国家关于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方面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法律意识和精神力量外化为法律行为,从而实现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实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师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以便提高这门课程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爱国主义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为此,高校必须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从发展个人能力、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能力、激发使命感和培养国民心态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进行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使学生知国耻、爱国宝、明国策,是唤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基础;把识国情、强国力作为激励学生为振兴祖国发奋读书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特点和教育职能决定图书馆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教育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其教育优势,营造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环境,致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重要渠道。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文章就如何通过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目前应着力培养起大学生遵从法律权威等四种基本的法治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优化和改进“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主体的适应技能、革新“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体系等措施来卓有成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联合社会、整合校内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合力共建。应坚持“三贴近”原则,探索规律,改进创新,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教师队伍在基地建设中也要苦练“内功”。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在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是把“双刃剑”,从网络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要要求和核心内容。新时期,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与理想信念确立、时代目标要求、长效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自我发展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与法基》)课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们所理解的爱国主义,包括爱国主义的情感、爱国主义的道德情操及爱国主义的政治原则三个方面。爱国主义具有群众性、历史性、阶级性、层次性四个特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要营造一个浓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二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注意层次性、注重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政治、道德涵盖的内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无论世事怎样变迁,爱国主义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和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对当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鑫  马三喜 《国际公关》2021,(23):109-11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理念宣传力度的加深,法治教育作为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因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被广泛重视.而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始终为人所称道.基于此,高校在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教学研究方面应该从以下教学过程的主体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而要想使学生入脑入心,则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要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其中理性因素的培育;从教育内容上,要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深层次理性思维的启迪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熏陶上;从教育措施上,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抓住的几个重点: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我中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突出爱国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认识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相统一,做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一致的爱国主义者;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致力“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