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虽然源远流长,但是一直未形成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运行体系。作为2000年以来颇为引起关注的一项制度,行政问责制是公共行政基本原理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权责一致的民主政治发展要求,也是改善中国政治环境和促进我国政治与国际化接轨的现实需要。特别是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公共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建立完善的行政问责制度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迫切需求。但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实施行政问责制的进程中存在诸多困境,急需加以制度化和法律化规范,并且完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行政问责制是社会主义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行政问责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重构,然而,重构的前提是厘清行政问责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3.
自国家审计署之审计结果向民众公布伊始,便有了一轮接一轮的"审计风暴",但风暴过后一切便又归于平静.如何从法律层面对"后风暴"时代相关问责制度予以规制,对审计出的问题和相关人员如何强化问责制度并加强相应的法律规制力度,是我国现行法律所面对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责任是现代社会成员对社会所负担的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和社会成员对自己实际所为的行为承担一定后果的义务。问责制度的建立就是要让为官者意识到自身角色的特殊性,达到警醒自己、规范自己行为的目的。推进问责制度是回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必然选择,关系到人民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存续,问责制度应当成为改善和优化政府管理的杠杆、驱动器和制衡器。从“人民主权”的呼唤、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中潜在的风险、责任政府的建立三个维度,读解问责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基础;从规范权力授予机制、厘定官员问责标准、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问责制度,使之趋于完善,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监察问责具有行政外部问责之功能,与行政内部问责具有共同的责任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分层式"行政问责模式.然而,该模式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着制度虚化、协同性不足、适用混乱等问题.对此,应当确立行政问责的法治化路径,加快制定《行政问责法》,区分监察外部问责与行政内部问责,明确行政问责与政务处分、党内问责的界限,就问责对象、问责主体、问责事由以及责任承担方式等做出具体规定,构建独立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股票期权模式的制度设计缺陷、障碍与法律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即 :延期支付计划、虚拟股票和期股。本文主要根据目前股票期权的三种实践模式 ,结合西方国家期权制的发展理论 ,探讨了股票期权制在我国的制度设计中出现的缺陷 ,以及在现阶段推行股票期权制的法律障碍和非法律障碍。同时 ,对我国股票期权的制度完善、障碍排解和法律救济手段都提出了新见解 ,以期能对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我国30多年的宏观调控实践以及"现代法治的良性双向运行模式"等理论都已表明,对宏观调控主体进行问责是完善宏观调控的重要路径,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鉴于宏观调控主体可问责的功能和特殊性,对宏观调控主体的问责应是综合性的问责,即构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和绩效责任的综合"责任集合体"及有效的实施机制,以确保"宏观调控受体信任、遵从调控主体的引导以达到调控目标"这一核心行为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下尚不具备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施行需要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在立法需求尤为紧迫的情况下,我国刑事被害人救济立法的可行路径是由"救助"渐进式地向"补偿"过渡。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应是兼采一般社会救助制度和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相关合理因素的"紧急司法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正进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市场的无序性。本文从探究公平竞争制度立法模式为着眼点,就调整主体、法律保护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现阶段的具体适用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行政问责制度作为建构责任政府的重要制度保障,其针对问责程序与问责机制的合理设计是关涉责任政府建设的重要问题。以行政问责制度为视角,通过对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文本解构和分析,描述、解释了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各个组成要素,着重讨论了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揭示了社会发展、危机管理和法制化建设的需要与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和变革关系,并探讨了由行政性问责向程序性问责转变的相关条件。针对我国各地方行政问责制度相互关联的各个核心要素,剖析各地方行政问责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商誉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商誉、商誉权的法律属性做了分析研究,认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财产,由此所生之商誉权为无形财产权,它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产权;通过对我国目前有关商誉保护的立法,特别是《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不足的分析,就我国商誉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设想:改我国对商誉的间接保护方式为直接保护方式,建立并形成商誉保护较为完整的法律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总体模式应以责任主体为标准划分为三类,即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型和个人保障型;再以管理体制为划分标准,将社会保障型进一步分为统一社会保障型和分散社会保障型,将国家保障型进一步分为国家保险型和福利国家型,将个人保障型进一步分为公营个人保障型和私营个人保障型。此外,以收支关系为划分标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个人账户模式、统筹模式和统账结合模式;以筹资形式为划分标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分为收费型和收税型;以立法形式为划分标准,社会保障法可以分为一法为主模式、多法并立模式和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特点分析入手,对加强我国物流法律制度建设所涉及的物流主体制度、物流行为规范、物流宏观调控以及重视物流行业协会组织的协调和自律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  相似文献   

14.
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且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而国内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供给又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推进石漠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加强中国石漠化防治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妥善选择能够调动一切石漠化防治力量的石漠化防治法律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失,对一些基本问题缺乏必要的规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的各项内容缺乏具体、完善的设计,缺乏城乡统筹的衔接机制;对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运行的各因素缺乏全面分析,无法建立良好、有效的保障机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市法模式上,国家应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再逐步与城市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首先要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然后在分类保障的基础上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具体制度的设计,同时建立良好、有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公民问责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理论阐述了人民主权和政府治权的逻辑关系,由契约演绎生成的政府责任是公民问责的逻辑前提,而公民问责则是保持公民与政府之间契约张力的有效路径。为此,契约论可以作为公民问责的理论基础。与其他问责方式相比,公民问责具有独特的价值。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公民问责,关键是要营造公民问责的组织氛围,健全公民问责的制度安排以及加强公民问责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环保责任与环保问责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源在当地政府环保责任不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依法履行教育引导、规划指向、执法监督、市场服务、信息公开责任,而建立环保问责制则是强化政府环保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的老年人口对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问题,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国家干预型的人口政策,使得人口结构迅速转变,也加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国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比较晚,呈现出许多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开始,在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的现状和问题,通过介绍其他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结合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引出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的完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法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制度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问题碧得不到有效改善,必将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法律解释主体的解释权限范围,转交立法解释的法律定位,充分发挥司法解释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整个法律解释体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间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民间自发形成的经济组织,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一定的金融法律制度做保障。然而我国现行民间金融法律制度严重缺失、配套制度不完善。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下,为了更好地活跃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构与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