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国籍法》的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此,可考虑增补基本原则的内容,修改“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等条款,明确“定居”等法律概念,避免产生歧义,从而为解决实践中的国籍问题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近代国籍观念在晚清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制度实践做了进一步探究。通过考察国籍相关概念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思想因子与呈现方式,鸦片战争以降通商口岸地方官民对西方国籍制度的接触所引发的国人国籍意识的初步萌发,西法东渐背景下国籍法知识的早期引介、传播与运用,清末中国社会国籍意识高涨背景下清政府的具体因应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对近代国家转型过程中由国籍问题引发的复杂历史细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何兰 《北方论丛》2002,(1):72-76
德国与伪满洲国在1936年缔结的<德"满"贸易协定>是德国对远东政策、特别是对伪满政策的一块界碑,它意味着德国已放弃不承认原则,在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在该协定的缔结过程中,德国外交部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间岛朝鲜人的国籍问题,在“日韩合并”后日益突出。日本公然宣称间岛朝鲜人皆为“日本臣民”,企图破坏《间岛协约》体制,并将其领事裁判权扩大到东北全境。为了获得土地所有权和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压凌虐,间岛朝鲜人加入中国国籍的愿望日益强烈;中国政府亦将间岛朝鲜人的归化入籍视为阻止日本侵略的有效手段,相继出台“国籍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朝鲜人入籍由严加排斥和限制逐渐转为积极海纳和鼓励,借以扼止日本势力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5.
“满洲国”成立以后,为了体现其“独立”的国家性质,日本开始策划制定国籍法,企图把“满洲国”国籍强加给东北人民,同时对“满洲国”的日本人实施双重国籍优惠政策,以保证日本人在“满洲国”的统治地位。但是直至二战结束为止,“满洲国”并没有制定出国籍法。而没有国籍法的“满洲国”实际上不存在其统治下的“国民”。所以从“满洲国”实际上是无“民”之“国”的史实出发,就可以论证“满洲国”的傀儡性质。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朝鲜人社会形成于20世纪10~20年代。其后,移居到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广开水田,并营造了典型的农村型社会,其阶级属性仍属农民阶级;移居到日本的朝鲜人,则被纳入到日本各地的近代化工业体系中,成为城市雇佣工人,形成了典型的都市型社会。当今中国朝鲜族和在日朝鲜人社会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可以在两个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7.
东北沦陷区中文报纸存在一个特别现象:文化身份与政治身份分裂,副刊叛离了正刊。当报纸正刊是日伪舆论宣传工具时,副刊却发表大量抵抗文学作品,成为东北人民精神抵抗的阵地。文章以伪满洲国国务院政府机关报《大同报》为例细述这一现象,同时发现《大同报》现象并非个案,副刊叛离在东北沦陷区中文报纸中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这是东北人民坚强抵抗的结果和日本侵略者统治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张晓红 《学术研究》2008,15(1):113-121
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的伪满洲国统制政策中,给我国东北的代表性民族工业--棉工业带来最大影响的要数1934年实行的第二次关税改正政策.此政策是伪满政府在日本的"适地适应"方针下,顾及自己的关税收入和安定统治所采取的.改正政策以往被视为保护政策,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本文通过对改正案立案过程及其影响的分析,阐明第二次关税改正对东北棉工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温和的抑制政策,关税改正政策的实施给东北棉工业尤其是中小民族棉织业带来了沉痛打击.  相似文献   

9.
常言说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镜子可正衣冠 ,研究历史可知兴替。那么研究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可知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和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 ,揭示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由孙春日主编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 ,阐释了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指出了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对一个民族的研究历来角度繁多 ,而本书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 ,从中回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民族的生存环境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11.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伪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以伪满洲国政府名义发表一系列所谓平等的言论;另一方面日伪政权所设立的伪满洲国官僚机构也以“民族协和”而冠冕堂皇之,但是在实际上却是由日本殖民者直接参政、操纵和控制傀儡政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建立的以"吹口哨人保护法"为核心的检举人权利保障制度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其中保障检举人免受表面合法行为的打击报复、提供公民检举权获得救济的途径、设立专门救济因人事行为而受到侵害的检举人的机构、保障检举人的受奖励权等制度和做法,对完善我国检举人权利的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法律意义上的近代"中国"人身份的确定经历从依照传统的"习惯法"、参照西方成例和按照近代意义上的"国籍法",这样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大清国籍条例》颁行具有加强华侨的"中国"认同和维护清政府国内统治合法性的双重目的。"国籍法"确立血统主义原则,显然是受到当时"大民族"主义的影响,体现出晚清政府在大一统近代转型中对于"中国"观念的重塑。  相似文献   

14.
仲裁程序法的适用及我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国际民事诉讼 ,国际商事仲裁也应遵循相应的程序法则 ,以实现程序公正。但国际商事仲裁毕竟不同于国际民事诉讼 ,仲裁程序法的适用有其自身的冲突规则。本文拟在理清仲裁程序法意义的基础上对确定仲裁程序法的冲突规则予以分析 ,并兼及我国的立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简论“九&#183;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国籍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吞并朝鲜以后,为了扩大其在东北的权益,有意制造了朝鲜人的双重国籍,导致了在东北朝鲜人国籍问题上与中国的对立与冲突。纵观“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国籍政策,可以得知,直到伪满洲国成立为止,日本都没有在朝鲜真正实施“日本国籍法”,也没有允许朝鲜人归化。这意味着朝鲜人不具备国际公法上的日本“国籍”。日本对东北朝鲜人的国籍政策,严重地违背了近代国民国家普遍公认的移民可基于个人意愿自由选择国籍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企图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  相似文献   

16.
“为艺术”的文学观及其在现代中国的非适应性消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是可分为隐传统和显传统两个部分的,隐传统主要是指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心理无法改变,并一直在非自觉中制约着我们和我们的文学及文学观念的变化和发展,而显传统是可以被直接感知和认识的。“五四”后的中国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中所反的传统只是显传统,而在深层上是受着隐传统的制约并导致了“为艺术”的文学观在现代中国的非适应性消亡。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随时代而变异的过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着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李春明 《齐鲁学刊》2004,(6):143-148
中国的法治社会化,在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原因在于中国缺乏法治社会化的自然的途径和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法治观的影响,使法治社会化的推动主体的动力不足,甚至成为法治社会化的障碍。法治社会化的渠道中也存在诸多缺陷,不利于法治人格培养和法治信仰形成。同时,法治产品的严重短缺,使人们丧失了法治社会化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应发展市场经济为法治社会化创造经济条件,发展市民社会为法治社会化奠定社会基础,塑造中产阶层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法治社会化工作,培养合格的法治社会化客体。  相似文献   

19.
《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依据和性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体现了我国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精神;其英文译名是Anti Secession Law而非Anti Separation Law,这有助于国际上对我国立法的认同;其打击的目标是台独分裂势力,而对普通平民及在台的外国人的正当权益则尽最大可能予以保护.该法虽明文规定不排除"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但仍处处展现出和平姿态,是一部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和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