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初中文言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明确提出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就像灯塔一样,提供了教学指导,改变陈旧死板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取而代之的就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又是我们在担任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接受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在高中时期重点探索的,如何使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人文价值就是我们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又是我们在担任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接受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在高中时期重点探索的,如何使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人文价值就是我们需要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践行新课标理念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核心问题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笔者就自身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略谈拙见。 相似文献
7.
8.
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碰到原本可以讲得很生动有趣的课文,但完全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无法有效地区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沉闷死板,效果很差的情况。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有人把语文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提问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在捍卫了语文课程工具性这个根本属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性。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焕发语文的生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强化朗读训练,领略课文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1.
著名主持人程前说,主持节目时既要兴奋,又要保持沉稳,特别是上场时,要‘静场’。上语文课也一样。兴奋,才能有激情,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作品;沉稳,才能把握度,才能使课堂张弛有度。上课时,老师不可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都给学生,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本文从两个误区入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索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在坚持工具性的基础上铺陈宣染,顺势引入人文教育,坚持“品”至深处“情”自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职高语文教学的大方向上,我们力求让职高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全面健康地向前发展;力求让中职学生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这些都凸现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本文试图从教材的改革、教法的变化及多媒体教学的出现等方面,对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模式。探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更有旌者,有的中职学校干脆自己编写校本教材,把一些经典篇目删掉,只单纯地教给学生怎样写总结、计划、申请书等应用文体.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思维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当今世界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当让学牛学会什么?收获什么?我想,除了使他们具有初步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教学生学会做人.让课堂充满灿烂的人文阳光,以此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为学生的人生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材可读性强,有很多文质并美的文学作品。也有不少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生动有趣的文章,还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真是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教材,应该对学生有着极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表现在众多方面,其中,提问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提问语言是指教师以发问的形式启发学生的心智,唤起学生思维而运用的语言.语文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课程,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语文课常提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提问语言的运用是否恰当.因此,语文教师在提问时运用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提起语文,学生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教师的感受是“让我喜欢让我忧”。在长期的语文一线教学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反复探索中,笔者发现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然要回归本色,立足课堂,只有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条路,才能实现“课改”要求,才能响应“减负”号召。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要更有成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学生的智慧是否得到开启,整个课堂氛围是否更加生动灵活。本文旨在探讨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对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进行拓展,让学生易学、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