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在我国企业的改革过程中,较多地强调物质资本产权,而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的作用。本文认为,忽视企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产权是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特别是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向前顺利推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深化,国有企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国企党建也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党中央多次强调,企业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和动摇。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到8月,江泽民总书记先后在成都、武汉、西安、青岛和大连等地召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江总书记谈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强调了国有企业改革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了重要指示。根据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认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应强调这样几个根本问题。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树立坚定不移的改革信心改革20年来,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改革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循着不完全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的思路来分析企业金融契约效率,并提出了控制权实现度的概念。文章认为,初始契约界定的控制权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的,而实现的前提是控制权的可交易性和可竞争性,它影响控制权的实现度。控制权实现度的高低与企业金融契约效率正相关。我国国有企业由于法律和现实的原因,控制权具有不可交易性和不可竞争性,从而影响了融资效率。因此,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当是使国有企业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交易。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国家历次经济改革的安排和决议都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一个重点加以强调。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表明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从注重既有利益格局表层缓解的政策调整阶段转入带实质性意义的制度创新阶段。然而要在世界范围内并无前例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国国有企业制度的创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一、国有企业制度的效率危机虽然我国经济仍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但…  相似文献   

6.
夏秀芳  J.Daniel Chi  王京 《东岳论丛》2023,(2):99-110+19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动机是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效率,投资是企业重要的价值增值活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ROA)的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混改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国内少量文献着重分析了混改对国企“非效率投资”(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但国企混改所强调的“效率”更侧重的是投入产出比的概念,目前尚无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本文首次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和产出的两个角度进行了混改影响投资效率的路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前十大股东中非国有股份的持股比例约为20%时,“混合所有”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达到了最大。研究结论既支持了不同性质股权的资源协同和互补效应,同时也支持了制衡理论的权利纷争负效应。这一结论为混改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多年的改革也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如何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根据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我国企业现状,我认为应当坚持国有企业"一体"和政府机构与社会保障体制这"两翼"改革的联合推进。"一体两翼"相关联,硬制约国有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论出售国有企业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理论界提出应由国有企业管理层、私营企业、外国资本收购国有企业。但这些收购方式不但会引起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收入差距拉大、使失业问题更为严重,而且也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率。所以,今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一方面要进行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分离;另一方面要确立所有者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80年代末将公营事业民营化确定为所谓"国家政策",继而推动台湾公营事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完善与经营模式改革,旨在改善台湾公营事业的经营效率,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我国大陆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后,率先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其重点在于从传统的"国有国营"转变为"国有民营"、甚至"民有民营"的经营模式,国家职能开始与企业经营相分离,强调企业经营权的独立。尽管大陆一直避免使用"民营化"一词,但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与改革实践,实质上开启了民营化进程。民营化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经营效率低下的弊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效有序推进民营化改革,就必须完善现行的配套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进一步开放公用事业的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直强调如何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针对传统体制中政府行政干预过多的弊端,改革以来,理论就一直定位于“政企分开”,围绕“政企分开”实行了诸如放权让利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阶段。在这事关改革全局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政府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位置?本文主要探讨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体制转换的必要性,在国有资产重组这一重大的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起的作用,并说明这与“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换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至今,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新争论引发了理论界和社会公众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近30年的辉煌历史可以消除对国企改革的质疑。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选择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等被广为讨论。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始终存在,只有正确对待问题,才能形成新的共识,以继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企业担保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处在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 ,依法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为他人担保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但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不禁止国有企业为他人担保 ,所以国有企业在没有分文对价的的情况下 ,承担担保责任 ,结果是弊大于利 ,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因此 ,应当以立法的方式 ,禁止国有企业为他人担保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在反顾十年民主建设历程及其成就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的民主建设进行了探索:认为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既定的改革战略部署,树立一种明确的政治改革先导的意识,为经济改革的深化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以民主建设为中心的政治改革,不能仅仅看作是经治改革的急切呼唤,应当理解为我国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必然要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伟大实践,不能过分强调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而忽视民主建设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对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过去常归结于自主权不足或激励不足,因而改革主要是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展开。但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而国有资产流失等新问题又突现出来,对此理论界又归咎于产权不明晰,提出了产权改革,其最典型、最概括的思路是实行私有化。笔者认为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关键,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利英 《中州学刊》2007,4(2):54-57
改革以来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国有企业中出现了生产率上升的同时利润率却呈下降趋势的“效率悖论”现象。把市场竞争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促进国有企业效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利润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改变了企业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所有者相对地位的弱化也是引起“效率悖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些时期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争论日趋激烈,并基本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一种是“外部环境论”,主要从制度适应性的分析出发,强调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问题是不公平竞争条件下形成的软预算约束,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或突  相似文献   

17.
在“十五大报告”中,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其要点丰要有(?):其一是强调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支柱地位;其二是认清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改革的必要性;其三是指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措施。报  相似文献   

18.
岳顺之 《东岳论丛》2000,21(1):62-6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对于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找出解决矛盾的对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国有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从表面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和国内其它类型的企业或外国同类企业相比,效率低、效益差。国有企业效率低、效益差是国…  相似文献   

19.
白林 《学术界》2004,(5):230-235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命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关键在人 ,改革的重心应当是人力资源管理 ,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促进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能否发挥效率的基本前提,是制约企业效益的重要原因。研究、探索高效率的企业管理体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效率状况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体制活力不足、效率不高,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配置功能、动力功能、节约功能、安全功能等或整体或部分地达不到当初设计这种体制时的意愿。配置效率。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