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状语带"de:,这个"de"写作"地"还是写作"的",即和定语后头的"的"是分是合曾经有过争论,现在的教科书和语法书通常写"地",这似乎已成定论.其实,"的"地"分合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一1.0 定语后头的"de",20年代到40年代曾经分别写作"的"和"底","底"用作表领属关系定语的标记(我底书/中国底瓷器),"的"用作表非领属关系定语的标记(新的书/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得”字句后段的“语义指向”,“得”字句的否定,同形的“V/A+de+R”结构(可能式和非可能式)的分化规律、分化手段和分化的标记。“R”可以指向主语,可以指向谓语动词,还可以指向“N+V+de”整体。对“得”字句的否定,“不”可以放在“R”前,但是有时也可以放在“V/A”前。对同形“V/A+de+R”结构的分化,从动态的角度在语义中找出了一些分化的标记和规律。这些都是先前有关“得”字句研究中很少或没有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得”字句后段的“语义指向”,“得”字句的否定,同形的“V/A+de+R”结构(可能式和非可能式)的分化规律、分化手段和分化的标记。“R”可以指向主语,可以指向谓语动词,还可以指向“N+V+de”整体。对“得”字句的否定,“不”可以放在“R”前,但是有时也可以放在“V/A”前。对同形“V/A+de+R”结构的分化,从动态的角度在语义中找出了一些分化的标记和规律。这些都是先前有关“得”字句研究中很少或没有涉及到的。  相似文献   

4.
2002年4月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对写作教学明确提出了以下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如何实践这些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尝试,觉得写作“轮流日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愈发展愈需要写作,写作愈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愈高,因而写作教学改革愈要加速、扩大、深入。近几年,写作教学研究、改革的成果日新月异,令人瞩目,令人欣悦。综观写作理论探讨的专论和写作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虽众说纷纭,但各显异采,对写作理论新体系的建设和写作教学改革起了促进、推动的作用。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与“实”——坚持“活”与“实”的辩证统一。写作教学中确有活与不活、实与不实的现象。凡是坚持改革、做到活与实,成绩就显著,反之成效甚微。传统的写作教学的总特点是“封闭形”的,诸如陈旧的写作理  相似文献   

6.
写作离不开阅读。理由很简单,写文章的人,如果他自己没有阅读过文章,那作文岂不成了“天方夜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于写作而言,主要是起借鉴作用。但并非所有能阅读的人都能写作,只有“写作阅读”才于写作有益。何谓“写作阅读”?写作与阅读的关系到底怎样?“写  相似文献   

7.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8.
葛兆光先生严厉批判了教科书式的思想史写法,提出了思想史的“个人性写作”问题。然而,对“个人性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葛先生却语焉不详,对该问题的讨论不免失之笼统和草率。思想史的“个人性写作”有其特定的来源、内涵和外延,思想史“个人性写作”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是应该获得阐释的延伸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重视“合和”与“集成”。在文体学上,合和与集成主要表现为文体浑和。文体浑和的最高形态是“大成文体”。大成文体是随机浑和与集成所有文体的结果。大成方“全粹”。杜甫向号“集大成”者,这主要体现在文体写作方面。于不同的文体,杜甫写作的“集成性”的程度亦参差。杜诗可谓“集大成”;杜赋可谓“集中成”;杜文可谓“集小成”。杜甫文体写作的“集成”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小成”与“中成”都尚有待于提升至大成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11月版《成语故事选》一书中,将成语“郢书燕说”写作“郢书燕悦”。将此故事中“燕相国受书而说之”写作“燕相国受书而悦之”,并且把“燕相国受书而说之”中的“说”解释为“高兴”。我认为,象这样写和作注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叙事”这一特殊叙述方式与表达形式成功地介入到“底层文学”当中,无疑给“底层写作”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陈应松的努力与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表征,他的《太平狗》很具有说服力,也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完备的写作范式。当然,还有诸多优秀的作家参与到该题材类型的创作当中,并呈现出了底层“动物叙事”所可能达到的向度。作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考查维度,“底层写作”中的“动物叙事”显示出了其特有的题材优势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2.
“小题大做”是写作活动中立意的一个惯用手法。它的好处是,能将平凡小事中非凡的意义挖掘出来,以小见大,深化文章的主题,给人以启迪。写作中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帮助我们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发现”的敏感性,及时地捕捉生活中的美。  相似文献   

13.
"XX地V"为状中偏正结构,"XX"为"名 名"/"数量名 数量名"/"数量 数量","V"为光杆动词,"地"音"de",书面上写作"地".把三种不同形式的"XX地V"结构放在一起考察,分析了其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共性和个性,指出这种特殊形式的结构有一定的语用价值和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课堂语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探索“多稿法”、“单稿法”与“修改法”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写作教学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稿法和修改法的写作前后测成绩达到显著差异,而单稿法写作前后测成绩则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且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对这三种教学模式的态度和认知能力也不同。本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这天,好友春芳哭哭啼啼地跑来找我:“你是搞写作的,就帮我写一份离婚申请书吧。” “好好的,为啥要闹离婚呢?”我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16.
“写作”一词古已有之,“写”“作”二字更是源远流长,并各有若干不同的渊源。作为民族文化的凝结,“写作”蕴意丰富,而又可与中西现代写作观念相融通。今天我们对写作反映客观世界、抒发主观情志性质的认知,对写作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点的肯定,其间均已悄然可见。“写作”含义的形成和演进,正是我们的古人对汉语语言材料的聪慧选择和精当塑造。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的中文写作课程中融入“创意”,写作课程就更有能力承担起教育伦理中理解与尊重的诉求。但创意写作中的“创意”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追求主体性,而是基于承认差异性的共在。现象学伦理转向为写作课程的“创意”转向与教育伦理同构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参考,使融入“创意”的写作课程成为以“人的发现”为目标的生命教育。“人的发现”有三重维度,分别是发现自我、他者与生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意主体,经历了以重构文学中的人学精神、承认他者的绝对异质性、以本真性塑造内在道德的三个过程,使教育伦理中的理解与尊重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8.
世纪初,“80后”写作已经从《萌芽》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出炉的“新概念族”,扩展成了一场普泛性的青少年写作热潮。经过几年的演练后,已逐渐由当初含混、青涩的少年写作逐渐成为了一道颇具市场效应的大众文化景观。然而,缺少人生历练和知识准备的不足,又总使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了狭窄、重复、雷同的类型化弊端和忧郁、沉闷的少年强说愁基调。而传媒与书商为了“共同体”利益,越演越烈的热炒,则严严遮蔽了“80后”写作的致命硬伤。因此,对主流评论界而言,对“80后”写作的及时引导与批评,已经不能再沉默与缺位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中间代”诗人的创作中,长诗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不仅可以发现“中间代”诗人个性写作的魅力,而且可以发现当代长诗写作开阔的创造空间。这是”中间代”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中间代”长诗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间代”诗人的长诗创作是突破艺术成规和彰显诗人创造个性的诗歌写作,是对当代长诗写作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阶段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我们应该始终以总目标为依据,把“促使学生写老实话,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淡化文体,注重交流”,“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和加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