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7):138-140
本文在认知负荷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吉尔(Gile)的交替传译口译模式,探讨了交替口译中记忆与笔记的注意力合理分配问题,在以技能训练为主导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口译场合,分专题设计口译训练。使用这样的口译训练模式来全面提高民族院校口译教学水平,多方位提升学生口译能力。并且提出了在交替口译教学中记忆和笔记的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靳松 《社科纵横》2014,(4):173-175
本文在法国巴黎释意理论及GILE口译认知负荷模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民族院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特点与现状,提出民族院校的口译训练模式应该采取以技能化训练为主导,加强语言准备,分专题进行口译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全方位提高民族院校口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艾云 《社科纵横》2010,25(9):172-173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涉外活动与日俱增,各行各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规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口译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口译人才的培养重任。然而,高校口译课堂教学应有别于职业口译培训,应坚持自己的教育宗旨,即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手段,同时初步掌握口译知识与技巧,进行口译员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4.
李琼 《社科纵横》2010,25(8):171-172
由于交替传译中译员面临的压力和人脑短时记忆的有限性,口译笔记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译员可以借助笔记储存大量的信息,有效弥补大脑记忆的不足。本文从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口译笔记的作用,指出当前口译笔记中存在的误区,对常见口译笔记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靳松 《社科纵横》2013,(3):176-178
当前,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日益活跃,基于语料库的应用性研究范围日趋扩大,研究层次也日渐深入。在充分阐述基于语料库口译教学的特点基础上,本文探究了基于口译教学的语料库建立的几个重要环节并且客观分析了口译语料库建设的一些特殊困难。  相似文献   

6.
马纳琴 《社科纵横》2007,22(2):176-178
本文探讨了国内外教材评估理论共同关注的原则及口译教材关注的重点,认为口译教材的评估和编撰应体现这些理论原则。提出了民族院校口译教材的使用前主要评估指标,并对选择评估指标的原因做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口译传播与其他的一般人类传播的异同,分析了口译传播活动中口译员的作用和口译传播活动对口译员的要求,提出了工作场所下口译员素质培养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科技口译的"原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雄 《社科纵横》2006,21(8):167-16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交流,作为一项专业性交流活动的科技口译变得日益重要。科技口译有其独特的特征、认知过程与再现方式,“原语效应”是科技口译的重要特征,再现的重要策略,而“原语效应”的再现是需要相关策略的。  相似文献   

9.
靳松 《社科纵横》2011,(8):169-170
本文将主要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入手,结合口译课程的特点,对如何利用多媒体有效地改进、提高口译教学工作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人际传播的口译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际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口译沟通在不同语言系统人际传播中的特点以及对译者的客观要求,同时,分析了社会系统中的译者在口译沟通中的抉择行为以及由此而采取的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刘艾云  韩丹丹 《社科纵横》2010,25(11):176-178
口译不是单纯地从语言A到语言B的解码和编码。它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对口译的研究呈跨学科性。该论文拟从认知心理学学科下的注意理论出发,探讨注意因素在口译过程中的作用。利用SPSS软件分析对受试者进行的测试与问答数据,得出以下结论:注意水平与口译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笔记与记忆对注意的影响显著;初学者注意力主要分布在听辨、回忆和读笔记环节中。  相似文献   

12.
以顺应论为雏度来探究以语境为依托的口译选词的基本策略。主要从语言、情景和文化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口译实践中如何做到三者的协调顺应。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3):95-97
遵循会话合作原则是人们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最直接的方式。本文以2015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为研究个案,运用实例分析,论证合作原则在会议口译中的重要性,探讨译者在追求最大限度遵守合作原则的过程中由于口译特殊性、汉英思维差异、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采取相应的变通手段,保障最终交际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为保存源语文化意象原有的文化特质和蕴涵,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是一种必然,同时必须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能力,才能将源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映现至译语文化,产生出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相互作用后的新的文化意象。着眼于文化意象的互文性,探讨互文性与文化意象翻译的关联性以及文化意象的翻译转换策略,规避可能出现的消极互文干扰,对于翻译这一具有明显互文属性的文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忠廉 《阅江学刊》2012,4(4):95-100
典籍用古语写成,外译时可能经过原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古原语、现代原语、现代译语和古译语四要素与典籍外译的阶段可演绎出: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原古→原现→译现→译古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原现→译现间接转换机制,并随译者古今双语的掌握程度和原文的难度而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沛 《唐都学刊》2011,27(4):89-9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字和语音,又受到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因此,语言形式美的翻译具有相对性。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红楼梦》的回目语言,八字对仗,整齐划一,句式凝练而又富于变化。翻译时,只有通过补偿、转换、迁移、变通等翻译策略,才能实现对源语句型结构、对偶、重复、比喻等语形修辞美的传递,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的语言形式美。  相似文献   

17.
李育鸿 《社科纵横》2007,(10):177-178
要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至少要通晓两种语言,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翻译技巧,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在笔译和口译过程中才能领会"弦外之音",并把它们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再创造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文化屏障是可以跨越的。  相似文献   

18.
"政治等效"理论是基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专门针对外宣翻译提出的翻译理论,外交语言作为国家政策的"第二代言",必须更加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政治性。近年来中国更加关注海洋外交,颠覆了从前以陆地为主的区域化外交形式。本文以习近平在2014年APEC会议上的发言及海洋外交系列演讲的口译为例,在"政治等效"原则指导下分析其海洋外交理念下演讲词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翻译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理解障碍和表达障碍.该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翻译障碍产生的常见原因,即大学生的双语认知能力和译语表达都存在明显不足,母语概念体系对理解和表达过程均有影响,翻译过程中出现很多负迁移现象.因此,翻译教学要让学生摆脱固化的母语概念体系,逐步识解和运用目标语,从而有效地重组大脑中的语言知识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委任与原文——费尔梅的现代翻译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委任与原文——费尔梅的现代翻译理论薛思亮1984年汉斯约费尔梅与卡塔琳娜莱丝合作撰写了《普通翻译理论基础》①一书,从理论上将翻译纳入不同文化及语言间交际这一更广泛的范畴,把翻译的交际功能、目的和效果以及译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置于讨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