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当李约瑟博士80华诞时,我曾和胡道静先生共同发起为庆祝李老80华诞检集文章以作纪念。后来与曹天钦、李国豪两位作为主编人,又荷鲁桂珍博士鼎力援助,为专刊提供了李老传记,而且发函代邀李老各国友好为专刊撰写文章。这就刊行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2.
由于“李约瑟难题”的陈述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无法对之作出合理的解释。基于这一考虑,我们把“李约瑟难题”修改为“半李约瑟难题”和“广义李约瑟难题”,以便对之作出合乎逻辑的、统一的解释。这一解释表明,不同国家在科技、教育、政治、经济、学术等方面的差异盖由文化传统或文化基因的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著,开启了他本人和本世纪汉学界“最为庞大的事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了解李约瑟的治史方法,不了解李约瑟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所得的李约瑟哲学”,便无从理解李约瑟以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和世界的不朽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本文想就李约瑟的治史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难题”是在中西科学技术史比较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李约瑟本人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地理、经济与制度三个方面。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答“李约瑟难题”,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中国地理环境、人口、生产方式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科举制度、清朝政治制度等因素影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在甘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新在甘肃朱允兴,刘喜堂督新之前的杨增新,曾有一段在甘之间历.光绪十四年(1888)杨增新考中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殿试,成为进士。同年九月以知县签分甘肃,先后署任中卫县知县、后补渭源县知县等职.后来又在宁夏将军钟泰的全军营务处任职。1696年8...  相似文献   

6.
甘肃是李自成活动的主要区域。这一历史,往往被人们忽视,一般不见于现在刊行的有关书籍。这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明末以前,陕、甘同省,简称“秦”。旧史书上讲甘肃地区时,也用“秦字”称之。现在读史,在一个“秦”字的掩蔽下,往往把甘肃地区忽略了。二是缺乏对李自成在甘肃活动的系统研究。 李自成在甘肃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进攻洛阳前,后一段是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襄阳会议后。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之谜的历史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期,正当中国古代文明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在国内外都受到严重质疑的时候,英国学者、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著名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n)却宣布中国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并对如何认识中国的过去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世界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第二,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李约瑟,这位宏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不仅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而且还是一位很有哲学素养的比较文化史的思想家.主导《中国科学技术史》写作计划的独特的思想,就是旨在打破“欧洲中心论”观念的无知,消除和澄清科学史乃至思想史上的种种误解和疑惑,还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也就是说,科学并不是欧洲人独有的,各个民族其中包括中华民族都曾有过自己独到的贡献,而近代科学的涛涛大海就是由各民族文明的科  相似文献   

9.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松 《兰州学刊》2004,13(1):64-67,146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理论思考 ,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基础。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李约瑟难题”式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0.
郭延成  李建珊 《社会科学》2007,63(12):107-114
从宗教维度对李约瑟问题进行探讨,李约瑟问题所关涉的西方文明于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西方与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李约瑟问题是一个复杂性哲学问题,社会系统中宗教子系统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必须考虑其他子系统对宗教子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佛教对中国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作用要经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的过滤、转换、折射等过程,但佛教在其可能的范围之内对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与佛教世出世间相统一思想充分结合并在现当代发挥积极作用,正契合以太虚法师为代表的佛教有识之士所倡导的"人生佛教"的理念,这将为中国科技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西方近代科学革命是西方社会理性传统、宗教特点、社会运动等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中国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社会尽管具有科学革命产生的某些必要条件 ,但因这些条件不够充分而与之无缘。在历史哲学的视野里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永远不能彻底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前半期,正当中国古代文明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在国内外都受到严重质疑的时候,英国学者、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著名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n)却宣布中国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并对如何认识中国的过去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世界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第二,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化却没能够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李约瑟与爱因斯坦——“李约瑟难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1年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科学史讨论会上,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发表了题为《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的重要讲演。讲演将要结束时,他指名道姓激烈地批评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一封关于中国科学发展的短信是萧伯纳式的、轻率的,并断言爱因斯坦对中国科技一无所知,根本没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提出李约瑟问题,乃是以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典范,考察东方和中国的科学技术。我们以分析、解决一个泛李约瑟问题为基本线索。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而且是对于中(东)西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由此,李约瑟问题形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的结构和模式。也就是说,李约瑟问题不仅在答案上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而且问题本身也具有无限可能性。这是一个无穷穷举过程。从中(东)西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到中(东)西人文社会等等的比较研究,乃是转换和扩展李约瑟问题。只要存在中西科技、人文、社会比较,或者任意两个以上的文化和社会比较,李约瑟问题就有其意义和价值。只有社会和文化的全球化真正达到一体化程度,李约瑟问题才会真正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15.
"李约瑟难题"中从未提及中国古代科技自某时期就衰落下去,而是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15世纪之前的发展势头.无论在何种意义下,"李约瑟难题"都是成立的.它由两部分组成,彼此呈并列关系,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系,因此,解答"李约瑟难题"非同一般命题.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其根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具有游牧特点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并统治全国;其次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改朝换代.在"后李约瑟时代"国人应追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去超越"李约瑟时代".  相似文献   

16.
“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曾明确指出,无论是在以前的千余年,还是近五百年,中国的科学“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一直在稳缓地前进”;而西方在经历了“几乎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建树”的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来了,发生了科学大革命”.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这种科学的大振兴或大革命,不在中国或印度发生,而是在西方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如何破解“李约瑟难题”?李约瑟“破解”的答案是:中国是“官僚体制”,此制度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灌溉体系的需要;而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商人阶层的产生,当贵族衰落之后,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便诞生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适宜于科学的成长,然而,它却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因此,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没有成功地实现向现代的过渡,故而落后了.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难题”中从未提及中国古代科技自某时期就衰落下去,而是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15世纪之前的发展势头。无论在何种意义下,“李约瑟难题”都是成立的。它由两部分组成,彼此呈并列关系,没有逻辑上的必然关系,因此,解答“李约瑟难题”非同一般命题。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其根源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具有游牧特点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并统治全国;其次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改朝换代。在“后李约瑟时代”国人应追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去超越“李约瑟时代”。  相似文献   

18.
试解“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nhNeedham,1900-1993)穷其毕生精力,撰写出版了焊焊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它在向世人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困扰人心的所谓“李约瑟难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州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一问题也被表述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并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讨论。几十年来,许许多多中外学者从地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19.
李约瑟质疑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文明在科学上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导源干希腊时代的科学精神和逻辑理性,中国传统儒学虽使人文精神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墨学以及其所包含的逻辑和科学精神的没落,对中国的文化体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通过历史分析和文化诠释进行反思,一方面,可以思考墨学和现代哲学在中西文明会通基础上的"视域融合",进一步促进墨学的复兴;另一方面,有助于培育民族文化体系中的科学精神和逻辑理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李约瑟难题,张东荪从科学、哲学、宗教、伦理、政治、历史等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把握。他认为,中国文化没有严格的"物"的概念,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但却非常注重"事",因此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足以对付一切,以致没有产生新文化的必要。他的解答不仅具有思想史的意义,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研究李约瑟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