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工商银行在宏观控制、微观搞活中的地位工商银行是国家的专业银行,握有信贷、现金、结算、利率等经济杠杆,因而在宏观控制、微观搞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工商银行是宏观控制的"调节器".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资金分配为中心的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对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由于信贷、现金一度投放过多,消费基金增长过猛,引起了对宏观控制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发行是宏观控制的重要问题,展开对改革转轨时期合适的货币发行量的讨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经历由传统经济模式向新经济模式的转换过程。为了顺利实现模式转换,使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关键是在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搞好宏观控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使国民经济协同有序地运动。本文主要是讨论模式转换时期基建投资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间接宏观控制体制由微观基础、市场中介、宏观控制机制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其作用过程表现为:宏观控制机制调节市场机制运行,市场机制调节微观经济活动。对于间接宏观控制的微观基础和市场中介,我已另文作了分析,本文着重探讨宏观控制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就宏观经济方面讲,最主要的是要从直接宏观控制转变为间接宏观控制,建立起新的间接宏观控制体制。因此,研究和探索间接宏观控制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本文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宏观控制的目标模式,经济理论界的认识不尽相同.例如:宏观控制中总量控制与个量控制的关系,现阶段宏观控制的目标是不是总供给稍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市场;间接控制的含义,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理顺经济结构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关系,是治理整顿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的客观需要。经济体制模式转换过程中的宏观控制、结构调整以及理顺国民收入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生活空前活跃的具体条件下,由于忽视宏观控制而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失控”现象,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现在,差不多每一个关心经济问题的人都在谈论“宏观控制”。但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宏观控制?为什么要进行宏观控制?怎样进行宏观控制?则必须做一番认真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对间接宏观控制问题的研究中,人们非常注意探讨间接宏观控制体系内部的机制配套问题,这当然是对的,但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间接宏观控制仅仅只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运行需要有其它方面条件的配合,特别是需要有市场条件的配合。间接宏观控制体系的建立和间接宏观控制功能的发挥、乃至间接宏观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 广东省社科会学院于3月5日组织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宏观控制与市场体系”理论及对策研讨会,来自各有关部门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围绕改革中如何进行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的有关代表首先对我省“六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形势作了详细而客观的介绍,既充分肯定了“六五”时期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取的得成绩,亦总结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消极因素.针对近年来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会代表从理论上作了剖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理顺政府领导、管理经济的职能同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关系,是重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关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不仅完全掌握着宏观经济的决策权,而且还以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这是一种纯粹的行政式集权化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郑重地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任务.重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对过去那种排斥市场机制的直接宏观控制模式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搞活和开放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然而建国以来多次出现的“放了就乱、乱了又收”的不良循环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仍时有出现。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切实有效地实行宏观控制,微观经济才能真正搞活、搞好。换言之,微观放活的程度也只有同宏观控制的能力相适应,改革进程才能健康、稳定、深入地发展。因此可以这么说,今后改革的进程及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管理(调节和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我们认为动态地、深入系统地考察研究西方国家运用达五十多年之久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对于我国系统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东六省一市部分金融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者最近在山东省荣成县举行金融学术交流会。会议围绕金融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会议中一些新观点和有关争论简介如下:一、关于银行宏观控制围绕这个问题,会上形成三种观点。(一)宏观控制是人民银行的任务,微观搞活是专业银行的任务。其理由是:(1)银行宏观控制不能多中心。由多个利益、地位有差异的银行同时进行金融宏观控制,难以完全协调动作去实现既定目标,金融宏观控制最终不得不依靠国家政权机关干预。(2)人民银行要注意微观搞活,专业银行要服从宏观控制,这都是在完成本身任务中必须注意的方法问题,不能把方法和任务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改善宏观控制理论讨论会”,于九月十日至十四日召开。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宏观控制的对象主要有四种意见:1、宏观控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因为宏观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2、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该以市场作为控制对象。因为市场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学界加强了对宏观控制理论的研究,对于经济杠杆理论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尤其关于经济杠杆概念、实质以及主要经济杠杆等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着重对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6.
简论李开先思想的变化与文艺观的创新李献芳明代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新旧思想交替嬗变时期。一方面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显示出他的腐败性;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王学左派的兴起,使程朱理学失去了维系人心的作用,启迪了人们的叛逆精神。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一、改善宏观控制应该使用经济手段 我国近年来按照既要搞活企业,又要进行宏观控制这一思路在进行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市场;另一方面,又积极探索如何运用经济杠杆把逐步呈现出活力的企业管住,使之活而不乱。发挥企业活力与加强宏观控制,两者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是推进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但是,真正做到既搞活企业,又在宏观上管住,是很困难的事。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发性的商品经济进行干预,企图克服通货膨胀,控制经济“过热”,防止增长速  相似文献   

18.
<正> 微观经济越是搞活,宏观控制越加重要。 在改革中,我国的经济已经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在这种形势下,侧重从改革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经济改革与宏观控制的关系,国民经济管理的重点和手段,避免宏观失控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的模式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一模式也是我们重新构造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基础。近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控制参数的运用和控制环境两方面,而少涉足宏观经济控制效应的研究。本文拟就宏观控制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谈点个人看法.一、宏观控制效应几种形式宏观经济控制效应是指国民经济控制主体(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控制手段,对控制客体(市场或企业)实施控制时产生的效果。国家经济控制职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宏观控制系统,而宏观控制系统首先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历时30年。在这30年里人际关系一方面是超平衡和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激烈冲突的。传统的伦理、道德关系混杂着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其政治、经济、伦理等原因。这种人际关系有合理的方面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际关系也处于新、旧的交替中,研究计划经济时期的人际关系是有其特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