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1月20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办的“乾元国学教室”开班,来自全国的40多名企业老板携巨款学费来北大“闻道”。这些老板们的课程包括:《四书》《庄子》《周易》及史学与诗教等(据《北京晨报》2005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2.
王闿运非咸丰癸丑举人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运(183~1916),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人称湘绮先生。一生勤于治学,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业,学生遍布蜀湘,弟子中以廖平、杨度等人最为有名。因撰写《湘军志》一书而名谤满天下。过去人们多认为他是咸丰癸丑举人。笔者在翻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这并非事实,特撰此文以纠其误。上述说法最早见于1918年出版的沃丘仲子撰写的《近代名入小传》。沃丘仲子原名费敬仲,又名行简。据他说为王阁运在四川尊经书院执教时的学生。此后,在编撰《清史稿》时亦采用了此种说法。1934年出版的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的《王阁运》条为“咸…  相似文献   

3.
唐代长安与祆教文化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袄教是中国古代对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的称谓。‘袄”字是汉代以后创造的一个汉字。“袄”字在《说文解字》中未见,大致在南北朝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至迟在隋末唐初才出现的。《说文新附》(宋·徐本《说文解字》第9页,中华书局影印本)对“祆”字作这样解释:“袄,胡神也。从示,无声。”这是全面对“祆”字的说明,有形有音,十分清楚。徐的弟弟徐锴,在其《说文系传》中,又作了补充:“祆,胡神也。从示从天。”(《汉语大字典)第4卷第2388页。)值得注意的是王玉树(清·陕西安康人,其事迹见李慈…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看到杨度为其门生董健吾写的一副对联,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从联文内容、书写年代等来看,对研究杨度晚年的思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不无参考价值。这副对联上联是“但哦松树当公事”,下联是“愿与梅花结后缘”。落款除“杨度”外,复有篆刻印章“湘潭杨度”。虽无书写年月与地点,但经考证应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杨度家中所写。因上款题:“兰芳女士正之为董生健吾书也”,据董健吾生前回忆,那是一九三一年他与郑兰芳婚后不久,杨度邀他俩去吃饭时,于饭后当场挥毫(当时杨正患重病,仍写得刚劲有力)。一九三一年,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下,党的  相似文献   

5.
杨度基于对西方世界的了解,指出西方国家文明与野蛮并存的两面性。他立足于当时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势,提出富民强国的现代国家设想,主张一方面要提高国民能力和政治责任心,另一方面要开国会,改造责任政府,以实现其“金铁主义”的目标,建立“经济战争国”。杨度的国家理想兼具文明与富强的特征,相比于同时代思想家的国家观,杨度的国家观是比较系统全面的,既是对西方现代性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双重挑战的有力回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现代国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发展中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章太炎的教育思想刘虹,刘在山章太炎(1869—1936)是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也颇为丰富,其中爱国主义主题贯穿始终。《太炎谈教育》、《章太炎的白化文》二书,集中体现了章太炎的教育思想。一、以“自国自心”为出发点的“国粹”教...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探讨,笔者2003年出版的专著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闭关锁国是实质性的,有着深厚的经济文化根源,因此难以形成近代化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而日本的锁国只是形式上的,本质上却是开放的,并由此培育出适应近代化要求的社会基础。”而贾秀梅、郝士宏的《近代前中日两国锁国政策的比较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19卷第9期,2007年9月)一文,将这一核心结论用在了其“内容摘要”和“结论”之中。在刊发其书面道歉的同期刊物上,笔者特发此文,廓清事实,并备后查。  相似文献   

8.
试解“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nhNeedham,1900-1993)穷其毕生精力,撰写出版了焊焊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它在向世人展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困扰人心的所谓“李约瑟难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州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一问题也被表述为“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并由此引发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的讨论。几十年来,许许多多中外学者从地理、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9.
据2005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的《谁该为宪法学家“剽窃”负责?》(记者包丽敏)一文报道,中国法学会宪法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叶中教授与其弟子戴激涛合著的《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抄袭了商人王天成在数年前发表的两篇论文《论共和国》和《再论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与中国作家莫言在创作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他们都深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都植根于本民族生活。大江说:“……在这些系统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艺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结合的基础,是—…·自古以来就似曾相识的感觉。”①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甚深,然而到了近代,这种渊源几乎为西方文明所阻断:如今,重新研究中日文化新关系下的两国文学发展与联系状况,具有重要总义.本文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就《万延元年的足球队》(1967)与《红高梁家族》(1987)两部小说的思想性、艺术性,来探讨两…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前夕尤其是近代以降东西文化大交会中创生出来的汉字新语。一直是中、日、韩、德、意、美等多国、多领域学者为之倾心致力的研究对象。近年来的研究,更超越了传统语义学范围.获得了“历史文化语义学”的学术定位。2006年12月16~18日。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在武汉大学举办了“历史文化语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学者,从历史学、文化学、语义学等角度。对“自由与平等”“科学”“人民”“政党”“国会”“新闻”“哲学”等关键术语、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并对“历史文化语义学”的理论构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洋务派政治家和爱国官吏。他一生政绩显著,历任御史、巡抚、总督,曾主办船政,赴台主持中日台湾问题的交涉,开发台湾。生前颇为关注海防建设,极力主张购买铁甲船以建设近代外海海军的战略,是我国海军建设的先驱者。由于沈葆侦曾在遗嘱里交代“身后如行状、年谱、墓志铭、神道碑之类,切勿举办”,有关他的资料目前只有《沈文肃公政书》、《船政奏议汇编》、《海防档·福州船厂》。此外,他的后代把他与师友、亲人的信件抄录成集,这就是目前鲜为人知的《沈文肃公…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编写《中南五省图书馆馆藏稿详提要》的过程中,在广东中山图书馆发现《赴厦日记(附公文倍件)》稿本一册。时间起于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初九日,记于同年十二月初六日,记录了作者奉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魏光素之命与西班牙驻华公使贾思理由南京前往厦门会审西班牙商人玛甘保与闽商黄子德互诉一案时经过,是有关清末厦门会审的重要资料。《赴厦日记》作者黄洁字宣廷,沈阳人,生卒年不详,时为江苏侯补道。作者首先纪叙了魏光存对他的传见,“午帅交出八月初八日外务部来电一纸,内开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商人玛甘保因行快亏欠银两…  相似文献   

14.
嘉靖初期“大礼议”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学界大都认为其实质是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或者官僚集团)与嘉靖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大礼议”是以皇帝为首的议礼派与以内阁为首的反对派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与争论,不能把“大礼议”上升到内阁(或者官僚集团)与皇帝权力之争的层面来看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是个千年话题。是耶?非耶?古往今来,人们争论颇多。处在世纪末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影响深远的文论命题,确立它在我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应有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温柔敦厚”诗教系统的梳理,来诠估其正面价值。一、“温柔敦厚”诗教理论传统溯源最早提出“诗教”这一说法的当是《礼记·经解》篇:孔子曰:“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相似文献   

16.
1929年1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卓越的学者梁启超在上海协和医院溘然长逝。在京沪两地举行的梁启超追悼会上,悬挂的歌功颂德的挽联、悼诗数以千计,惟有杨度的挽联有些与众不同。联云:“事业本寻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人关系的微妙之处。杨度是湖南湘潭人,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同属于封建士大夫出身的知识分子,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声名颇著的政治人物,两人对当时的中国历史都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因此,了解两者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代历…  相似文献   

17.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尽管唐绍仅曾是袁世凯的亲信,且因热衷于共和而被南方革命党人所接受,就其政治历练与交通系背景来说,也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合适的总理人选.但他终为袁氏所摈弃,施用种种手段,摧垮了唐内阁.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政外交的抱负;内阁组建后亦承续南京临时政府的建政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唐内阁的各项政策,形格势禁,未能有所展布,但唐氏本人促成南北统一、希望促进孙袁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的愿望,还是应当肯定的.唐内阁是近代中国民主宪政从理念进入实践的最初尝试,大力推动了民初的宪政建设,在中国近代宪政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1544年1月23日(嘉靖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海瑞乡试中举,赴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就任儒学教谕.到任后,他以“本职钦承明命,请以严师自处”的责任心,针对“为教驰日久”,制订出南平县儒学《教约》,作为学校的教育规则,要求实施于教育.海瑞把“为人之道”的道德教育,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贯穿于整个《教约》之中.《教约》凡十六条,其中涉及德育者有十二条之多.海瑞还具体提出了德育要“言忠行,行笃敬,息忿窒欲,迁善改过,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  相似文献   

19.
《学术探索》2009,(6):F0002-F0002,F0003
作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和翻译家,贺麟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他的“新心学”中,他试图融西方哲学(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与中国哲学(主要是陆王心学)为一体,先后发表了《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等论著,苦心建构自己的“新心学”思想体系,在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申论拙作《中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评析》一文(以下简称“拙作”)在《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发表后,赞同者固多,持异议者亦不罕见。据笔者所知,持异议者的批评意见大同小异,其中肖永平教授提出的四点商榷意见(以下简称“肖文”)具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