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室内壁饰的审美意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室内壁饰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形式美、色彩情感美、材料肌理美和工艺美,同时,它因与环境高度协调而表现出环境和谐美。我们通过论述现代室内壁饰的这四种美认为,现代壁饰在某种程度上为室内环境起到了缓冲作用,拓宽了室内的空间视野,增强了居室环境的美感因素。由于这种艺术审美形式上含有较强的表现性,从而得到了无穷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家庭室内装修设计的构想徐海翔“美”是人人都在追求的艺术品味,人类生活离不开美的创造。“家”的含义是人所共知的。它包含了哲学的、社会学的概念。在这里,笔者所指的“家”是专指人们家庭的居住环境。这里提到的“美”,也是具体化的专指如何美化家庭居住环境的...  相似文献   

3.
王正刚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81-84,101
通过灵璧观赏石的尺度、色彩、审美特点等元素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组成、特点和民俗文化等因素相结合,对灵璧石在现代居住各种室内环境装饰中的运用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对灵璧石在室内居住环境中的运用手法进行了重点论述,诠释了灵璧石在现代居住室内环境中的装饰、陈设、观赏方法,并以此探索在新的形势下灵璧石文化对中国室内居住环境带来的发展、启迪与影响,对我国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起到积极的发扬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空气污染是当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包括室外空气的污染,也包括室内的污染。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高标准的室内居住环境建设成为现代家庭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室内污染比室外污染更严重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室内装修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舒适,居住环境越来越美观,与此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绿色化学致力于节约资源,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的生成,是涉及整个化学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文章介绍了室内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甲醛、苯、甲苯等有机物,阐述了如何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在家居装饰中正确选择涂料和地板材料。  相似文献   

5.
万兀 《东方论坛》2013,(4):123-127
现代漆画与环境装饰关系密切,尤其在特定的环境装饰中得以展现。漆画在材料技法的特色方面,丰富了环境装饰设计的创作语言与表现形式。装饰设计追求人文化和人性化,而现代漆画的人文气质、自然气质和个性之美极大的满足了现代环境审美的标准。现代漆画只有继承古代漆艺的传统内涵,同时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庭在近现代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处于焦点位置,是近现代室内公共空间的代表和典型。绿化在中庭环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庭绿化,除了具有调节室内小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意义外,还具有多方面的非生态意义。笔者主要从景观、空间组织和引导等方面论述了中庭绿化的非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它表现为劳动成果之美、人物身心之美及生活环境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包含满足实用的功利美与满足五觉愉快的形式美,人物的社会美包括外部的形体美、仪表美与内在的心灵美,生活环境之美包括硬件设施的形式美与软件建设的风气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科技手段的提高,人们的形体仪表、日用商品、生活环境不断向满足官能愉快的形式美方向发展。作为这一现代生活基本特征的理论揭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从国外转到国内,呈现出自身的逻辑行程和得失,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题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现代陶艺发展和城市环境发展的现状,探讨将现代陶艺介入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力求在两者的创作中找到一个介入的契合点。论文在充分调研和阅读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分析两者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探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提出了现代陶艺在建筑环境中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目的是使室内外环艺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与现代陶艺设计相融合探索出新的设计方法,以便创作出更好的城市环境空间。现代陶艺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式介入建筑空间,可以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获得精神的提升。这是现代陶艺介入建筑空间,对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有益的促进,同时对于现代陶艺的自身发展,也是积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容具体可归纳为文质彬彬的和美、大象无形的质美、虚静空灵的意美、形具神生的情美以及五觉维度的全美等。这些珍贵思想给现代家具审美带来重要启示,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韵文由字数、句式、押韵、平仄、对仗等诸多因素所构成的格律,其美学趣味在总体上以中和之美为主,然而各阶段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其发展规律是,先秦格律以阳刚美为主的美学趣尚,汉魏六朝格律以阴柔美为主的美学趣尚,唐宋格律以中和美为主的美学趣尚,元明清格律对阳刚美趣追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亭、廊、桥、榭、舫等主要构筑物无不具备各自的美学特征,形成了丰富的美的景观,其美学价值、哲理内涵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主要表现了飞动之美、空间之美和诗情画意之美等主要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美与和谐     
和谐是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一致,是美的基元。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形成和谐的根本原因。和谐美是形象的、有魅力的、具有生活的肯定性的。自然美的和谐偏于形式;社会美的和谐偏于内容,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心。和谐社会囊括并超越了社会美,且辐射到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领域。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伟大的美学工程。  相似文献   

14.
科学美学思想在平行结构中的映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承认宇宙美的存在,宇宙美的表现形式是秩序与和谐,强调理性认识与美感直觉的统一。作者认为平行结构具有语言美的属性和语言审美价值的特征,它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平行的表层,音韵和节律,秩序与和谐,多样性与统一性,归纳美和逻辑美等都映射着科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与"美在意象"、"美在和谐"、"美在呈现"的观点相对应,执政党政治美学所描述的"政治活动之美",具有"形式之美"、"中和之美"及"为人之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及执政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活动之美",对当今一些忽视美学评价的执政行为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宋至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积淀了深厚的和谐审美文化的内涵,思想上突出表现为和谐美。“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以和谐为本,山水田园诗自然人格化的本质属性离不开崇尚和谐的人格定位,儒道佛自然山水观的渗透蕴含着自然和谐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试谈《登楼赋》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粲的<登楼赋>讲究意境、韵律、修辞三方面的巧妙配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意境(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范畴)、音乐美、形式美、典雅美.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一种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美学理想。由于社会的主体是人,因此人的和谐美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达到的人美境界。本文将尝试从人自身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美两大方面,来论述人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19.
“审美化教育”和“审美化教学”是我们历经七五、八五、九五规划三个五年计划十数年实验和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崭新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构成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教育教学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和谐统一 ,实现教育教学全面的、科学的审美转化 ,从而达到有效、轻松、愉悦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之目标。  相似文献   

20.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审美则是对与生俱有的“人性因素”的开发。自然之美给人的心灵的慰藉,艺术的美,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所体现的“和谐”的意义,更是超越了艺术本身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