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没有嫣然绽开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宜人的温馨;没有潺潺流过心田的微笑,便没有人生的洒脱。我们虽然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们应该以微笑来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2.
每当有人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时,我就会快乐。因为我明白,他(她)也把微笑送给了自己。的确,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何不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呢?  相似文献   

3.
李建平  龚茂明 《老友》2013,(4):31-31
为方便照顾外祖父,她摒弃世俗偏见,在老人的房间搭个床睡在旁边;为方便外祖父进食,她每次都把饭菜搅得很碎,每顿饭她都是先喂完外祖父自己再吃;为让外祖父舒舒服服睡觉,她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给老人更换尿布。有一次,老人大便失禁了,她没想太多,只把老人当成老小孩,一点一点给他擦洗干净……  相似文献   

4.
小波 《社区》2009,(32):27-27
我3岁那年,父母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不幸丧生。哥哥与我相依为命。日子虽然过得艰辛,却因了哥哥的关爱,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没想到,12岁那年,一场矿难又夺走了我唯一的亲人,哥哥也撇下了我。那时候,嫂子刚刚嫁到我家。  相似文献   

5.
刘云利 《社区》2011,(26):48-48
在我12岁的时候,我被姑姑接到了奥地利,从此和父母过上了远隔天涯的生活,也只有旧历新年,回来短暂居住几天。看着我茁壮成长,爸爸很欣慰,可他总是在我回家或者和我视频聊天的时候,给我上思想教育课。  相似文献   

6.
雨还在下,哗、哗地下。我靠在窗边,静静地享受着这个雨夜。我喜欢雨天,它有着一份令人难以抗拒的温柔。  相似文献   

7.
“龙江对我来说,是一首美丽的童谣,一个五彩的梦幻……”爸爸呡了一口清茶,眯着双眼,娓娓讲述着他童年时的龙江江畔的生活趣事:捞浮萍,钓鱼儿;大人们在溪边洗衣、淘米、小伙伴们光着腚在水里嬉戏、打水仗……一幅其乐融融的温馨生活图。  相似文献   

8.
给娘梳头     
人到中年的我,从未给娘梳过头,前几天趁双休日回老家看望娘,正赶上娘在洗头,于是我拿起木梳,平生第一次给娘梳头。这一梳,竟然梳得心如汤煮,泪花烁烁!木梳刚刚插进娘的发间,我的心陡然一痛:眼前的娘,竟然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昔日那个满头黑发、精神矍铄的娘哪去了?是谁偷偷地、又是何时换掉了娘的满头青丝?——那不是青丝,那是娘美丽、殷实的青春啊!  相似文献   

9.
记事时起,母亲就爱唠叨,而父亲沉默得像一座山。但是,正是如山一般的父亲给了影响我一生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你必须为你自己负责。  相似文献   

10.
《山西老年》2011,(2):47-47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相似文献   

11.
积攒微笑     
张鹰 《百姓生活》2014,(11):20-20
这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真的。他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每个月差不多只能在家里呆上三五天。女人在家就得单挑家庭重担。她要管儿子的学习与吃喝拉撒,要管中风卧床的妈妈,还得尽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王国慧 《社区》2003,(14):44-44
有资料表明,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5%,患有各种疾病者也约占1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却占65%左右。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亚健康来自于压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工作环境都有极大的改善,但面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不同年龄层次都有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13.
邻居里,有一对开店的小夫妻,年纪轻轻的,心眼却不少,用流行的话说,属于比较心黑的那一种。附近居民经常光顾他们的小店,因为是熟人,从不还价,他们却"杀熟",同样的东西,本来五元,他可能问你要十元。  相似文献   

14.
导读:9年前的一个夏目凌晨,55岁的娘李娇叶上山摘箬叶,重度摔伤,瘫痪在床,从此,姐妹俩就在家寸步不离地照顾娘,弟弟陈建龙则在外打工,姐弟仨共同撑起这个没了父亲的家。  相似文献   

15.
茼子 《今日南国》2006,(5):37-37
结婚第一年我们甜蜜恩爱,如胶似漆,见别的夫妻打架吵嘴摔东西竟然还能过下去,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那种吵闹日子离我们很遥远。  相似文献   

16.
廖仕成 《老友》2011,(12):40-41
俗话说:“崽好不如媳妇好。”确实如此——我的大儿媳不是我们亲生的闺女却胜似亲生的.她比女儿还有孝心。她担心我和老伴孤独寂寞.总是动员我俩到他们家里去住。我们一住就是一年半栽。儿媳妇悉心照料我们的生活起居.从不嫌弃和厌烦我俩.从没有给过我们脸色看。  相似文献   

17.
[简评]看完此文,心情非常沉重,作者以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的身份,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大地震给人家庭与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写出了政府、军队、医生等积极施救的过程,表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文章主要采用了内心独自的描写手法,同时兼用多种表现手法,叙述生动细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18.
南辑 《今日南国》2006,(5):27-29
一个山东招远市的普通工人,在几年的时间,接连遭受人生的打击。先是自己身患白血病,接着妻子又因癌症离开了人世,家中因此债台高筑,女儿也因为无法交纳学费而面临辍学。面对这样一个坠入深渊的家庭,无数有爱心的人牵挂不已,更让一些叱咤赛场的女排国手们为之动情……  相似文献   

19.
今天是星期五。上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领着孩子们学习《麦哨》一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也很美。课堂上,我把教学的重点锁定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上。  相似文献   

20.
他是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员,她是一家国企的工人。他有婚外情并且步步紧逼不思悔改。让她睁只眼闲只眼,老公非常“推心置腹”地说:“你说你用什么?只要你别闹,家里就不缺你的吃喝。你一个下岗工人,离婚后.生活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啊,咱们还是相安无事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