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 ,尽管我国有关法规只允许中央政府举债 ,即国债 ,但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不管是来自正规渠道 ,还是非正规渠道 ,普遍存在大量债务。地方政府公债是国家公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债权是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 ,我国建立地方公债制度已有可行性。设计地方公债制度 ,包括地方公债监管制度 ,地方公债发行和偿还制度 ,地方债款投资项目和风险防范制度。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公债性质、发行、偿还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他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益之处,又注重剖析当时中国国情,得出了一些精辟见解;他提倡经济利益原则,反对“爱国公债”;认为公债发行除具备一定的经济要件外,政治制度修明与否更为关键;对于外债,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西部开发及其三农问题解决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入手,提出西部开发中强化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一个新途径一发行地方政府公债。分析了发行地方政府公债的必要性、理论上的可行性、社会各界对其认购的可能性及其偿还的可行性。并就由其产生的“挤出效应”;资金的匮乏使得农业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受到严重制约,抑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地方财政入不敷出,支农政策难以落实等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对战前战时的未偿还的公债进行了整理。主要内容:一是对国币公债进行一次性提前加倍清偿;二是对外币公债以“民国三十七年整理公债”换发。公债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进行整理的,且对当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战后国民政府的公债整理,俾有助于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晚清、北洋时期的国内公债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的产生和发展都与战争、军事有关.晚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所发行的大量公债,未能充分发挥其稳定财政、调剂金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同时,晚清和北洋时期所发行的内债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进步性.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国内公债问题不单纯是一个借钱还钱的问题,它与财政经济和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第二,必须将公债真正用于社会必需的经济建设上,使债务的偿还有坚实的基础;第三,国内公债还有个适度规模的问题,如果内债规模一旦超过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就会发生财政危机,国计民生皆受其弊.  相似文献   

6.
公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政府用来解决财政困难的一种手段。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清政府也开始效仿西方,通过发行公债以解决财政困难。本文主要论述了旧中国历届政府发行公债的情况、旧中国发行公债所具备的特点、旧中国发行公债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爆发的公债风潮给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重大伤害。而财政赤字及政府债务负担过大、政局动荡及战乱不断、政府债信不良、官僚权贵与外国势力操纵市场、货币市场经常失衡及短期利率剧烈波动、过早推出证券期货交易品种、证券市场监管软弱等,则是公债投机屡禁不止并酿成风潮的主要原因。1995年我国也发生了“327国债”风波并伤害了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历史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相似文献   

8.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l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它只是最早由政府公开"发行"的内国公债."非发行"内国公债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以后出现了"印果"及金融机构垫借款形式--内国公债,预示着"发行"内国公债雏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在银行界的提议与积极参与下,北洋政府于1921 年进行公债整理。整理之后,公债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活跃,政府债信得到挽救,达到了预期目的,但财政收支不抵这一锢疾仍无法解决。1921 年之后,北洋政府对内筹款的主要方式由发行公债转为发行库券,银行界主动疏离政府的倾向则日益明显。整理公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洋政府财政筹款的方式以及银行界与政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9.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