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学术史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研究领域几乎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当代学术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学术研究的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学术研究。我以为,以下六大问题尤为重要。当代中国政治对学术的影响政治对于学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以,建国以前的中国学术与建国以后的学术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学术与中国学术有很大的不同。意识形态决定学术的基本形态。搞学术研究的人,应当首先研究中国当代政治史。学术成果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判断学术成…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民的权益保护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改善,但是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人身权权益以及经济权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同时农民权益保护也存在着维权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强以及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缺乏有效的维权机制和维权组织。因此建立一种灵活多变、行之有效的维权机制和一个体系健全、影响广泛的维权组织是保护农民权益最根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机制和规律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学者对政治认同一般理论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我国政治认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学术积累。但是,他们的研究没有考虑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问题缺乏研究。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理论研究开展较晚,但取得很多成果,由于在研究方法、内容和视角上存在不足,还有很多有待拓展的空间,应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特点、机制和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感觉今天论坛的这个题目非常有意思。把科研项目和当代学术的发展联系到一起,使科研项目变成当代学术发展当下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之所以拿来讨论,我想可能还不是因为科研项目作为一种学术展开的方式与平台,在当代学术发展中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不是因为它的运转特别良好、功能比较合理,而恰恰就是它出现了问题,或者很大程度上有问题存在着。  相似文献   

5.
梅琼林 《学术论坛》2001,(1):131-135
萧兵楚辞学研究在当代学术领域引人瞩目,其表达效率、思维深度及研究方法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将萧兵现象置于学术方法演进的具体语境,对其超越性价值及局限进行了透辟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的世界美学和文论研究领域,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提出和理论建构,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它可以算得上中国当代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本文对文艺美学在当代的最新状况,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以及文艺美学在文艺部类和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都作出了较为公允和详切的描述,以期引起对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吴志菲 《学术界》2004,(2):257-265
在当代中国因参与改革开放而显名的众多经济学家中 ,胡鞍钢是其中最耀眼的经济学家之一。胡鞍钢经济学研究的特定领域是国情研究 ,尤其是对于社会弱势领域和弱势群体的研究 ,其许多重要成果常为中央最高决策层所采用。胡鞍钢的学术品格是独立、自由和创新 ,不避学术风险。二十年来 ,他一直以自己独特的知识贡献报效于国家和民族而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8.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F0003-F0003
《当代学术史研究》彭时代顾问、余三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该书除对“学术”、“学术史”等一般性问题作学理上的探讨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当代学术现象、学科发展、学术流变、学术争鸣作宏观扫描和整体研究。如对“学术期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现代哲学运动之一,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的效应也相继波及到中国的人文社科领域。目前,十分有必要在译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筑学术平台,加大现象学在更新当代学术观念、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探索力度,以推进学术事业的长足发展。本组“现象学与中国学术”专题讨论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现代哲学运动之一,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的效应也相继波及到中国的人文社科领域。目前,十分有必要在译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筑学术平台,加大现象学在更新当代学术观念、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探索力度,以推进学术事业的长足发展。本组“现象学与中国学术”专题讨论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西方现代哲学运动之一,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象学的效应也相继波及到中国的人文社科领域。目前,十分有必要在译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筑学术平台,加大现象学在更新当代学术观念、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探索力度,以推进学术事业的长足发展。本组“现象学与中国学术”专题讨论就是这一努力的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12.
访谈以邹广胜教授的学习与游历展开,凸显了在当代浮躁的学术氛围下,需要一颗沉静的学者之心,潜心于自己的研究。积极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术研究模式",尤其是对于青年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同时针对目前中西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些走向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当前学术界的不良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体现了一个青年学者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继承发扬前辈学者优良的治学作风,并且以谦虚态度去践行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发展在知识生产领域引起的显著变革是官学的一统江山被打破,民间学术重焕生机,蔚然而成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道醒目风光,更成为考察乃至重写中国学术史不可忽视的一个新向度.三十多年来民间学术在当代中国的复兴,是中国社会转型及民间社会在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体现;民间社会是民间学术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条件;学术自主性是民间学术的本质特征和灵魂,因此,法理意义上的民间社会的生成和发展对民间学术的前途及命运至关重要.而建构和捍卫学术的自主性,则是民间学术自身建设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学者研究”从本期改版为“当代学术史研究”专栏。改版后,本栏目将既继续对当代一流学者作个案研究,又对当代学术争鸣、学术流变、学术现象作宏观扫描,且特别注意将个体学者的研究置于宏观的学术史背景之下来进行。对学风文风问题的关心和讨论,是学术界、教育界近来最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期发表周祥森、杨玉圣、张伟然、井建斌、杨守建诸先生围绕《中国学术腐败批判》一书而开展的热烈讨论的专题文章。这些讨论虽说围绕一本新书而展开,但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却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较强的现实性的,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思考学术何为、学者何为等学术精神生态问题,已经日益迫切而无法回避了.在大师之后的历史境况中,学者强烈的主体意识极为重要.在当代创新话语中,创新之路在于将创新与生命多样性紧密结合.意识形态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语境,文学研究不是脱离政治,而是去思考政治语境中的文学研究何为问题.学术声誉是文学研究学术生态的思想氛围,对学术发展和学者精神提升具有不可忽略的独特作用.文学研究还需清醒地认识到学术国际化处境和确立本国文化立场的紧迫性.文学研究者具有多重身份,作为科研人员、文学教师、人文知识分子和本国文化代言者,在维护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生态上,他们的身份意识和职业精神将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兼具多种身份的学者,许明的学术经历经历了从北京到上海两个重要阶段,他的学术起步是从美学研究开始的,<美的认知结构>是从理论思辨角度展开美学研究的反思,审美风尚史的研究强化了许明美学研究兴趣的转向:从抽象的美学思辨转向实证的审美考古.在美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史构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正是延续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问题的密切关注,使得许明从90年代开始在文艺批评领域提出建设新意识形态批评.进入新世纪以来,许明的学术研究逐渐凝聚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并形成"大文化史观".  相似文献   

17.
《琼州学院学报》2016,(6):57-63
随着2000年的"网络社会"在中国的崛起,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农民也逐步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维权。在这样的语境下,通过网络政治视角去审视了农民的利益表达网络化的行为及其又该如何治理的问题。对此采取了网络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样本分析。研究得出,一方面,农民的利益表达方式的转变是现实社会的利益表达不畅所致,更是网络的特性所决定的一种表达利益的方式。另外一方面,平息上访和维权不能是"头痛医脚",而应该是从现实层面解决,并且对于作为网民的农民而言,应该注意法律所规定的言论与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18.
政治行为主义是在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领域最为流行的一种学术思潮。它从一定侧面体现了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政治学现今的研究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研究政治行为主义,以批判和借鉴当代西方政治学,这对于加强...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着相似的学术起源、类似的话语结构与知识体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构成的学人共同体,学术谱系在知识传承过程中起到了维系纽带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五四时期推崇全盘西化的后遗症抑制了当代学术谱系的建构,造成了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谱系的危机。根据对陶行知研究史中学术谱系的分析,只有努力突破"当代人不做当代史"的局限、适度缓解学者们对"拉帮结派"的顾虑以及中西学之间的隔阂、为当代学术谱系的构建寻找到诸如口述史等合适有效的方法论,庶几可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学术谱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朱万曙 《学术界》2005,(1):115-123
20世纪 80年代后 ,徽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其兴起的原因有多种 ,但与当代学术潮流的走向相吻合 ,是重要的原因。其与当代学术潮流有四个方面的吻合 ,第一是新资料所带来的新学问 ,由于徽州保存了大量的文书和典籍文献 ,使徽学超越了一般地域文化研究的层面 ,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第二是随着历史学研究的深入 ,地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徽州地域文化以其特色和丰富性 ,和宏观研究形成互动 ;第三是 80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史、经济史等专门领域的拓展 ,民间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徽州大量的历史文献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情态 ,从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第四是当代学术越来越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徽学已有的成果体现了这样的交叉 ,显示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