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开始,22年间已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10,(4):12-12
分配制度改革,成为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指出,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三大落差”,即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过小,垄断行业与普通单位收入差距过大,养老保障等再分配存在不公。全国总工会一项调查显示,有23.4%的职T5年来未增加工资;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提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对此,我们不禁对未来5年的收入增长,充满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着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的现象,这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也给单位发展和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内部存在按“身份”分配薪酬的劳动分配制度,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儿,收入却差出好几倍,这是身份歧视;还有同样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资不一样,这是性别歧视。面对这些歧视,许多人即使知道待遇存在差别却“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5.
1.享受社会保障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 亭受社会保障的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2.社会保障费用占国民收入的比重3.全民所有制单位支付的职工劳保福利费 相当于工资总额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要的是深化改革。收入分配、腐败、消费比重过低、外贸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如果将双轨制改革遗留的弊病革除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增长会很快,产业也会继续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是可以持续的。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很大,而且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会持续改善,消费比重也会提高,投资比重则会下降,并且生态环境也会随着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逐渐转型以及实施环境治理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特别是农村收入分配结构极其不合理,呈现蜡烛台形状,上层极少,中层和中下层所占比例也很小,下层所占比例接近70%。〔1〕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是要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向上流动。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总体素质不高,未形成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本。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键就在能否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而要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向上流动,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关键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障碍是农村教育严重不足所谓人力…  相似文献   

8.
在共同富裕的理念下,本文探索中国如何在不增加财政补贴总额的情况下,使多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保)的参保者在未来20多年里成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保)的参保者,从而使职工保覆盖绝大多数人、居民保成为与之配套的最低养老金。我们的数据分析发现:第一,控制了老年人口抚养比之后,中国公共养老金待遇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美、日、德等国,财政补贴占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高于日本;第二,由于财政补贴主要给了职工保,所以部门间人均养老金收入差距远大于劳动收入差距,并且老年人收入的基尼系数远超美、日、德等国;第三,用全口径社平工资评估时,职工保的替代率实际上已经很高。因此,我们建议把给职工保的财政补贴逐步转移给居民保,把居民保的待遇提高到国际绝对贫困线水平,在解除居民保年轻人向职工保转移时所面临的二重负担基础上,增加职工保的缴费人数和缴费收入,实现职工保与居民保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干得多,能挣得多吗?》的记者调查文章揭露,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人们,尽管辛苦劳动,却所获不多。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不仅加剧了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而且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在这篇记者调查的旁边,一篇题为《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的文章也指出,在中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这一比重在发达国家则要占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老年人的收入状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城乡老人年的今天的经济收入相对于90年代的初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老人年的收入中,参加经济活动所获得收入的比重在增加;在农村老年人中,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7,(9)
工资分配的基本情况1.1990年~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45.3%逐步提高到63.2%。其中,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167.8亿元增加到8755.2亿元,在农村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3%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 1986-1995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夫  王丰 《社会学研究》2005,20(3):156-181
本文分析城市在改革以来造成收入分化加剧的制度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集团类别,如地域、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工作单位,不仅定义了当时收入分配的规则,这些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在形成中的市场经济中也得以延续,它们组成了改革以来促成收入分化快速增长和新的社会分层模式的制度性基础。个人收入由于不同的个人特征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收入分配还清楚地显示了依据这些集团类别分化的模式。各集团通过各种策略谋求集体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内部平等。从收入变化的结构上看,收入分化的加剧正是因为集团间收入差异的快速上升。在收入分化加剧的头1 0年,集团间收入差异的增长远远超过了集团内差异的增长。到了1 990年代中期,大约一半的收入差异增长能够为这些社会集团因素所解释。从理论上讲,分析城市收入分化也更应该重视这样的制度性因素而非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如何失控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与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有关的制度安排处于混乱有关。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整个国民收入的分配当中,通过劳动报酬分配的比重过小,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的途径流入个人手中。2002年,我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大关。我们可以看一看这10万亿元是如何在社会的各个部分分配的。第一块是城镇居民在这一年获得的收入。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2002年城市居民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则为3.6万亿元。而“工资总额”所代表的劳动报酬在这3.6万亿元中的比例也不高。有专家估算,2002年全年工资总额大约是在1.2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2002年的“工资总额合计”只占GDP的12%,占城市居民全部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0,(1):70-70
一组数据值得玩味:1992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8.8%,2007年只有52.3%,16年下降16%,平均每年下降1%;而政府和企业收入上升16%。人民日报记者多地调查也发现,普通居民“干得多,挣得少”。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这一情况,引起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倍,行业收入差距为1593倍,地区收入差距为2.43倍,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相差23倍.在题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论坛主旨报告中,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指出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四大"病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较低: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健全.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现阶段,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理顺收入分配格局及解决相关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是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二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再分配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职场动态     
《职业》2003,(5)
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继续居首位,达18792元,紧随其后的是金融保险业(18023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16296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5818元),房地产业(15384元)。2002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12701元,增长15.0%;集体单位为7636元,增长11.5%;其他单位为13486元,增长8.4%。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其中,国有单位12869元,增长15.1%;集体单位为7667元,增长11.6%;其他单位13212元,增长8.8%。 国家统计局专家认为,企业平均劳动报酬增长是拉动城镇单位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2002年,企…  相似文献   

19.
再析新时期利益格局变动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针对国外流行的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倒U型”理论及一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认为市场机制的导入对劳动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并不是非常突出的,而对于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是明显的。市场机制调节范围的扩大并不一定意味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也不一定意味着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会受到削弱,等等。此外,对衡量人的社会地位、如何看待“流动民工”、是否存在着严重的“脑体倒挂”以及“反贫困”等问题,都作了颇有新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发展速度加快,个体私营经济所占比重加大。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乡镇企业总数已达到2003.94万个,从业人员12536.5万人。乡镇企业中个体,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已超过半数,并在加速发展。在企业数量上,个体企业占83.6%,私营占11.1%。两者合计占94.7%,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个体企业占40.6%,私营企业占20.9%,两者合计占61.5%,在乡镇企业的增加值中,个体企业占32.2%,私营企业占21.8%,两者合计占55%。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8%,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增长25.2%,其中个体、私营企业增长25.2%,集体企业增长8.8%,前者比后者高出16.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