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自信是广大党员群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思想保证。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多元化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和自信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学习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等。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鲜明的政治性、异常的活跃性;是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民众思想活跃的表现,国外社会思潮影响的结果;学习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回应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是了解社情民意的要求;学习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区分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区分学术性与政治性。  相似文献   

2.
探索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经过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偏于简单的政治批评。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就是必要的政治批评和深入的理论批评的有机结合。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是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批判的所谓“实用主义的”写历史的办法,一是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只有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社会基础的关系,才能真正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正确地引导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正视思想矛盾,明辨观念是非,自觉有效推动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实现。人们的思想矛盾是一种客观、普遍的社会现象,体现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主导思想与从属思想之间的矛盾,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当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深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需要增强个体思想政治素质,实现观念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引导受教育者明辨观念是非。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同时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必须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吸纳其他意识形态中有益、合理的成分,从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冲击,我们要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实践指导作用,敢于迎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动态之根本所在,社会思想动态才能不断获得正能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才能在社会思潮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彰显自身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赢得最广大人民根本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主要地从生产力层面扩展到分配公平、政治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与核心价值观建设等层面,现代性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思想界,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前主要面临着新启蒙主义、民族主义、反现代性的现代化及多元主义现代性等四种思潮的博弈,可是,由于种种缘故,这四种思潮在中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与困境。在自由主义泛滥、全球生存危机之际,中国应当高举社会责任的大旗,走责任主义的现代性价值重建道路,由此才能真正实现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7.
风险是与人类发展相伴随的一种社会现象,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无法完全避免风险。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型是产生社会风险的重要原因。当前,我们必须树立扣谐发展的理念,确立正确的风险价值观,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全球风险治理,力求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代政治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化对于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而是作家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把当代政治运动中诸多历史事件纳入文学的叙事.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主要澄清当代政治运动的概念,深入理解当代政治运动与文学的紧密联系,洞察作家如何叙事当代历史与政治,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一种经验表述和审美重建,是对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历史意识地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身体政治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被引入到当代中国电影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理论前沿性、学科综合性以及对电影身体直击性的充分尊重,使得身体政治研究成功拓展了当代中国电影研究的边界:首先,通过以银幕身体为窗口,捕捉藏身其后复杂多变的权力关系、文化景观,实现了对既有当代中国电影史的补白;其次,重建有"人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现场,从感官机制层面探索了美学化政治的奥秘;最后,开辟明星研究的新的理路与方向,实现了对明星现象的更为立体丰满的审视与研讨。不过,其具体实践中也存在着对电影语言的分析不足,对思想史、社会学结论的简单搬演、对观众接受主体的非历史想象等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在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西方思潮的本质、作用和传播规律加以分析和研究,可以拓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领域和视野、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会思潮是反映大学生思想特征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思潮发展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变的特征,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本文认为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变迁对大学生社会思潮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大学生一直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愿望与诉求,其反哺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把握好未来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涌入中国,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但更多是消极的。在系统论视野下,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是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体现。作为一个系统来讲,具有着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抓住其根本发展规律,消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个性化与自我化、务实化与功利化、成熟化与泛幼稚化并存等特点.社会环境变化加剧、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大学生自身发展不成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整体理念,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育人大环境,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家庭教育方式,运用科技新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潮文化交汇的地方,校园流行语反映了现代校园生活的新特点,并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文化原因.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发挥流行语的教育功能与导向功能,发挥校园流行语在疏解心理压力、整合德育资源、催生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以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与道德基础。有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必须充分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必然性,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能力,着实把“引领”工作融入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并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使其牢牢掌握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主导权。  相似文献   

16.
酷评因20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意义。酷评以特有的多元文化张力,创造了"奇观社会"中文学批评的震惊景观,在现代性特质、批评主体与批评美学方面值得深入探讨。酷评通过对精英批评的重构与改造显现出向商品美学靠拢与转化的新趋向,因而是一种以流行为导向的时尚批评;酷评家在思想与文化领域中的漫游个性,赋予酷评以特有的批判锋芒与生猛力度;酷评美学是波希米亚式的前卫美学、先锋美学,酷评正激进地重塑当代批评家的文化模式,重构当代批评的美学传统。从上述意义而言,我们应对酷评给予更多的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7.
简评《晚清社会思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社会思潮》是郭汉民教授近期出版的一部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专著。该书的主要特点是从宏观上对社会思潮进行科学的梳理与准确的把握,同时立足于晚清社会的转型这一时代特征,注重每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形成过程及其与其他社会思潮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对于前后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之间的承启关系的深入考察,也构成了本书的特色。此外,作者注重某些社会思潮的整体的研究,还原了这些社会思潮发展的历史全貌。总之,该书对于晚清的社会思潮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思考,是近代思想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体系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走势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表现最突出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重建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和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重建的过程中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