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着市场定位不明晰、资金规模小、担保能力先天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制约担保机构发挥作用的因素有:政府与担保机构职责、权利及义务不明晰,法律法规不健全,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对担保机构及其业务发展的建议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担保机构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动因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困境。剖析了阻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 3大发展障碍 ,即认识障碍、法律障碍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障碍 ,指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经营信用风险的具有经济杠杆作用的金融机构。为保证信用担保体系的健康发展 ,建议建立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 ,采用优先股的形式引导政府资金进入商业性担保机构 ;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强化担保投资的机制 ;规范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资信评估机构的连带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以体·帕特里克的“供给领先”模式为理论依据,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县域金融资源的配置、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运用、农村信贷资金供给、农村信贷政策的落实和县域金融机构资金上存等金融供给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临夏金融机构存在不良贷款占比高、潜在经营风险大、信贷资金流量表现为净流出、缺乏完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服务手段落后、信用担保制度缺失、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供给农业信用担保业务意愿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基于宁夏西吉和江苏阜宁金融机构187个客户经理的调研数据,通过O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金融机构供给农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预测金融机构开展该业务的概率。结果表明:(1)63.64%的客户经理愿意积极供给农业信用担保业务。(2)担保机构业务规模、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农地规模化程度、农业资产价值、被担保人信用水平以及业务操作流程规范程度、政策扶持和担保体系完善程度等因素与客户经理供给意愿正向相关,这一结果在用Bioprobit模型和CMP方法检验后依然稳健。(3)给定其他变量,各解释变量取特定值时,客户经理供给农业信用担保业务意愿的概率呈"倒U型",且两地客户经理的供给意愿概率存在一定差异。据此,建议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业务政策,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重视农户异质性和地方金融环境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用担保业务。  相似文献   

5.
辽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农村金融已基本形成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以保险公司、担保机构为辅助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跟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仍显单一,营业网点稀少,因缺乏与需求相适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农村和县域资金外流数额较大,现有支农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内外部发展环境还没形成。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制定扶持政策,薄弱环节要特殊考虑。明晰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相结合,功能健全、资本充足、服务完善、有序竞争、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金融支农合力。加强农村金融软硬环境建设,突破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制约。依托已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绝对主力的省农村信用联社,创建辽宁农业综合金融控股集团,汇聚财政和社会资金,发挥战略推动和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动因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困境.剖析了阻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3大发展障碍,即认识障碍、法律障碍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障碍,指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经营信用风险的具有经济杠杆作用的金融机构.为保证信用担保体系的健康发展,建议建立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采用优先股的形式引导政府资金进入商业性担保机构;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强化担保投资的机制;规范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资信评估机构的连带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的缺乏及资金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出机构"难贷款"、农民"贷款难"的双重矛盾,农村信贷担保短缺成为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以三明市大田县红星村贷款担保基金协会为例,用声誉机制模型描述了协会的可持续性,以学习曲线来论证乡村企业家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分析了红星村模式中熟人社会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结机制,并以此论证农村金融创新的内生逻辑。  相似文献   

8.
需求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在于结构性失衡,一方面农村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信贷市场的低盈利性和服务群体的弱质性、国家金融抑制政策和工业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强制变迁、信息不对称、滞后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制约着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在校正农村金融指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求导向的区域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竞争力,适度发展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关键发展农村民有微型合作金融机构,探讨多元化供需对接的小额农村信贷模式,并构建农村信贷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健全,存在着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风险、受保企业的风险、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反担保方的风险、担保机构管理分散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应通过建立担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识别机制、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等措施来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就必须优化信用担保业务的发展环境,强化政府在信用担保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完善政策性资金补偿机制,创新担保公司经营服务理念,促进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籍大学生凭自身的优势,回农村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信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社区的信任现状和影响农村社区新型信任体系建立的因素,指出原有农村信任体系正逐渐走向衰落,新的信任体系的建立必须是立足现有资源基础上的扬弃和创新,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信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认为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养护机制的不健全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作用的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养护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基础设施养护上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只有克服这种双重失灵,才能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养护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教育已成为发展我国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农村教育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不稳,教育经费短缺,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职业教育面笮等方面,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呼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五大方面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城郊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发展,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正,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重塑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的区域功能,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乡村公路建设对新农村建设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交通规划及其评价的相关理论应用于二者的关系研究,并以此为主线介绍了关系研究方法,建立了测算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测算。分析认为,乡村公路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高度交叉相关,可以在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均做出贡献,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储蓄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这三个决定因素的影响机制,建立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相关数据分析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实施该战略的助推器,后者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也有部分地方企业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甚至污染或破坏环境的因素。另外,农民环保意识淡薄,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等因素亦不容忽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振兴,亟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地方企业、农民、非政府组织、农村社区等"利益攸关者"各司其责,且"多元共治"。其中,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主导者"责任;地方企业需强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农民应增强治理主体意识;非政府组织需提升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能力;农村社区则应发挥生态环境治理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发展,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生力军,但从目前现状看,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政策环境欠佳、法律保障软化、扭亏措施不力等原因,农村信用社并未成为农村金融真正的主力军.鉴于此,农村信用社要想求得发展,必须从外部环境上改善其经营环境,理顺管理体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加强舆论宣传,给信用社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从内部环境看,要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信誉度,引进人才,强化措施,采用先进设备,从整体上提高竞争力,成为农民信得过的真正的服务于"三农"的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福建省南平市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化配置政府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科技力量、沟通传统农业与市场经济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并就其做法与成效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