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王岳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393-399
“文学性”问题,在今天主要讨论的是社会变迁中的文学身份定位问题。当代中国在文学的对象、文化知识建构、文化误读和文学误读,中国文化“身份”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争论,显示了文学身份认同的危机。中国文论身份出现了辨识上的危机。文论的创新与中国立场紧密相关,文化和文论创新有助于推进新世纪“中国形象”的立场定位。在当代中国,文论体系创新尚无哲学根基,文论范畴创新尚无文学的丰厚土壤,文化创新又变成学科的身份无定,因此,文论流派原创是文论创新最切实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不等于"西化",也不等于"霸权主义化",而是"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辩证统一。文论话语的"西化"在我国文论话语现代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功劳。通过对世界文论的发展状况的全面分析,提出必须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调整中西文论话语的错位现象,实现传统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在此基础上,创建适应汉语言发展的全新的现代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不等于"西化",也不等于"霸权主义化",而是"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辩证统一.文论话语的"西化"在我国文论话语现代化过程中有一定的功劳.通过对世界文论的发展状况的全面分析,提出必须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调整中西文论话语的错位现象,实现传统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在此基础上,创建适应汉语言发展的全新的现代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珣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2):135-136
身份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传播学领域的学者们认为身份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构建的、相互的、可协商的和关系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份构建是一个动态的、双方不断协商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一种动态平衡,它会随着交际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份、跨文化交际和认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6.
吕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1-13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本土化有助于实现我国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陈庆祝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03-106
当代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 ,延续了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范式变革。为了保持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有效性 ,当代文论较多地引进西方文论 ,从而形成了异于中国传统文论的新的范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当代文论生成语境和不同范式的文论与文学间的互证互释规律的分析 ,检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之可能性 ,提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是当代文论话语策略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赵志军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1)
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讨论虽有它的现实及学术意义,但由于回避了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和文学理论的学科前提等重要问题,最后陷入了理论上的自相矛盾和悖反,不可能找到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重写文学概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顺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3):72-76
回顾中国文学概论教材编写所走过的道路,从俄苏模式的照搬到西方模式的套用,不难发现这几十年来中国文论富有生命力的话语方式并没有实实在在地书写进当今的文学概论。这种崇人抑己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我们当前的文学概论编写和教学的恶性循环,丧失掉自己的主体性,遗忘了自己的文化本根。笔者提出从文、文思、文质、文气、文道、通变、言意论、诗法与文法、知音论、诗文评等十个方面来展开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和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就是要在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系统中选择一些涵盖面宽、生命力强而又影响深远的原命题,通过历史的纵向叙述与横向的理论比较与总结,恢复中国文论话语的阐释能力,然后运用以这些原命题为核心的中国话语,去解释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的重要理论问题,为重建中国文论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长中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
新时期以来,随着僵化的政治话语霸权的消解,长期以来禁锢人们的庸俗化的文学理论范式也在告别"文革"的前提下遭到解构.这一方面预示着文学理论的本位性回归;另一方面,众语喧哗.在面临传统话语、西方他者话语的双重挤压下,"对话"成了学者们心中的文论重建的拯救之路,但却少有人对重建过程所面临的困境作深入的学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金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2-58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文论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论是中国文论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梯,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现代理论命题,对中国文论现代范式的创构有重要的贡献。梁氏文论的精神内核与方法特色在当代文论建设中仍值得我们省思。 相似文献
12.
董希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57-61
新时期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理论本体形态,在不断寻求转换中走向完善;理论资源,在传统与西方对话中走向整合;研究方法,出现了争鸣盛况,由一元到多元;批评实践,始终高扬人文精神旗帜。回顾这一进程,总结其中经验与教训,能够促进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诸多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与冲突日益明显。这种差距与冲突的根源不仅在于经济利益,更深刻地反映在精神文化层面,即各社会阶层呈现出生活方式、价值理念、阶层心理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各阶层形成相融互通的阶层文化是实现和谐辽宁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毛宣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5):91-95
文学和文学理论是人们建构的产物,所以不能脱离本民族的话语传统和资源谈当代文论建设,本着这一基本认识,文章从主体性、经典阐释、修辞批评三个方面讨论了当代文论建设中传统文论资源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美学逐渐成为显学的背景下,生态批评的学术储备也日益丰盈,因此作为探究文学艺术这一审美意识形态规律的文艺理论研究,也应该在其哲学思想来源、理论话语原则、理论视阈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黄光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72-75
文学接受的合对象性的实质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是否具有“同一”的“文化关系”。文学接受的合对象性包含合倾向性与合形式性两个命题。文学接受中的不合倾向性与不合形式性 ,究其原因 ,是文学文本中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倾向与读者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调形成“错位”或“逆反”态势。文学接受的合对象性问题的背后隐伏着文化背景转换 ,也就是“文化时差”问题。文学史或者说文学接受史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对其影响的效果史。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文化价值观念的生成、演变、发展 ,导演了人类文学接受史上一幕幕精彩活剧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转变,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解决这种文化认同危机的理论表现即为中国如何处理"古今中西"关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发展的备受瞩目,中国逐渐走出文化危机开始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得以应对文明冲突,实现文明的对话,最终构建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王天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107-109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之一。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标明了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身份 ,且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便是一个编码—发码—传递—接受—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 ,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9.
张祖群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3-107,120
文学从来都是政治的记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一部分。以台湾族群的撕裂为起点,辨析和回应“台湾文学到底是否是中国文学一部分”。通过梳理台湾乡土文学的转型,对比大陆和台湾乡土文学异同点。认为舞台疗伤、展览疗伤、著述疗伤、校园疗伤、电影疗伤、电视疗伤等方式可以治愈政治伤痛。在今日海峡两岸政治地理格局中,文学持有者与书写者应该发挥其“软性”文化功能,以有效促进文化认同,同时实现个人、民族、国家认同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0.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178-184
中国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求善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但随着儒家思想自宋明理学起的变迁,中国出现个体意识觉醒的倾向,随之带来文学审美价值以个体人性意识为中心向求真的转变,与西方文化形成的西方现代文论以求真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趋同。于是,伴随着20世纪初的西论中输,中国文论自身在求真的价值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快速融合,出现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性初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