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综合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失业压力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和紧迫的任务。为此,针对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必须积极进行探讨,务必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就业再就业的引导、规范、支持、激励等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0年本市就业工作的压力仍然较大、形势依旧严峻。因此,2000年本市就业工作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建立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实施积极的促进就业政策,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运作;继续做好再就业服务中心各项配套工作,加快中心职能转换,努力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向劳动力市场全面过渡。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占世界新培岗位的1/4,对世界发展特别是解决全球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而且愈来愈严重,目前已进入高失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外出农民工已经成为转移农民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下岗职业就业问题愈来愈难,就其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而言,期望用3-5年的时间解决这一问题是不太现实的目标。政府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保障,劳动力市场总是存在着失业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对所有人实行“国民待遇”的政策环境。作者认为,今后创造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并提出三个重要建议:第一,应召开全国就业工作会议,全面讨论中国创造就业的目标,包括城乡就业目标,正规与非正规、固定与灵活就业、暂时与临时就业;第二,应定期公布调查失业率和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全国与地方各类劳动力市场信息;第三,促进灵活性、统一性、公平性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实行“平等国民待遇”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建立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税收政策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对社会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激励效应。通过相关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对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形成一定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就业形势及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现状,并且从劳动供需及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指出了税收对就业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的一系列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迁安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2007年以来,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省、唐山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免费工程,重点强化了资金保障、质量保障和就业保障,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委、市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把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工作必达目标。为了确保目标完成,我们在全方位拓展就业岗位中,十分重视打造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平台,按照“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工作理念和“四到社区”的要求,强力推进“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劳动者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在中国,在国外失业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世界范围内严峻的新形势,国外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本国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这里撷取一些国家在再就业工程中的主要做法,简要地介绍给大家,供解决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时借鉴。 新加坡采用“滚动铁饭碗”调控型就业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调整宏观经济方案,从财政、技术、产业等多方面采取促进就业的措施。其中“滚动铁饭碗”的政策就是措施之一。他们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也就是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保证绝大多数下岗人员有重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稳定,意义重大。我们围绕该问题展开了实际调查和研究,目地是力求引起学校、政府相关部门及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及时出台相关措施,切实保障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9.
一、“十五”期间我国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从现有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来看,“十五”时期,一些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因素将得到改善。如果政府预定的改革计划能够顺利实现,到“十五”之初,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九五”时期大规模的集中下岗现象将基本消失,已有下岗职工将通过逐步纳入劳动力市场而予以消化吸收;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并收到成效,非国有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会有较大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可以为城镇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城乡一体化的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制度会进一步完善,社会对失业的承受力会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的劳动力人口状况和就业形势,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当前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的就业问题。当前的就业状况及城镇新增劳动力自身的性质都促使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与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相比,促进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6,(4):4-4
副市长吴家农说,自2002年以来,莺庆已形成一套比较实用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最近国务院新的通知下发后,又从重庆实际出发进行了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凡中央政策放宽的,按中央政策调整:重庆现有政策宽于中央政策的,继续予以保留。根据这个原则,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随后市有关部门还将陆续出台一些配套文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今后我们将逐步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和扶持就业的功能,并结合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等服务手段,并配套相应的扶持政策,促进长期失业职工的再就业。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允许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但要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要扩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的试点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三是…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残疾人就业工作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残疾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就业环境丞需改善;因此,我们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加强政策制定和扶持就业的力度,加强残疾人行政保障,依法保护落实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14.
再就业培训是帮助劳动者提高再就业能力,从而尽快实现重新就业的重要措施。从当前看,再就业培训是做好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再就业的重要手段。从长远看,再就业培训是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失业人员就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搞好再就业培训,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是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应当把大力促进就业问题放在重点位置,要加强对局部性劳动力市场短缺背景下的跨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协调,做好法定退休年龄调整的政策、法律等准备工作,加强新一代城市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工作,以工会改革为重点,完善企业劳动关系和初次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残疾人就业率低下,就业安置比例仅为国家政策要求的一半,残疾人参与社会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针对课题调查了解的残疾人就业过程中就业收入不高、职业技能低下、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加强政府的对残疾人和残疾人用工单位的就业服务职能,通过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补助等各类政策,促进残疾人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向纵深发展。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与结构矛盾不断凸显。下岗失业问题严峻,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各级政府与劳动保障部门积极探索各种解决失业问题的新途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由于灵活性就业是当代劳动力就业形态中的一个新现象.同时潜力巨大.加之已有国外许多成功经验做参照。我国越来越多的理论界学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非常关注灵活性就业。本文主要探讨灵活性就业的一般概念、成因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天津市灵活性就业的绩效、2005年发展趋势及对策措施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华 《决策探索》2005,(12):35-35
国务院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军费开支与就业关系模型,就中国军 费开支对就业影响问题进行了长期(1952-2004)和分阶段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中国军费开支、GDP和科技投入对就业影响为正,工资对就业影响为负,说明军事部门与民用部门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军费开支对于促进劳动力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分阶段看,改革开放后,军费开支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有所减弱,说明军费开支规模低于均衡发展水平、编制体制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军费开支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长远的战略问题。那么,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出路何在?应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密切关心和高度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