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西苗族传统社会中存在着一张权力的“文化网络”,它由民间精英、社会规约、民间仪式、民间信仰等多种文化因素组成,在历史上这些因素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规范着苗族的礼俗秩序. 当前,面对国家现代化和乡村法治建设的推进,湘西苗族的“文化网络”进行了相应调适,仍然发挥着维护乡村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朝前期河湟地区基层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府县的设立,乡约、保甲的推行,让长期游离于国家政权边缘地带的河湟地区,真正处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这也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长期博弈的结果.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得以建构,在这场变革中,家族组织的兴衰更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张蓉 《中国藏学》2024,(1):162-172+218-219
民族走廊地带若干民族多元共生、彼此交融的局面由冲突与沟通共同促成,尤其是地域相连带来的冲突,往往转化为一种更为深刻的“糅合力”。多哇藏族部落与河南亲王旗一案,是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甘青民族走廊各族群因争夺公共资源、生存资源而产生的群体性社会纠纷的一个典型缩影。其产生与解决暴露了人口增长、环境压力、族群互动等社会变迁带给国家治理的诸多考验,亦展示了地方政府与民间权威如何同时引导和塑造地方层面的变化。这一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地方权力的界限、范围得以不断调整和重申,二者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该区域的社会治理体系。由此,甘青民族走廊各族群的互动互容性不断增强,国家权力日益绵密,逐渐形成稳定的地域文化共同体,为后续政权的边疆统合、当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地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布努瑶村寨--加文村--的田野调查,描述、探究布努瑶民间法的表现形式、调解方式及在社区秩序构筑中的和谐运作.文章认为民间法作为一种与村民生活十分贴近的"准法规范"在乡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基层社会稳定与繁荣的润滑剂,延续着国家权力对社区的控制.因此,重视来自民间法在农村社区稳定和法治建设中的建构力量,对构筑平安新农村的法治秩序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权力与意志向民间社会的渗透是当前“国家建构”过程当中需要探讨的“时代主体”,对其的学术研究也比较多见,该层面的研究用现今比较时髦的人类学术语来讲就是“底边社会”中的“国家在场”。这个问题的学术和应用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在此以自己出生成长地为例,欲从单位制的层面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尤其是科层制)如何对维吾尔族的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这项制度的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和进步,边疆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与内地和汉族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并且有了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国家空前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项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  相似文献   

7.
甘肃循化厅乡约设置始于清朝平定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随即以“口内各族”向“口外各族”推广.其间,乡约制度的推广借助于少数民族基层组织形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根据地方社会的特点设立了寺约、集约等多种形式.但其推广的不彻底性与不完整性,则使这一响应国家政权建设而向下层社会渗透的半政权化组织,并未能有效地辅助国家权力在区域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角度,从国家、地方政府、乡村基层组织和"洞经会"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圣谕坛"产生的原因,展示了权力控制过程中,各方利益与策略的交汇,探讨了民间宗教组织确立自身合法性,寻求、构建生存空间,与国家维持平衡关系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宿爱云 《民族学刊》2021,12(4):52-59, 116
“国家在场”是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表达理论。民间信仰是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变迁体现了地域社会和民众文化心理的历时变迁。区域内部不同的文化因子,孕育出不同的信仰事象。洮岷位于甘青民族走廊核心地带,也是汉族与土族、蒙古族、藏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区域。洮岷汉人的民间信仰系统中,最为推崇的是“湫神”崇拜。“湫神”崇拜作为水神信仰,在洮岷地区历史悠久,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仰记忆。明清时期,国家力量在西北边地下沉和进入,引起了洮岷地区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变迁,信仰变迁主要体现在信仰记忆的重构。在“国家权力的强势嵌入”和“地方社会的积极回应”两种力量的驱动下,洮岷汉人“湫神”信仰实现了湫神原型、祭祀仪式、祭祀地位和湫神传说的重新构建。洮岷汉人湫神信仰记忆的重构,是明清时期西北地域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彰显了洮岷汉人在“国家在场”理念下所表现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实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利和双赢。此外,洮岷区域信仰文化具有多元性,该研究有利于民族交融区域不同族群的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差异基础上实现信仰文化认同和信仰文化共建,对构建凝聚力更大的民族共同体也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为澳门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团组织的建构贯穿澳门的整个发展史,对于澳门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方面,社团的功能甚至远远超出传统非盈利组织和一般社团,逐渐呈现出"拟政府化"和"拟政党化"的趋势.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致力于分析澳门社团文化的发展状况,梳理澳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历史演变过程,研究澳门社团的委托——代理功能.另外,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说明澳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丹噶尔是清代及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族贸易重镇,地方人口、经济结构以及民生都与商业贸易息息相关.同时,在商业贸易的促动下,丹噶尔地方社会也由所谓"边外"之地逐渐纳入"内地化"的社会体系.丹噶尔因商而兴,商业是经济民生的重要领域,商人力量也自然在地方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城市民族工作内涵丰富、涵盖面广,需要整合民族工作部门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民族社团作为一种自发性民间组织在民族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民族社团的作用也是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要求之一。长沙市作为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城市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复杂、多样、易变,长沙市为适应当前的民族事务治理实际,探索出了一条顺应民族工作社会化趋势的特色路子,其中长沙市民族联谊会在整个城市民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甘青两省民族走廊地区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处于不同族群文化边界的民间信仰在保持文化差异基础上实现了信仰共建。这种"族际性"民间信仰的研究为我们分析跨族群社会整合、宗教共生等问题提供了资源。民间信仰"族际研究模式"强调在以往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族群间互化互动的分析视角,注重其所处的族群边缘时空局域与文化涵化场域,注重分析民间信仰在族群边界建构与跨越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治理少数民族社会的一种职官体制,是从羁縻制度转化而来,这一转化不仅是政治一体化逐渐强化和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民族区域社会结构过程。本文以土家族地区老司城遗址为中心,从身份等级、宗族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变化来分析这一变迁脉络:一方面,"国家"采取多种治策如朝贡、册封和军事征调等不断加强对民族区域社会的控制;另一方面,民族区域社会在与中央权力的互动过程中则建构起自身"地方"自治的权利架构和统治秩序。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基本模式和要素都受"国家"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区域社会"地方"对"国家"的认同不断加强,民族区域社会的内在体系建构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黔西北穿青人的社会历史、宗教生活和族群身份进行长时段的考察,认为穿青人族群身份的变动过程,是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历史过程,其中包含了族群之间的关系,国家和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构建、整合的关系,是多重因素建构的结果.此间所蕴含的逻辑、机制、模式及其背后所承载的观念形态,无疑为我们深刻理解族群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宗族与墟市关系的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宗族具有控制和影响基层社会的功能 ,其深深地介入地方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中 ,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与支配作用。宗族通过对农村墟市的控制 ,达到对地方政治经济的控制 ,并在地方文化创造及有关活动中发挥着影响。通过对宗族与墟市关系的探讨 ,有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述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与特点,并以观察人类学这一西方学科在越南的本土化历程,增进对越南社会的认识.作者通过探讨族群、乡村、社会发展与城市化、生态环境等四大研究主题,来回顾越南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厘清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简史.同时,揭示出越南学界在新世纪面对复杂的全球政治、文明格局时研究旨趣的转向.越南本土人类学的特点还在于,其基于地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在拉近地方与国家的距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达远 《民族学刊》2011,2(3):76-79,95
以民间策略为视角探讨新疆的族群关系,认为族群关系既有"民族国家"话语理解下的普遍性知识,也有来自民间处理族群关系的民间策略,还体现了一种"生存智慧"。我们在新疆各地进行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整理中获取的资料表明,世代生活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接触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策略,这些民间策略及原则至今在维护各族群的和谐关系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社团在学生教育、管理、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渐凸显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校社团文化.五四运动前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高校出现了一批激进社团,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社团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高校社团长足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对策促进高校社团文化的良性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社团在学生教育、管理、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渐凸显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校社团文化。五四运动前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高校出现了一批激进社团,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取得了诸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社团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高校社团长足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对策促进高校社团文化的良性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